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篇“ 牙槽骨质丢失“的相关文章
- 扶脾温肾汤对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槽骨变化 牙齿位移程度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扶脾温肾汤对脾肾阳虚型患者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槽骨变化、牙齿位移程度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山西省襄汾县人民医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脾肾阳虚型患者46例,分成2组,对照组(23例)予口腔正畸治疗(统一使用直丝弓固定矫正器),研究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扶脾温肾汤。比较2组的牙槽骨变化、牙齿位移程度、牙周指标,以及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检测值。结果2组治疗前后牙槽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下颌弓宽较对照组大(P<0.05)。2组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以及龈沟液中IL-1β、TNF-α、PGE2检测值在治疗后较治疗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扶脾温肾汤并未增加脾肾阳虚型患者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槽骨厚度,但可促进牙齿位移,改善牙周状态,减轻炎性反应。
- 刘建勋陕文芳许宝珍
- 关键词:正畸学牙槽骨质丢失牙移位
-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抑制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破坏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含Jumonji结构域蛋白3(JMJD3)在炎症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牙周炎调控的潜在机制。方法分析2022年发表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牙周组织单细胞测序的结果,并收集2021年6至12月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和口腔颌面外科牙周手术和拔牙术中获取的健康及牙周炎患者的牙龈样本各9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构建小鼠牙周炎模型,实验分组为:健康对照+生理盐水组、丝线结扎+生理盐水组、丝线结扎+GSK-J4(JMJD3抑制剂)组。体外使用牙龈卟啉单胞菌(Pg)来源的脂多糖(LPS)(Pg-LPS)模拟牙周炎症微环境,并使用靶向Jmjd3的小干扰RNA(siRNA)、GSK-J4分别处理巨噬细胞。siRNA转染实验分组为:阴性对照序列转染(NC)组、siRNA-Jmjd3组、NC+LPS组、siRNA-Jmjd3+LPS组。抑制剂实验分组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GSK-J4组、DMSO+LPS组、GSK-J4+LPS组。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探索JMJD3在体内、体外环境下对巨噬细胞极化及牙周炎症的影响。结果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的JMJD3表达(1.97±0.91)显著高于健康牙龈组织(1.00±0.33)(t=2.45,P=0.048)。体外实验RT-qPCR结果显示,siRNA敲低JMJD3或使用GSK-J4抑制JMJD3均可促进炎症环境下巨噬细胞的M1极化,抑制M2极化:NC+LPS组精氨酸酶Ⅰ(Arg1)的表达(0.90±0.06)显著高于siRNA-Jmjd3+LPS组(0.61±0.11)(P<0.01);NC+LPS组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分别为8.50±0.16、5.56±0.20、3.44±0.16)均显著低于siRNA-Jmjd3+LPS组(分别为14.63±0.48、8.55±0.10、11.72±0.58)(均P<0.01)。DMSO+LPS组Arg1、类几丁质酶3样分子(Ym1)、Il-10的表达(分别为0.82±0.01、0.35±0.16、1.47±0.11)均显著高于GSK-J4+LPS组(分别为0.55±0.03、0.22±0.21、0.51±0.11)(均P<0.01);DMSO+LPS组Il-6、Il-1β、Tnf-α的表达(分别为2.03±0.13、3.63±0.14和4.06±0.03)均显著低于GS
- 王瑞玲鲁嘉韦罗礼君
- 关键词:牙周炎牙槽骨质丢失巨噬细胞
- 根壁保留技术在上颌前牙美学区种植中的应用及对牙龈形态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保留根壁技术(SST)在上颌前牙美学区种植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牙龈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上颌牙列缺失患者75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SST组(采用SST技术行上颌牙美学区种植,n=30)与即刻组(行即刻种植,n=45)。