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7篇“ 牵引成骨“的相关文章
一种应用于经缝牵引术的头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经缝牵引术的头架,包括有颅支架,颅支架由主体架与两组固定杆组,主体架与固定杆均呈弧形,固定杆与主体架连接;固定杆上开设有多组固定螺孔,多组固定螺孔呈扇形与之字形分布,固定杆一侧设置有多...
陈亦阳
一种改良配重结构的经缝牵引术的头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配重结构的经缝牵引术的头架,包括有支撑架,支撑架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支撑架连接,固定板上开设有多组固定螺孔,固定螺钉穿设在固定螺孔内;支撑架一侧设置有配重组件,配重组件分别与两组固定板...
陈亦阳
一种改良牵引组件的经缝牵引术的头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牵引组件的经缝牵引术的头架,包括有固定架,固定架一侧设置有调节杆与调节件,调节杆两端分别与固定架及调节件可转动连接;固定架下方设置有两组牵引组件,调节件上开设有安装孔,牵引组件穿设在安装孔内,...
陈亦阳
牵引器在颅颌面牵引术中的研究进展综述
2024年
牵引术是一种无需移植,可促进新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颌面部重建和治疗科疾病(缺损、颌畸形等)中。牵引器是颅颌面牵引术中最重要的设备,是用于提供机械应力刺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目前,新型的牵引器虽具备基本的牵张功能,但在临床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根据各种技术的实践案例,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比较和分析。
陈震庭
关键词:颌面整形牵引成骨牵引器医疗器械
一种单侧唇腭裂上颌截断式牵引装置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单侧唇腭裂上颌截断式牵引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单纯的采用手工在口腔内进行操作的方式,一方面会存在空间较小的问题导致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另一方面,患者在牵引治疗时,需要长时间处于张口状态,...
毛喆 舒丽丽 崔颖秋 张澍 陈凯瑞 周嘉玮 陈怡 邓云帆 欧莎莉 陆燕文
3D打印导板在上颌前段牵引中的应用及精度测量
2024年
目的·评估上颌前段牵引(anterior maxillary segment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AMSDO)在治疗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足中的作用以及3D打印导板在截中的精度。方法·收集12例接受了AMSDO治疗的唇腭裂患者的病例资料。手术前在患者的三维模型上进行虚拟手术,并通过3D打印将患者的截线制牙支持式导板。术前(T0)、巩固期结束(T1)以及巩固期后6个月(T2)进行头影测量以评估AMSDO的效果及稳定性。导板的精度通过术后即刻CT与术前设计CT进行叠加,并通过计算位置和角度误差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牵引治疗,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SNA(S-N-A角)和覆盖从T0到T1以及T0到T2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ANB(A-N-B角)、面部突度、硬腭长度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SNB(S-N-B角)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从T1到T2,所有的参数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导板截精度在矢状向的线性均方根误差为0.90 mm,角度均方根误差为5.07°。结论·AMSDO是治疗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3D打印的截导板具有良好的精度,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同时降低了手术的难度。
万腾姜腾飞朱敏王旭东
关键词:唇腭裂3D打印
经缝牵引动物模型制备及早期组织学变化研究
2024年
目的:构建SD大鼠颅牵引动物模型。方法:自主设计并制作了V型牵引装置,牵张宽度(mm)为5、4、3、2、1、0时施加的牵引力(N)分别为0、1.3、2.2、3.0、4.3和5.0。可满足5周龄SD大鼠的牵引需求。在12只SD大鼠颅矢状缝安放扩张器,术后1、3、5、7 d连续取材(n=3),通过HE、Masson染色检测牵引区组织变化,Arg-1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炎症水平,CD31与EMCN共染检测早期血管情况。结果:V型牵引器可稳定制备颅牵引模型,牵引7 d即完全达到预设宽度,有显著的新;Arg-1表达量递增,向边缘集中,与新区域相重叠;EMCN表达量逐渐递减,7 d时以CD31表达明显增加,标志血管基本熟。结论:本研究功建立稳定、有效的牵引动物模型,为研究其早期连续生理变化提供实验依据。
赵芝鹤张于凡张文慧陈怡成贾雪连周善洛申福定杜宇轩李云鹏孔亮
关键词:动物模型
一种阻尼件及上颌内置式经缝牵引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尼件及上颌内置式经缝牵引装置,所述阻尼件包括壳体、弹性件和活动件,所述壳体内部中空,且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滑孔,所述弹性件和活动件均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
童海洲宋涛郑益略
一种单侧唇腭裂上颌截断式牵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侧唇腭裂上颌截断式牵引装置,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筒、齿轮和两个连杆,所述齿轮的两端均设有转动柱,两个转动柱分别与调节筒中心位置开设的通孔可转动连接,每个转动柱上均开设有多边形的调节...
王敏娇朱敏毛丽霞蔡鸣沈国芳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下颌牵引术后髁突吸收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FM)患者在下颌牵引术后出现的髁突吸收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行下颌牵引术治疗的HFM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数字化软件ProPlan CMF 3.0对术前及取出延长器前的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髁突的高度与体积,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术前、后髁突高度和体积的变化,可计算髁突高度吸收率和体积吸收率。Ⅱa型与Ⅱb型,佩戴与未佩戴口腔颌板,以及童年期与青春期半侧颜面短小患者间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及患侧髁突高度吸收率与牵引距离、术前髁突高度、患者手术年龄、延长器置入时间各指标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47例Ⅱa型HFM患者,其中男36例,女11例,初诊年龄为(8.49±2.60)岁(5~20岁),童年期(5~<10岁)36例,青春期(10~20岁)11例;46例Ⅱb型HFM患者,其中男34例,女12例,初诊年龄为(8.93±3.43)岁(5~20岁),童年期(5~<10岁)36例,青春期(10~20岁)10例。Ⅱa型及Ⅱb型HFM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9.22±2.21)个月、(9.79±2.59)个月,面部不对称情况得到有效改善,CT示断端良好,张闭口活动、语音、进食等均正常。Ⅱa型HFM患者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为34.8%(19.1%,54.3%),其与牵引距离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0.46,P=0.001),与术前髁突高度(r=-0.12,P=0.421)、患者年龄(r=-0.06,P=0.691)及延长器置入时间(r=-0.10,P=0.517)无相关性。Ⅱb型HFM患者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为61.0%(11.2%,95.0%),与术前髁突高度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性(r=-0.45,P=0.002),与牵引距离相关性较弱(r=0.29,P=0.049),与患者年龄(r=0.06,P=0.705)及延长器置入时间(r=0.21,P=0.157)无相关性,Ⅱa型与Ⅱb型HFM患者的患侧髁突体积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舒凯翊赵久丽刘伟张智勇珊巴嘎李曦源马伦昆
关键词:骨生成牵张髁突骨吸收

相关作者

王兴
作品数:318被引量:2,251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正颌外科 牵引成骨 种植体 矫治 小颌畸形
沈国芳
作品数:492被引量:97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导板 下颌骨 截骨 牵引成骨 颅颌面
卢晓峰
作品数:229被引量:62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OSAH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上气道 牵引成骨 牵引成骨术
唐友盛
作品数:261被引量:1,27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OSAS 牵引成骨术 唇腭裂 牵引成骨 下颌骨
伊彪
作品数:156被引量:874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正颌外科 牵引成骨 小颌畸形 矫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