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6篇“ 犯罪数额“的相关文章
- 论犯罪数额的涵摄和功能
- 2024年
- 犯罪数额是刑法的重要要素,关联着犯罪的定性和定量,刑法离不开犯罪数额。应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理解和把握犯罪数额的内涵,以及从类型化明晰犯罪数额的内在要素。犯罪数额的类型包括:纯正的犯罪数额和不纯正的犯罪数额,立法数额和司法解释数额,基本犯数额和加重犯数额。犯罪数额表明着某些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反映着行为违法性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等犯罪特征,成为数额犯范畴内判断构罪与否及衡量责任大小的主要标准。正确看待犯罪数额和准确把握犯罪数额有助于保障和提升刑事司法公正。
- 王超强
- 关键词:犯罪数额
- “突击入股型”受贿案件犯罪数额的认定争议与厘清
- 2024年
- “突击入股型”受贿案件中犯罪数额的认定,存在以收受股权时的差价认定和以实际获利金额认定两种不同的观点,产生分歧的核心在于对此类犯罪的行为对象和实行行为认定不同。从受贿罪的本质、股权的特征以及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来看,“突击入股型”受贿犯罪的对象应当是股权及其附随利益。“突击入股型”受贿并非单次行为,而是一种连续的行为,收受股权和变现行为均是该罪的实行行为。在认定该类犯罪数额时,在行为人已经变现获利的情况下应当以实际获利金额作为犯罪数额;在行为人尚未变现的情况下,应当坚持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认定受贿数额。
- 罗振华徐贞庆张烽
- 关键词:权钱交易犯罪数额
- 非法获取数字货币犯罪数额认定规则的反思及重构被引量:1
- 2024年
- 非法获取数字货币行为认定为数据犯罪,可以规避因定性为财产犯罪后所要解决的犯罪数额认定难题,但却忽略了其背后保护的具体法益类型。如何计算非法获取数字货币的犯罪数额,理论上有行为时市场价格说、销赃价格说、情节标准说等观点。由于数字货币自身的特殊性,确定非法获取数字货币犯罪的犯罪数额,不应直接参照有价证券或违禁品的认定标准;根据法秩序统一原理,数字货币的经济价值可分为商品价值和金融价值,其中属于投机利益的金融价值不受刑法保护,应围绕数字货币的商品价值确定犯罪数额;在具体计算规则上,应以“被害人不获利”为原则,按照购入价格、销赃金额、行为时市场价格的先后顺位,构建递进式的犯罪数额认定规则。
- 蔡荣
- 关键词:数字货币犯罪数额
-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数额证明的问题厘清与路径优化
- 2024年
- 对于电信网络犯罪诈骗数额综合认定与抽样取证的讨论,本质上均可归结于此两种方法是否属于推定之争。对综合认定与抽样取证属推定的误解,系受推定概念混乱与印证证明思维惯性影响。以证明标准判断,综合认定属于间接证明;从实然功能出发,抽样取证应以时间为间距,以更好发挥强化法官心证功能。抽样取证规定中的但书条款属于证明责任分配,而非证明责任转移。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的证明标准应采“产生合理怀疑”。为避免对犯罪数额进行模糊处理的司法风险,应加强对被告方证明的制度保障。
- 陈卫东崔鲲鹏
- 关键词:网络犯罪犯罪数额推定证明标准
- 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罪之犯罪数额认定标准的反思与重构——以近5年430份假冒注册商标罪裁判文书为样本
- 2024年
-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数额认定标准需要遵循“实际销售价格一标价或者已查清的实际销售平均价一按市场中间价格”三重顺序,但该方式不仅造成司法实践中罪责刑不相适应、合法不合理等问题,挫伤司法公信力,更是混淆了犯罪行为的刑法评价,阻碍对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为此,本文通过实证调研司法实践中假冒注册商标罪认定标准的适用变化,并就实际售价、标价、已查清的实际销售平均价及市场中间价、鉴定价等多重认定进行分析对比,最终提出建议:以鉴定价为标准并应相应提高犯罪数额标准、配套价格鉴定机制,以实现对该类犯罪的精准打击,更好适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知识产权刑事犯罪,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
- 陈琳
- 关键词:假冒注册商标罪犯罪数额裁判文书刑法评价司法公信力中间价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之犯罪数额认定
- 2024年
