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篇“ 牙周组织缺损“的相关文章
- 干细胞膜片在牙周组织缺损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牙周病是一种在牙周支持组织中悄然蔓延、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疾病,由于其较高的患病率和危害性,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因牙周组织再生能力有限,其结构与功能的完全恢复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细胞膜片技术(cell sheet technology,CST)为牙周组织缺损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其主要通过单层细胞膜片、多层细胞膜片单独或与支架材料联合使用的方式进行组织缺损的修复或再生。文章旨在对牙周组织缺损修复的干细胞膜片及其在牙周组织缺损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小艳张华林
- 关键词:牙周再生干细胞
- GTR联合正畸治疗在牙周组织缺损伴前牙移位中的应用分析
- 2024年
- 探究牙周组织缺损伴前牙移位中采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联合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共60例牙周组织缺损伴前牙移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n=30,GTR治疗),一组为实验组(n=30,GTR联合正畸治疗),评估两组相关治疗指标情况。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较高(P<0.05),治疗前牙周指数、咀嚼效率及咬合力对比(P>0.05);治疗后实验组牙周指数较低(P<0.05),实验组咀嚼效率及咬合力、满意度均较高(P<0.05)。结论 GTR联合正畸治疗对患者有很好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患者的咀嚼功能得到了提高,牙周情况也有所改善。同时,患者的假牙也更加舒适、稳定,这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曹培培
- 关键词: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正畸治疗
- GTR联合正畸治疗在牙周组织缺损伴前牙移位中的应用及对牙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联合正畸治疗在牙周组织缺损伴前牙移位中的应用及对牙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牙周组织缺损伴前牙移位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GTR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探诊出血(Probing bleeding,BOP)、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水平(Attachment loss,AL)、咀嚼功能、美观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I、BOP、PLI、PD、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I、BOP、PLI、PD、AL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咀嚼效率、咬合能力、美观、口腔清洁、牙龈健康、整体满意度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TR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组织缺损伴前牙移位患者能够改善牙周功能和咀嚼功能,提高患者美观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 张庆陆明辉孙钟昀
- 关键词:牙周组织缺损前牙移位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正畸治疗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组织缺损再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膜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组织缺损再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血糖控制良好的102例老年糖尿病牙周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2组均由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团队行改良后的冠向复位瓣手术,观察组采取在缝合固定阶段置入制备好的PRF膜后缝合,对照组采取常规缝合,术后均给予2组患者相同的术后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中胶原酶-1水平;评估并比较术后5 d时2组手术创面愈合率、疼痛、肿胀及渗血情况。术前及术后90 d患者来院复查时,记录并比较2组的牙龈退缩深度、牙周探查深度、角化组织宽度、平均牙根覆盖率与完全牙根覆盖率,同时评估并比较2组对治疗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5 d,观察组手术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分泌物中胶原酶-1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创面疼痛、肿胀及渗血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创面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90 d,2组的牙周损坏情况相较于同组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牙周探查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角化组织宽度、平均根面覆盖率及完全根面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88%vs 21.57%)(P<0.05)。结论使用PRF膜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创面的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牙周损坏情况,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 李娜刘静范多娇
-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牙周组织再生
- 氯化锂促进大鼠牙周组织缺损修复效果研究
- 2021年
- 目的观察分析氯化锂促进大鼠牙周组织缺损修复的实验效果。方法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构建大鼠急性牙周缺损模型。采取腹腔注射氯化锂及缺损处放置氯化锂明胶海绵两种给药方式,并在牙周缺损表面覆盖Guidor?可吸收基质膜。术后4周取材制作组织学切片,光镜下观察牙周组织缺损修复情况,测量各组缺损区域新生牙槽骨面积。结果腹腔氯化锂组、明胶海绵氯化锂组相对于各自对照组(腹腔生理盐水组和明胶海绵生理盐水组),在缺损区域均可观察到明显较多的新生骨小梁组织形成及新生血管生成。各组间新生牙槽骨面积比较,腹腔氯化锂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仅覆盖Guidor?可吸收基质膜)及腹腔生理盐水组,明胶海绵氯化锂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及明胶海绵生理盐水组,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氯化锂组与明胶海绵氯化锂组之间,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化锂腹腔注射和局部给药两种方式均能在促进大鼠牙周组织缺损特别是牙槽骨缺损修复中取得显著效果,并能促进局部区域新生血管生成。
