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 篇“ 牙本质黏结剂 “的相关文章
NACP和DMAE-CB改性牙本质 黏结剂 的黏结 性能和再矿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价添加无定形纳米磷酸钙(nanoparticles of amorphous calcum phohate,NACP)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正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methacryloxylethyl cetyl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DMAE-CB)的黏结剂 的黏结 性能和再矿化性能。方法分别合成NACP和DMAE-CB,将NACP和DMAE-CB按不同比例添加到商品牙本质 黏结剂 中,按添加两种成分比例的不同,将实验分为8组,A:黏结剂 +25%NACP+3%DMAE-CB;B:黏结剂 +35%NACP+4%DMAE-CB;C:黏结剂 +15%NACP+1%DMAE-CB;D:黏结剂 +15%NACP+4%DMAE-CB;E:黏结剂 +35%NACP+1%DMAE-CB;F:黏结剂 +3%DMAE-CB;G:黏结剂 +25%NACP;H:SBMP黏结剂 对照组。制备剪切强度试件,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各组试件的机械性能。制备脱矿牙本质 片,将以上制备的8组黏结剂 试样分别涂布在脱矿牙本质 片表面,放置于37℃人工唾液中浸泡4周。取出浸泡后的牙本质 片经超声冲洗、干燥、喷金后,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能谱仪(energy spectrometer,EDS)观察牙本质 片表面形貌和钙、磷含量及比值。结果机械性能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抗剪切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2>0.05);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牙本质 再矿化结果:H组和F组牙本质 小管孔塌陷,未见矿物沉积,能谱仪显示牙本质 表面几乎不含钙、磷元素;A、B、C、D、E、G组牙本质 表面观察到弥漫性或团聚状的矿物晶体,且大部分牙本质 小管被新形成的矿物质封闭,能谱仪显示有钙、磷峰,其中经A(黏结剂 +25%NACP+3%DMAE-CB)、G(黏结剂 +25%NACP)组黏结剂 处理的牙本质 表面钙、磷比值分别为1.70、1.79,接近天然牙本质 羟基磷灰石钙、磷比值1.67。结论添加了NACP和DMAE-CB的黏结剂 固化后,不影响黏结 强度,且具有良好的再矿化性能,添加25%NACP的黏结剂 再矿化性能最好。 刘娟 孙宇 修朝博 储茂然关键词:再矿化 牙本质黏结剂 抗剪切强度 ND∶YAP、ND∶YAG激光联合氟化氨银、牙本质 黏结剂 、Gluma脱敏剂 治疗牙本质 敏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ND∶YAP、ND∶YAG激光联合38%氟化氨银、牙本质 黏结剂 、Gluma脱敏剂 治疗牙本质 敏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牙本质 敏感患者的330颗牙本质 过敏(dentin hypersensitivity,DH)患牙 随机分为11个治疗组,其中5组分别进行38%氟化氨银、牙本质 黏结剂 、Gluma脱敏剂 、ND∶YAP激光、ND∶YAG激光脱敏治疗,另外6组进行激光联合治疗,评价各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治疗后4和8周对温度刺激敏感度的变化,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温度敏感度进行检测。结果单独治疗各组术后即刻温度刺激均有改善(P<0.05),治疗效果随时间推移减弱;治疗第8周,氟化氨银组、牙本质 黏结剂 组、Gluma脱敏剂 组完全失效(P<0.05),ND∶YAP激光组、ND∶YAG激光组疗效减弱(P<0.05)。在激光联合治疗中:各组在治疗后3个时间点均有效果(P<0.05);在治疗后第8周,ND∶YAP激光组、ND∶YAG激光组与联合治疗组均维持治疗效果(P<0.05),激光单独治疗组效果弱于联合治疗组(P<0.05)。结论激光联合脱敏剂 治疗牙本质 敏感具有稳定持久的治疗效果。 张远 张鹏涛 韩明芳 贺瑞 李泽慧 史芳川 钟良军关键词:牙本质敏感 氟化氨银 牙本质黏结剂 两种牙本质 黏结剂 修复牙 体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3年 自20世纪60年代Buonocorec[1]最先提出磷酸处理牙 釉质表面以及复合树脂问世以来,口腔黏结 技术的发展给口腔治疗和修复提供了新的手段。