- 刑法修正案(十一)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入罪标准再次进行修改,将本罪的入罪标准从“违法所得”“销售金额”修改为“违法所得十情节”,在加强商标权刑法保护的同时,也坚守了刑法谦抑原则的底线。销售金额、违法所得等都是具有经济学意义的数额词汇,其进入司法领域如何计算和认定尚无统一标准。本文通过对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以来的生效裁判文书中的犯罪数额进行梳理,发现犯罪数额司法认定中存在认定标准模糊、适用顺序混乱、证明标准不一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法律规范供给不足、经济刑法的必然影响、知识产权保护不同法益间的博奔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厘清认定标准,规范犯罪数额的概念表述并明确销售金额、成本、违法所得的范围;明确适用顺序,建立以实际价格为中心、以市场中间价格为辅助的认定体系;完善证明标准,统一入罪数额的证明尺度和出罪抗辩的证明责任分配。
- 程财邵研
- 关键词:证明责任分配入罪标准司法领域经济刑法数额认定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中犯罪数额认定之构造
- 2024年
- 当前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犯罪数额认定存在以下司法困境:“销售金额”标准下的犯罪数额认定引发罪刑失衡;“违法所得数额”标准缺乏配套司法解释的规范指引;犯罪数额认定依据混乱;刷单辩解的证明标准模糊不清。犯罪数额的认定,要体现对被告人不法获利的评价功能,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效率的统一。实体构造上,销售金额与违法所得数额含义不同,对后者应采“净利制”模式计算,扣除的成本以直接用于经营活动的必要支出为原则。犯罪数额认定原则上以实际销售价格为准,无法查清实际销售价格的,以鉴定的被侵权产品市场中间价格为准。程序构造上,犯罪数额认定的证据应达到相互印证、来源及审核鉴定程序合法、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刷单辩解系被告人消极抗辩而非证明责任的转移,对辩解的证明要符合经验法则。
- 李兰英赖若涵
- 关键词:数额认定排除合理怀疑侵权产品司法困境经验法则
- 违法发放流动资金授信贷款犯罪数额认定
- 2024年
- 一、基本案情。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间,犯罪嫌疑人赵某在担任某银行A市分行副行长、行长等职务期间,为从银行贷款后对外出借赚取利润,违规注册经营A市顺利物资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利公司)等十余家空壳单位。其安排好友孙某以上述空壳单位负责人的名义通过收集。
- 汤智于雪君
- 关键词:银行贷款物资贸易
- 合同诈骗罪犯罪数额的认定研究
- 合同诈骗罪是对公私财物的侵犯,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侵犯,以刑法规制是必然,但合同诈骗罪中数额认定问题一直困扰司法机关,理论界对各类问题看法不一。本文以任某某合同诈骗案这一司法案例为样本,分析合同诈骗罪数额认定存在...
- 刘烨
- 关键词:合同诈骗罪犯罪数额构成要件
- 非法期货交易平台犯罪数额认定研究
- 2023年
- 依托网络进行的各类诈骗行为仍然是如今互联网领域高发的犯罪行为。非法期货交易平台犯罪就是其中典型,行为人以虚假的期货交易平台为依托,诱骗不知情投资者进行投资从而获利,由于该行为兼具互联网领域及金融投资领域的专业性,使得实践中对该类犯罪行为人的犯罪数额认定成为一大难题,给司法实践带来不小挑战。在分析此类案件性质的基础上,使得解决方法得以明晰,首先通过立足于违法所得的概念,其次以犯罪集团内部不同主体为划分,对行为人的犯罪数额认定提出了具体认定标准。
- 曾利青
- 关键词:犯罪数额
相关作者
- 张忠国

- 作品数:12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共同犯罪 疑难问题 犯罪数额 共同受贿犯罪 受贿罪
- 栗旸

- 作品数:9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研究主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犯罪数量 犯罪数额 罪名 社会性
- 陈兴良

- 作品数:460被引量:11,798H指数:6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刑法 刑法教义学 刑法学 罪刑法定原则 刑事政策
- 陈建清

- 作品数:7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刑法适用 犯罪数额 共犯 未遂 罪数
- 刘宁

- 作品数:8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应知 法定犯 刑事推定 刑法 理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