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620篇“ 特色农业发展“的相关文章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5年
云南省是高原特色农产品的重要产地,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显著。近年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科技装备水平不高、产业体系发展滞后、土地的政策性约束凸显、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采取提升科技装备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体系、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等对策。
刘靖文赵思诚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结构土地资源
黄淮水灾视野下明清里下河地区环境演变与特色农业发展
2025年
在黄河夺淮的进程中,地处淮河下游的里下河地区是受灾最晚,灾情却是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以统计和重建黄淮水灾时空序列为基础,发现明清里下河地区的黄淮水患演变呈现五个阶段。其中,明正德年间水患开始趋于常态化,明嘉万与清康熙年间先后出现两次高峰。但灾患的相似并不意味着灾情的相当,总体上清代灾情的下限要高于明代。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水灾肆虐的另一面正是水土环境被重塑的过程,在里下河地区大致有三种演变路径:运西地区的湖泊化,运东腹地兼具湖荡化与荡沼化以及大片滨海平原的淤生。新的水乡格局构成农业特色化转型的新资源与新动力,尤其是采集类与湿地型农作生产纾解了传统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困局。明清里下河地区的研究显示,只有将灾害、环境与农业视角统合为一并相互观照,才能更清晰地揭示我国传统农业内蕴的韧性,也才能辩证地认知该区域社会的历史定性与走向问题。
卢勇陈加晋
关键词:明清时期特色农业
云南巍山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2025年
本文通过对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巍山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概况、产业链分析、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展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趋势,旨在为巍山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李文娟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
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引领平和县特色农业发展实践探讨
2025年
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现代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要求,对于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以福建省平和县为例,分析当前我国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基层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技术与资金人才不足、农产品缺乏品牌效应、农民绿色低碳生产能动性差等普遍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引领基层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政府应加大各项要素支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强化农民绿色低碳发展意识与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提升基层特色农业发展品牌效应。
郑周翀
关键词:低碳发展
特色农业发展的县域共同富裕效应
2025年
发展特色农业对于增收富农和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1-2021年中国1466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特色农业发展对县域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以农民收入、农民收入不平等或城乡收入差距表征共同富裕,还是以从富裕和共享两个维度构建的综合性指标测量共同富裕,特色农业发展都显著促进了县域共同富裕。作用机制方面,特色农业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提升第三产业就业水平这三条途径促进县域共同富裕。异质性方面,在金融发展水平、数字普惠金融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在非农业大县中,特色农业发展能更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并减少农民收入不平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各级政府继续加大特色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并进一步探索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农业政策的协同机制。
杨学儒王少妆
关键词:特色农业共同富裕农产品品牌建设收入差距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与动态演进
2025年
基于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分析及Markov链分析方法,考察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样本观察期内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稳定提升但存在显著空间分布差异,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且随时间演进不断扩大;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等级分布状态总体相对稳定,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和较强空间依赖性,水平区间的动态演进以相邻阶段转移为主,难以实现跨越式转移;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整体呈现向好发展的动态演进特征,但也存在向下转移风险。据此,建议各省份基于区域特色农业资源禀赋,加大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挖掘力度;强化特色农业科技创新,增强特色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提高特色农产品竞争力,优化特色农业支撑保障体系,因地制宜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戴志强万俊毅徐静
关键词: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发展背景下农村家庭的代际关系——基于成年子女身份的潜在类别分析
2025年
特色农业发展为背景,基于2017年底实施的陕西关中地区农村老年人福祉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村家庭存在着近且亲密互惠型、近但不亲交换型、半近冲突向上型、远但亲密向上型、远且冲突向上型五种代际关系类型;特色农业发展和成年子女身份视角下五种代际关系类型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特色农业发展和成年子女身份与代际关系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特色农业发展可以拉近代际居住距离、增进代际亲密、减缓代际冲突,有助于普遍改善儿子、女儿和儿媳与老年人之间的代际关系。据此,建议地方政府将大力发展乡村特色农业列为有效改善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重要策略与路径。
刘利鸽唐雁明刘红升
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农村家庭
共同富裕视域下闽西革命老区乡村特色农业发展探析
2025年
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发展有本地资源禀赋优势的乡村特色农业,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文章基于调研分析和文献研究,首先介绍了闽西革命老区乡村特色农业发展概况,继而分析了其发展水平较低,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其次总结了长汀县乡村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和童坊镇乡村特色农业发展成功经验,最后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产地加工,强化品牌建设,加快经营主体发展,完善政策支持等建议。
张国普
关键词:特色农业革命老区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水平测度、时空演进及障碍因子分析
2025年
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本文在深入探讨特色农业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利用2018—2022年2843个县(县级市、区、旗)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特色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熵值法、莫兰指数、核密度和障碍模型对特色农业发展水平、时空演进特征及发展障碍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1)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水平正逐步提升,呈现出东部领先、西部紧随、中部稍逊、东北滞后的发展特征。(2)在空间相关性方面,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相关性,东部和中部县域多表现为高高集聚和高低集聚,西部和东北部县域则多为低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在演进规律方面,特色农业发展不均衡程度逐渐上升,四大地区和非百强县间极化趋势加强。(3)特色农业发展短板在品牌化、数字化和科技化方面,各地区、百强县和非百强县面临的阻碍因子各有不同。基于此,本文从巩固扩大特色农业发展成果、强化示范引领与模式创新、精准施策补齐短板三个方面为特色农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郭红东易钟婷陈光宇
关键词:特色农业指标体系
区块链技术及其赋能山东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2025年
区块链作为新兴信息技术的代表,具有共享数据、不可伪造、全过程数据留存、过程可以追溯、公开透明的特点,将其应用到特色农业发展中可以达到提升产品品牌效应、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等目的。山东省是农业和科技大省,创造了“莱西经验”“诸城模式”“寿光模式”,探索出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基于此,以区块链赋能特色农业为突破点,探讨区块链技术赋能山东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为依托区块链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实践创造良好环境,以期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
曹燕飞孙国玲
关键词:特色农业

相关作者

王滨
作品数:9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
研究主题:农业发展银行 农业政策性 特色农业 专项贷款 特色农业发展
方伟
作品数:12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户 农户决策 农业产业化发展 特色农业发展 经济学分析
尹秀娟
作品数:22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迁入地 生态移民 承接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 经济增长
梁山
作品数:80被引量:26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农村 特色农业 农业产业化 扶贫 白洋淀湿地
葛文光
作品数:86被引量:25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乡村 现代农业 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 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