搜索到1517篇“ 犯罪现象“的相关文章
- 元宇宙虚拟世界中的犯罪现象及其法律治理路径
- 2024年
- 元宇宙虚拟世界是依靠人类智力成果延伸出来的活动空间,承载着与现实物理世界一样的交往伦理和秩序需求,但多元技术支撑下的元宇宙世界也对法律治理带来新挑战。元宇宙“去中心化”的技术逻辑冲击法律治理的观念基础,元宇宙空间的复杂社会关系挑战法律规则的适用能力。元宇宙虚拟世界中的犯罪现象区别于以“元宇宙”为名义的犯罪现象,使用元宇宙关键技术在元宇宙空间实施的犯罪行为主要涉及盗窃、诈骗、洗钱、数据侵犯、人身权利侵犯等类型。国家在发展元宇宙产业的同时,应加强对技术权力的法律规制和引导,并通过拓展法益载体以及对犯罪方式的宽泛解释加强对元宇宙空间的法律治理。
- 陈融吴政花
- 关键词:犯罪现象法律治理
- 明拟话本《一文钱小隙造奇冤》犯罪现象的司法现代意义
- 2024年
- 明代冯梦龙的拟话本小说《一文钱小隙造奇冤》从表面上看是由一文钱而引发的连锁式社会恶果现象,实际上是封建社会制度、异乡族群地域性冲突的社会情境以及犯罪主体等众多因素的积累推动了犯罪现象的发生。剖析当时的犯罪现象,对现代化进程下的司法,具有社会犯罪治理的构建、提升司法实践效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借鉴意义。
- 罗双柳
- 关键词:拟话本犯罪现象司法
- 互联网视域下青少年暴力型犯罪现象分析及预防策略
- 2024年
-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认知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在互联网不良信息的诱导下,一些青少年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甚至产生性质恶劣、手段残忍的暴力型犯罪行为,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确保青少年在互联网环境下健康成长,免受负面信息的侵蚀,既是青少年应有的权利,也是法律赋予全社会的神圣职责。社会各界应共同行动,构建协同合作机制,积极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并持续加强相关保障措施,防范青少年暴力型犯罪,全力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 杨敏
- 关键词:互联网青少年暴力型犯罪
- 社会学视野中的青少年犯罪现象
- 2023年
-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具有居高不下、首次犯罪平均年龄逐渐低龄化、作案手段凶残等特点。本文运用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支持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包括影响青少年社会支持的各因素以及社会控制中社会键的种类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青少年犯罪的防治建议。
- 李洋洋马志强
- 关键词:社会学犯罪青少年
-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犯罪现象及其成因与预防对策
- 2023年
- 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对发展乡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少数人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犯罪的问题,实践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犯罪现象。其主要成因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重数量、轻质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有效的财务审计监管;对地方政府监管部门问责缺失;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逃避无限责任”追索无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村集体组织等人员存在微腐败等。因此,预防对策上需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监管,提升合作社质量;对农民加强普法宣传,促进农民有效参与合作社民主治理;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加大对相应监管机关问责力度,严厉打击内外勾结腐败问题;修订完善农民合作社法律责任立法,拓展公益诉讼范围。
- 李主峰
-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犯罪现象
- 地域性犯罪现象的衍生逻辑--基于L县的田野调查被引量:4
- 2021年
- 作为长期以来犯罪治理中的"顽疾重症",地域性犯罪治理成为当前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工作的重要议题之一。L县是公安部重点关注的地域性电信网络诈骗源头地之一。L县地域性犯罪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个体社会适应困难而产生的抗争行为,其参与犯罪是权衡犯罪成本与收益后的"理性"选择,在构建犯罪身份认同的过程中从犯罪个体逐渐形成地域性犯罪群体。在宏观层面上,L县地域性犯罪是社会失范的表征,具体表现在经济分化、价值异化与权威弱化等方面。由此可见,正是社会发展的"地域性困境"滋生了经济落后地区的地域性犯罪问题。基于此,地域性犯罪治理应从筑牢经济发展根基、阻断"熟人文化"过度盛行和重塑政府治理权威三个维度实现犯罪流出地的社会整合。
- 谢川豫谢川豫
- 关键词:社会失范社会整合
- 改革开放后中国犯罪现象原因分析——以社会环境因素为切入点
- 2021年
- 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既给社会发展带来机遇,也使得当代中国犯罪现象呈现出“犯罪总量大,犯罪率逐年上涨、犯罪类型形态性质呈动态复杂性变化、犯罪活动因果联系隐蔽复杂,组织性强、犯罪主体广泛,流动人口犯罪明显、犯罪手段逐渐走向现代化”等特点。以社会环境因素为切入点剖析其犯罪成因:(一)社会经济状况和对外开放的发展;(二)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三)贫富差距和失业现象的增大;(四)腐败等带来的不良后果;(五)法律机制不健全,社会管控不当;(六)教育体制的缺陷和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七)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工具的普及发展。深挖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力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可为全面准确地预测犯罪趋势提供良好的支撑,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 孔维婕
- 关键词:犯罪社会
- 少数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分析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当前社会,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一类特殊现象,也是目前最严重社会问题之一。大学生是高素质、高修养、高学识的群体,但不乏少数大学生违法犯罪,此类现象产生,势必会严重影响到社会治安和学生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对少数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进行透彻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望广大学子走正路、行正道,做新时代四有新人,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 杨洁
- 关键词:大学生违法犯罪四有新人
- 国外催眠犯罪现象及相关研究之考察
- 2020年
- 在重视积极催眠的同时,对国外催眠犯罪现象及相关研究进行考察。催眠者关于积极催眠理念的消极理解、催眠技术的错误应用、浸淫催眠控制的漂浮自信以及多样催眠状态的单一认识,被催眠者关于主动诱发症状的被动保护、他人制造氛围的自我暗示、真实满足欲望的虚假借口以及轻视恍惚状态的严重解离,旁观者关于正常催眠疗愈的过度渲染等三大方面,是催眠犯罪发生的主要原因。我国应从被催眠者、催眠者以及公安打防等角度注重催眠犯罪预防,并聚焦以恍惚为核心的催眠犯罪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
- 张伟诗
- 关键词:催眠
- 作为一种犯罪现象的被害人“恶逆变”
- 被害人"恶逆变"是指被害人转换为犯罪人的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现象,被害人"恶逆变"表现为不愿追究刑事责任型和转而实施犯罪型两种型态。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后发生"恶逆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被害人主观方面的原因,也包...
- 兰跃军廖建灵
- 关键词:处罚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王燕飞

- 作品数:87被引量:157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 研究主题:犯罪学 有组织犯罪 犯罪现象 社区矫正 犯罪
- 康树华

- 作品数:132被引量:64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犯罪 犯罪学研究 犯罪学 青少年犯罪 有组织犯罪
- 王牧

- 作品数:40被引量:44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 研究主题:犯罪学 犯罪现象 犯罪概念 刑法学 犯罪原因
- 皮艺军

- 作品数:102被引量:25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犯罪学 犯罪学研究 犯罪 中国犯罪学 刑事一体化
- 于阜民

- 作品数:38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 研究主题:犯罪学 犯罪现象 刑法学 分野 专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