50年来,牙本质 黏结剂 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七代,牙本质 黏结剂 己取得了满意的黏结 效果[2]。 肖成忠 王婷 梁燕关键词:牙本质黏结剂 牙体缺损 口腔治疗 牙釉质表面 复合树脂 酸处理 2种储存温度对牙本质 黏结剂 黏结 强度的影响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储存温度对牙本质 黏结剂 黏结 强度的影响。方法:将100颗离体牙 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颗,再随机将每组10颗牙 分A、B2组.每组5颗。第1周黏结 时,黏结剂 未做温度差别处理,从第2周开始.每组的A组为4℃冷藏黏结剂 处理组,B组为25cC室温存储黏结剂 处理组。在10周内分别对离体牙 进行树脂黏结 处理.制成试件.用万能材料测试仪以1mngmin速度测试剪切力.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分别对A、B2个实验组的剪切力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进一步采用LsD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前5周差异均无显著性,第6~10周,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随着时间的延长,冷藏组与室温组的牙本质 黏结剂 的黏结 强度呈下降趋势.从第6周开始.冷藏组与室温组的牙本质 黏结剂 的黏结 强度的差异逐渐明显。 张晓 王庆 薛苗苗 刘一凡关键词:牙本质黏结剂 黏结强度 不同牙本质 黏结剂 对Ceramage聚合瓷嵌体微渗漏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对比4种牙本质 黏结剂 处理牙 面后Ceramage聚合瓷嵌体的微渗漏程度,为黏结剂 的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7—9月在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因正畸需要拔除的牙 体发育正常、无龋的前磨牙 40颗,随机分为4组,每组10颗。40颗离体牙 均按照嵌体备洞原则制备近中邻牙 合Ⅱ类洞,Ceramage聚合瓷制作树脂嵌体,各组分别涂布牙本质 黏结剂 Prime&Bond NT、Adper Single Bond 2、Clearfil SE Bond、Clearfil S3Bond,用Rely X ARC树脂水门汀黏结 嵌体。所有试件经冷热循环500次及品红染色后,金刚砂片平行于牙 体长轴沿近远中方向将修复体纵向剖开2次,在体视显微镜下测量染料渗入轴壁、龈壁的深度。结果轴壁:4组的微渗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125,P<0.01);Clearfil S3 Bond组的微渗漏程度高于Clearfil SE Bond(q=5.7708)、Adper Single Bond 2(q=6.4032)和Prime&Bond NT组(q=4.0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壁:不同黏结剂 之间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897,P>0.05)。同种黏结剂 的龈壁微渗漏程度均显著高于轴壁,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learfil S3 Bond对牙 釉质的封闭效果较差;从微渗漏深度大小和操作方法上进行评价,Clearfil SE Bond是黏结 树脂嵌体较理想的牙本质 黏结剂 。 张磊 曹琦关键词:牙本质黏结剂 聚合瓷 微渗漏 5种牙本质 黏结剂 对人牙 周膜细胞毒性的比较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5种牙本质 黏结剂 对人牙 周膜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牙 周膜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和浸提液法,观察5种牙本质 黏结剂 (Super Bond C&B、Clearfil SE Bond、G-Bond、Single Bond2、Adper Easy One)不同体积分数浸提液(100%、50%、25%)作用不同时间(24 h、48 h、72 h)对人牙 周膜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种牙本质 黏结剂 对人牙 周膜细胞的细胞毒性Super Bond0.05)。结论:5种牙本质 黏结剂 细胞毒性程度不同,Super Bond C&B、G-Bond和Clearfil SE Bond的细胞毒性均较轻微,Single Bond2的细胞毒性较强。 