- 陈畅行徐丹罗彬艳闫福华
- 关键词:氯化锂牙周组织再生
- 牙周组织再生术在牙周组织缺损正畸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GTR)在牙周组织缺损正畸治疗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牙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本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治疗,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GT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牙龈指标、X线测量参数、牙齿松动度(TM)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附着丧失(CAL)、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I、PLI、CAL、PD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观察组GI、PLI、PD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NB角(上、下槽牙座点和鼻根点形成角)、SNB角(下槽牙座点、鼻根点和前颅顶平面形成角)、SNA角(上槽牙座点、鼻根点和蝶安中心形成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NB、SNB、SNA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牙齿松动度(T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M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与单纯正畸治疗比较,牙周炎患者采取GTR与正畸联合治疗,可促进牙龈指标改善,改善口腔环境,有助于牙周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佳。
- 刘海峡路学文
- 关键词:正畸牙周炎
- 原花青素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周组织缺损再生影响的研究
- 研究背景与目的 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牙菌斑中的多种细菌等微生物已被认定是该病的首要的致病因素,牙周病诊断和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对被炎症严重破坏的牙周组织进行再生和重建。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A)是...
- 王晓彤
- 关键词:原花青素实验性牙周炎牙周组织再生牙周组织缺损
- 文献传递
- 骨髓基质细胞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的的修复作用及相关机制
- 2021年
-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的修复作用,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5只12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每只大鼠在下颌第一和第二磨牙出制备牙周缺损区域,然后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组、BME组和BMSCs+BME组3组,每组15只。ePTFE组大鼠牙周缺损区域经覆盖e-PTFE膜;BME组大鼠先在牙周缺损区域覆盖BME胶原膜,然后在覆盖e-PTFE膜;BMSCs+BME组大鼠先在牙周缺损区域覆盖携带BMSCs的BME胶原膜,然后在覆盖e-PTFE膜。治疗4周后,安乐死大鼠测量各组大鼠新生牙槽骨和牙骨质面积、新生牙周膜宽度、血清和牙周缺损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IL-6含量,牙周缺损组织M1/M2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水平。结果e-PTFE组和BME组大鼠新生牙槽骨和牙骨质面积、新生牙周膜宽度、血清和牙周缺损组织IL-1β、TNF-α以及IL-6含量,以及牙周缺损组织CD16、iNOS、CD206和Arg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周,BMSCs+BME组大鼠体重、新生牙槽骨和牙骨质面积、新生牙周膜宽度以及牙周缺损区域组织CD206和Arg1 mRNA均显著高于e-PTFE组和BME组,而大鼠血清和牙周缺损区域组织IL-1β、TNF-α以及IL-6含量以及牙周缺损区域组织CD16和iNOS mRNA显著低于e-PTFE组和B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在大鼠牙周组织缺损部位可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进而抑制牙周缺损组织炎症反应,促进牙周缺损组织修复。
- 王金雨马志军周小龙
-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牙周组织巨噬细胞缺损炎症
- 负载不同生长因子的三相支架在牙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牙周组织是由牙骨质、牙周膜韧带、牙槽骨和牙龈构成的三维多细胞结构,对于牙体正常的位置维持和功能行使具有重要的作用。模拟牙周组织高度分层有序的组织结构是实现其再生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交联和方向性冻干技术将聚乳酸-...
- 向杰
- 关键词:静电纺丝
- 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牙周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牙周炎是以牙周组织破坏为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牙周软硬组织的复杂结构决定了牙周组织修复的困难。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能力和易获取性使其成为牙周组织修复的理想细胞来源。随着细胞膜片技术、生物支架材料、3D打印技术的发展,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修复牙周组织缺损方面展现了较好的潜能。本文将对现阶段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牙周组织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施培磊于晨浩谢旭东吴亚菲王骏
- 关键词:牙周炎
相关作者
- 马宁

- 作品数:145被引量:308H指数: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 骨缺损 胶原 文献复习
- 边晓为

- 作品数:15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胶原 PRP 牙周组织缺损 富含血小板血浆 羟基磷灰石
- 闫福华

- 作品数:434被引量:1,687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牙周炎 骨髓基质细胞 牙周病 牙周组织再生 龈沟液
- 林泓兵

- 作品数:13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牙周膜细胞 牙周组织再生 牙周组织缺损 富血小板血浆 胶原
- 张莉

- 作品数:67被引量:232H指数: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 文献复习 PRF 种植体周围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