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区唇侧骨板厚度、红色美学参数(PES)、牙周探诊深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SST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唇侧骨板厚度吸收分别为(0.24±0.07)mm、(0.41±0.10)mm,均显著低于即刻组的(0.56±0.11)mm、(0.86±0.15)mm(t=14.12、14.41,均P<0.001);SST组术后6个月、12个月,PES量表中唇侧龈缘曲度、高度及颜色、质地评分均显著高于即刻组(t_(6个月)=7.13、6.38、5.45、4.92,t_(12个月)=3.43、2.92、7.50、6.25,均P<0.05),两组各时间段近中牙乳头及远中牙乳头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ST组术后6个月牙周探诊深度为(1.21±0.06)mm,显著低于即刻组的(1.92±0.07)mm(t=45.49,P<0.001),术后12个月,两组牙周探诊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T可有效解决唇侧骨量不足问题,避免唇侧骨量吸收,在恢复唇侧牙槽突形态及软组织水平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临床应用效果与即刻种植相似。
- 李寅曹峥蒋文卉
- 关键词:牙缺失牙种植牙槽骨质丢失牙龈
- 一种国产骨水平种植体单牙种植修复短期效果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一种国产骨水平种植体修复单牙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国产种植体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证据。方法设计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进行。计划纳入100例受试者行国产骨水平种植体单牙种植修复,随访1年,评价种植成功率和其余相关指标。结果共筛选142例受试者,最终纳入10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龄(47.0±12.2)岁。100例受试者中98例完成1年随访(98.0%),2例因种植体松动脱落提前结束试验(2.0%)。98例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均种植成功,种植成功率为98.0%(98/100)。患者对修复后总体效果满意。结论本项研究使用的国产骨水平种植体单牙种植修复短期临床效果较好。
- 施斌杨程雨赵耀宇晏奇刘磊王伟白轶樊世锋顾新华
- 关键词:牙种植体牙槽骨质丢失患者满意度
-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牙周炎骨改建失衡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牙周炎是以牙周组织破坏为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宿主的免疫反应是导致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的重要原因。蛋白合成负荷过重时,易产生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其在内质网内腔积聚后产生内质网应激(ERS)。虽然细胞可以通过相关通路诱发非折叠蛋白应答反应(UPR)缓解ERS,但在牙周炎病理环境下,ERS不可避免地持续存在,而与之互作的UPR会介导促炎转录程序并诱发细胞凋亡,导致骨改建失衡、牙槽骨质丢失。本文就ERS介导的牙周炎骨改建失衡及其潜在治疗靶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以进一步了解ERS在牙周炎骨代谢及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
- 孙鸿坤艾虹陈正
- 关键词:牙周炎内质网应激牙槽骨质丢失
-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表型对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的影响
- 2024年
- 种植修复是常用的牙缺失修复方式。良好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是预防种植修复生物学和美学并发症的重要屏障。临床上多采用骨嵴上软组织高度、黏膜厚度和角化黏膜宽度等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表型指标描述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质量。不同的软组织表型可通过改变软硬组织改建或炎症反应,影响种植修复效果的稳定。本文对近年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表型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改建和炎症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沈妍欣刘玮吴亚菲宫苹
- 关键词:牙种植牙龈牙槽骨质丢失种植体周围软组织
- 正畸治疗与齿间黑三角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 2024年
- 两相邻牙间龈乳头缺陷或缺失可形成齿间黑三角,其不仅增加食物嵌塞以及罹患龋病、牙周疾病的风险,还影响前牙美学效果。正畸治疗后齿间黑三角的发生率为38%~58%,其形成受患者和正畸治疗等相关因素影响。本文就正畸治疗与齿间黑三角形成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为预防齿间黑三角形成提供参考。
- 俞乃群王思婕田惠妃陈小燕
- 关键词:正畸学牙槽骨质丢失龈乳头