李俊亮 王文梅 葛久禹 季骏 王天丛关键词:牙本质黏结剂 人牙周膜细胞 细胞毒性 不同牙本质 黏结剂 纤维桩剪切黏结 强度比较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5种不同的黏结剂 对纤维桩的黏结 强度,为临床选择纤维桩黏固材料提供依据。方法:选用30颗离体上颌中切牙 ,平釉牙 骨质界冠方1mm处截冠,常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成5组,分别用DCcore树脂黏结剂 、one-step树脂黏结剂 、Luxacore树脂黏结剂 、Perma-Com树脂黏结剂 、HY-BOND玻璃离子黏结剂 将石英纤维桩黏固于根管内,通过试验测试其在牙 根内的黏结 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纤维桩用不同黏结剂 的固位力大小顺序为One-step组、Perma-Com组、Luxacore组、DCcore组、HY-BOND组,各组固位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黏结剂对纤维桩的固位力不同,树脂黏结剂 固位力优于玻璃离子黏结剂 。 王旭东关键词:纤维桩 黏结剂 黏结强度 三种牙本质 黏结剂 从涂布到光固化挥发时间对其微拉伸强度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比较和评价Gluma One-Bond(OB)、Single Bond(SB)和Clearfil SE Bond(SE)3种黏结剂 从涂布到光固化挥发暴露时间对其微拉伸强度的影响,得出时间量化指标,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拉伸强度测试法比较3种牙本质 黏结剂 (OB,SB和SE)分别涂布10,20,30,40和50s后的微拉伸强度,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断面微观形态。结果 OB、SB和SE 10s组的微拉伸强度值明显低于20s组、30s组、40s组与50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s后微拉伸强度达峰值,之后结果保持稳定,后4组的微拉伸强度均值间无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3种黏结剂 的20s组、30s组、40s组和50s组牙本质 小管口的封闭情况都比10s组好;SE中20s组、30s组、40s组和50s组均比OB和SB中相应秒组的牙本质 小管口封闭情况要好。结论 3种黏结剂 从涂布到光固化暴露挥发时间从20s后即可获得理想的黏结 强度。 罗璇 张晓晞关键词:牙本质黏结剂 微拉伸强度 三种脱敏剂 对牙本质 黏结剂 黏结 强度及其黏结 界面的形态学观察 目的:临床备洞和活髓牙 牙 体预备过程中,因牙本质 暴露导致牙本质 敏感较多见,大多学者建议黏结 前应采用脱敏剂 处理,减轻敏感症状。理想的脱敏效果是既能保护牙 髓,又不影响最终的修复体黏结 强度,国内外有关几种新型脱敏剂 使用后是否会影... 陈亚明 熊正慧 韩光政关键词:牙本质黏结剂 黏结强度 形态学观察 文献传递 三种脱敏剂 对牙本质 黏结剂 黏结 强度及其黏结 界面的形态学观察 临床备洞和活髓牙 牙 体预备过程中,因牙本质 暴露导致牙本质 敏感较多见,大多学者建议黏结 前应采用脱敏剂 处理,减轻敏感症状。本文旨在通过体外实验来评价奥威尔脱敏剂 、GC护牙 素及75%氟化钠甘油三种脱敏剂 处理牙本质 表面后对黏结 强度... 陈亚明 熊正慧 韩光政关键词:牙科材料 脱敏剂 牙本质 黏结剂 黏结强度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黄翠 作品数:149 被引量:821 H指数:1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牙本质 口腔 口腔医学 粘接 牙本质粘接 苏寒 作品数:47 被引量:223 H指数:8 供职机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牙周膜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碱性磷酸酶活性 甲壳胺 微渗漏 王晓燕 作品数:126 被引量:345 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牙本质 复合树脂 自酸蚀粘接剂 复合树脂类 粘接强度 郭婷 作品数:43 被引量:98 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报告基因 核心结合因子Α1 牙本质涎磷蛋白 转录调控 瞬时转染 赵俊 作品数:28 被引量:58 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微渗漏 牙本质黏结剂 牙本质 边缘微渗漏 充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