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篇“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相关文章
-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被引量:11
- 2008年
-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HCP)以局灶性或弥漫性硬脑膜肥厚为病理特点,以慢性头痛、多组脑神经损害、脑局灶性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未经恰当治疗者症状可逐渐加重。目前国内对此病认识尚不足,许多患者因未得到及时诊治而延误病情。此文综述了IHCP的特点,期望为临床提供帮助。
- 齐新崔丽英
- 关键词:特发性
-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
- 目的:研究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特点。方法:对3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相关,常见临床表现为慢性头痛、颅神经麻痹、小脑性共...
- 熊斌戚晓昆
- 关键词: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影像病理结果
-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被引量:36
- 2006年
- 黄光刘兴洲
- 关键词: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进行性损害膜增生性纤维性增生颅神经麻痹颅底脑膜瘤
-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被引量:6
- 2003年
- 肥厚性硬脑膜炎属罕见疾病.以硬脑膜弥漫性增厚为特征性病变,其病因多种多样,涉及多个学科.少数病例无明确病因,称为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国内仅有数例报道[1,2]少数可引起低颅压[3],本文就我们近年来诊断的4例报告如下.
- 王志红郭力齐铭润
- 关键词: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影像学检查颅内压
- 影像学呈结节状占位的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HP)临床较为罕见,是一类原因不明、以局限性或弥散性硬脑膜增厚为特征的炎性反应性疾病。以头痛、复视、脑神经受累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需要与感染(如莱姆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如脑膜瘤)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2021年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IHP患者,术前影像学显示病变呈结节状占位,初步诊断为脑膜瘤。入院后限期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IHP。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头痛症状改善,无复发征象。
- 祝琦王杰李伟孙园园李劲松杭春华
- 关键词:头痛症状莱姆病病理学检查
-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治疗方法探讨:2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22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HCP)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方法选择。结果:2例患者均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病例1以头昏、伸舌左偏、言语不清为特点,基于MRI的放射学分析显示左侧颞部硬脑膜、桥脑、延髓及上段颈髓水平相应硬脑(脊)膜、左侧小脑幕及小脑半球硬脑膜增厚,并幕上脑室扩张积液;病例2双侧小脑幕、大脑镰中后份不均匀性增厚,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起初2例患者均予以激素治疗,病例2症状明显好转,而病例1无明显好转;对病例1采取手术治疗后,常规激素治疗,其症状改善。2例患者随访期1年,症状均无复发。结论:IHCP是一种相对少见疾病,多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伴随IHCP的纤维化,患者可能对包括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在内的药物治疗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癫痫发作、脊柱减压、脑积水或脑干压迫时,需要早期手术干预,手术治疗后应予以常规激素治疗。
- 何光建薛兴森陈贝克储卫华林江凯
- 关键词:外科治疗免疫治疗
-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儿的护理被引量:1
- 2021年
- 对1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儿给予甲泼尼龙静脉输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甘露醇静脉滴注脱水降压,以及营养神经等治疗,3周后患儿病情好转出院,随访2个月患儿病情稳定。住院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加强用药护理、眼部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疼痛护理等,可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 冷富华徐晓霞孔燕
- 关键词:肥厚性硬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护理眼部护理安全护理
-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5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H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IHP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57岁,均以头痛为首发症状,5例脑脊液蛋白水平偏高,4例血沉结果异常,1例C-反应蛋白水平偏高,5例ANA结果均异常,5例头颅MRI+增强检查可见弥漫性或局灶性硬脑膜强化,2例经病理活检确诊。5例患者均接受大剂量激素冲击继予小剂量激素长期维持治疗后,头痛均基本缓解。随访期1年,失联1例,另4例头痛无复发。结论:IHP临床较少见,多以头痛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颅神经受损表现,该病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可升高,风湿免疫系列中ANA结果普遍异常,头颅MRI+增强是其诊断的重要手段,病理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预后较好,但有复发风险。
- 孙金梅郑晓丹张成杰韩燕飞韩春玉
- 关键词: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头痛静脉窦血栓形成
- 1例罕见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 2020年
- 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少见的硬脑膜炎症致硬脑膜组织肥厚的疾病,由Charcot等在1869年首先报道[1]。其特点是硬脑膜和(或)硬脊膜的纤维性增生,引起神经系统进行性损害,多好发于颅底、小脑幕以及大脑镰等部位,呈弥漫性硬脑膜增厚。HCP多为慢性起病,好发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病程长短不等。主要表现为慢性头痛、颅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而癫痫发作、视乳头水肿较少出现[2]。硬脑膜活检是确诊HCP的金标准。2018年9月15日由我院神经内科将此一病例转入我科,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本文总结其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 王丽邹爱容朱明艳张云凤
- 关键词:肥厚性硬脑膜炎脑出血护理
- 以眼科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八例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分析以眼科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H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眼科住院治疗的8例IHP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11~65岁,平均年龄(48.00±19.08)岁。病程30 d^7.5年,平均病程(17.00±30.08)个月。记录患者发病年龄、症状、体征。所有患者均行眼部检查、颅脑或眼眶MRI或CT检查,血常规、生化、肿瘤标记物、免疫学指标、乙肝、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同时行腰椎穿刺测颅压并检测脑脊液(CSF)相关指标。总结患者临床表现、颅脑或眼眶MRI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8例患者中,视力下降6例,视力下降伴复视1例,复视1例。双眼受累7例,单眼受累1例。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听力下降等。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1只眼,视盘苍白6只眼。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异常4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异常3例,免疫抗体阳性3例。CSF测量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可见蛋白升高。颅脑和(或)眼眶MRI及CT检查发现,视神经受累6例,动眼神经受累1例,累及海绵窦区2例。所有患者均行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患者视力明显提高,2例患者复视完全缓解;7例患者联合疾病修饰治疗(DMT)预防炎症复发。所有患者经平均(26.63±16.55)个月的随访观察未见复发。结论:IHP可因双眼先后或同时视力下降就诊于眼科。IHP患者易于合并头痛和其他颅神经麻痹症状。明确IHP诊断需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糖皮质激素早期治疗有效,但因IHP易进展及复发,应尽早联合DMT。
- 孙明明周欢粉杨沫宋宏鲁徐歆桐魏世辉周明徐全刚
- 关键词:脑膜炎视力复视糖皮质激素类
相关作者
- 戚晓昆

- 作品数:797被引量:1,753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多系统萎缩 影像 视神经脊髓炎 中枢神经系统 多发性硬化
- 刘建国

- 作品数:373被引量:1,123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多系统萎缩 视神经脊髓炎 影像 多发性硬化 脑梗死
- 张海玲

- 作品数:70被引量:131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多系统萎缩 影像学 影像特点 活检 影像
- 熊斌

- 作品数:45被引量:15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影像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 病理特点 视神经脊髓炎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 宋东东

- 作品数:42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多系统萎缩 尿道括约肌 影像 肛门 肌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