- 甲氨蝶呤载药囊泡在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甲氨蝶呤载药囊泡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的细胞外囊泡(EVs)。构建甲氨蝶呤(MTX)载药囊泡(MTX-EVs)并通过扫描电镜及动态光散射仪(DLS)对构建的载药囊泡进行形态大小分析,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对其表面特异性蛋白进行鉴定。选取4~5周C57BL/6J雄性小鼠,其中通过盲抓法随机抽取8只不做处理,正常饲养作为对照组(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其余小鼠利用脂多糖(LPS)(2 g/L,5μl)牙周局部注射诱导小鼠牙周炎模型,间隔1天注射1次,诱导2周。将成功诱导牙周炎模型小鼠通过盲抓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LPS组、LPS+MTX组、LPS+EVs组及LPS+MTX-EVs组。牙周局部治疗2周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牙龈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质量浓度。通过显微CT(micro-CT)、HE染色评估对照组、LPS组、LPS+MTX组、LPS+EVs组及LPS+MTX-EVs组小鼠的牙槽骨吸收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牙龈组织中γ干扰素(IFN-γ)阳性细胞的占比。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EVs和MTX-EVs呈圆形或椭圆形,DLS粒径分析证明EVs粒径在200 nm左右,MTX-EVs粒径在300 nm左右。ELISA结果显示,对照组、LPS组、LPS+MTX组、LPS+EVs组及LPS+MTX-EVs组IL-1β质量浓度分别为(28.86±2.76)、(51.50±2.04)、(35.26±2.40)、(45.49±2.04)、(35.77±3.49)ng/L;LPS+MTX组、LPS+EVs组及LPS+MTX-EVs组IL-1β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LPS组(均P<0.05);LPS+MTX-EVs组IL-1β质量浓度显著低于LPS+EVs组(P<0.05)。对照组、LPS组、LPS+MTX组、LPS+EVs组及LPS+MTX-EVs组IL-6质量浓度分别为(125.44±4.12)、(221.64±10.59)、(178.16±16.90)、(181.09±18.22)、(170.15±9.04)ng/L;LPS+MTX组、LPS+EVs组及LPS+MTX-EVs组IL-6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LPS组(均P<0.05);LPS+MTX-EVs组IL-6质量浓度显著低于LPS+EVs组和LPS+MTX组(均P<0.05)。对照组、LPS组、LPS+MTX组、LPS+EVs组及LPS+MT
- 杨建花何小宁刘治王文哲李蓓
- 关键词:牙周炎牙槽骨质丢失促炎因子
- 重度牙周炎患者牙槽骨丧失特点及后期种植治疗的考量被引量:4
- 2023年
- 重度牙周炎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的水平向和垂直向牙槽骨丧失,针对复杂的牙槽骨缺损,医师需要充分掌握重度牙周炎的牙槽骨丧失特点及牙槽骨增量术要点,从而选择合适的骨缺损修复方法,制订适合的手术方案,完成种植体植入与冠修复,以维持牙列完整,这对患者牙周健康的长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临床经验与文献回顾,概述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丧失特点,并针对后期种植治疗时机的选择进行阐述与总结,以期为临床重度牙周炎种植修复治疗提供参考。
- 赵海礁潘亚萍
- 关键词:牙周炎牙种植牙槽骨质丢失牙槽嵴增高术
- 血浆基质骨块用于牙槽嵴水平向骨增量的疗效观察
- 2023年
- 通过回顾系列病例性评估血浆基质骨块在牙槽嵴水平向骨增量中的应用效果。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于武汉大众口腔医院种植科行牙槽嵴水平向骨增量的患者资料共25例,采用自体骨屑、脱蛋白牛骨基质和血浆基质制作血浆基质骨块,结合可吸收胶原膜和血浆基质膜进行引导性骨再生术。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患者锥形束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测量距牙槽嵴顶2及8 mm处骨宽度及牙槽骨体积。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相同测量项目两时间点间差异。结果显示,与术前[(5.5±3.4)mm]相比,术后6个月距牙槽嵴顶2 mm处骨宽度[(9.5±2.5)mm]显著增加(t=3.40,P<0.001);距牙槽嵴顶8 mm处骨宽度术前与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3,P=0.050)。对于牙槽骨体积,术前距牙槽嵴顶2和8 mm处牙槽骨体积分别为(5114±3883)和(3329±2874)mm 3,术后6个月后分别显著增加至(5999±4318)和(4042±3260)mm 3(t=5.69,P<0.001;t=5.69,P<0.001)。证实在引导性骨再生术中采用血浆基质骨块+可吸收胶原膜+血浆基质膜进行水平向骨增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李永军余诗敏张晓欣魏焱曾浩
- 关键词:牙槽骨质丢失血浆
相关作者
- 林野

- 作品数:294被引量:2,273H指数:2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研究主题:种植体 牙种植 牙种植体 无牙颌 种植体支持
- 周树夏

- 作品数:346被引量:1,493H指数:18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
- 研究主题:颌面部 爆炸伤 下颌骨 颌面部爆炸伤 颌面部损伤
- 施斌

- 作品数:147被引量:642H指数:1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研究主题:种植体 种植义齿 牙种植 口腔种植 牙种植体
- 郭蕊欣

- 作品数:18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牙周炎 牙槽骨质丢失 高职教育 口腔医学专业 慢性根尖周炎
- 邸萍

- 作品数:128被引量:897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研究主题:牙种植 种植体 牙种植体 无牙颌 口腔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