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0篇“ 燃烧行为“的相关文章
-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激光点火燃烧行为及机理
- 2024年
- 采用激光氧浓度实验方法结合超高温红外测温仪和高速摄像机原位观察、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钛铝金属间化合物(TiAl合金)的点火燃烧行为进行研究,揭示燃烧过程熔体的形成与运动规律、氧化物类型和结构特征,进而探讨燃烧机理。结果表明:TiAl合金发生起燃及持续燃烧的激光功率和氧浓度临界条件分别遵循抛物线规律和抛物线+直线规律,且显著高于近α型高温钛合金,即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TiAl合金的起燃温度高于基体相熔点,起燃时基体部分熔化,导致Al元素由内氧化机制转变为外氧化机制;扩展燃烧阶段形成的氧化物由内侧到燃烧表面依次为Al_(2)O_(3),Al_(2)Ti_7O_(15),Al_(2)TiO_(5)和Al_(6)Ti_(2)O_(13)相,其中熔凝区内形成的连续网状Al_(2)O_(3)层能够阻碍熔体运动,燃烧区内形成的Ti-Al-O三元相通过降低内层Al_(2)O_(3)的分解压提升Al_(2)O_(3)保护层的稳定性,使TiAl合金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 吴明宇弭光宝李培杰隋楠董富礼
- 关键词:TIAL合金激光点火燃烧机理
- 废塑料与高炉喷吹煤混合燃烧行为及其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高炉喷吹是资源化、高效化处理数量庞大的废弃塑料制品的有效途径,因此系统研究了废塑料和高炉喷吹煤混合喷吹时燃烧行为及其对风口回旋区热状态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废塑料高挥发分、无灰分、燃烧性能好的特点是其进行高炉喷吹的优势。高炉喷吹废塑料能提高炉腹煤气量,对理论燃烧温度有一定的降低效果。基于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结果,从提高喷吹燃料燃烧强度、效率及稳定高炉理论燃烧温度的角度出发,废塑料替代20%的无烟煤是较为合适的混合喷吹比例。同时高炉喷吹废塑料可以在合理范围内提高煤气量和还原气(H_(2)+CO)比例,促进高炉间接还原发展进而降低焦比,是实现高炉喷吹燃料结构优化和低碳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
- 徐润生尉继勇叶涟张建良张楠滕海鹏
- 关键词:高炉废塑料燃烧行为风口回旋区理论燃烧温度
- 鼓泡床条件下石墨颗粒燃烧行为的试验与模型研究
- 2024年
- 通过鼓泡床焚烧方式可以实现对废弃石墨的大幅减容,为了探究石墨在鼓泡床内的燃烧行为,以单石墨颗粒为研究对象,利用鼓泡床试验台对其燃烧特性开展了试验研究,并结合数学模型分析了床层温度、床料粒径、石墨粒径等因素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鼓泡床层温度的降低和流化风速的增加都会使得烟气中CO浓度增加;随着床层温度由700℃增加至900℃,石墨颗粒燃烧速率逐渐加快,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显示出燃烧由化学反应控制逐渐转向传质过程控制,在900℃时的燃烧速率主要受传质过程影响;在满足了最小流化风速的前提下,提高鼓泡床内流化风速不能显著增加床层内的气相传质系数;石墨粒径的减小和床料粒径的增加均能提高床层内的传质系数,从而促进比燃烧速率的增加.
- 赵强周托金燕黄增辉
- 关键词:数学模型
- 电场调控生物柴油液滴燃烧行为
- 2024年
- 电场作用下的液滴燃烧是研究静电喷雾燃烧的基础。设计搭建了电场作用下燃料液滴燃烧实验装置,通过可视化手段研究了竖直电场中生物柴油液滴的燃烧行为,分析了不同电场度下的火焰形貌、液滴形态演变特征及液滴燃烧规律。结果表明,电场力与自然浮力的竞争决定了火焰形貌,随着电场强度增大,向上火焰、准球形火焰和向下火焰相继出现,表现为上火焰高度减小、下火焰高度增大、火焰宽度先增大后减小、火焰锋面面积先减小后增大,其最大变化幅度依次为69.9%、243.1%、17.0%、10.9%。由于火焰锋面是燃料蒸气和氧气的反应区域,液滴的燃烧持续期随着电场强度增大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变化幅度为18.1%。
- 左磊王军锋高健王道睿
- 关键词:生物柴油多相流电场液滴燃烧
- 多层电缆燃烧行为及火焰特性研究
- 2024年
- 为研究狭长地下空间内桥架电缆的火灾特性,开展不同桥架间距和点火位置的电缆燃烧实验,分析3种桥架间距(0.2 m、0.3 m、0.4 m)与3处点火位置(下层、中层、上层)对电缆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点火位置,不同桥架间距的条件下,火焰前锋位置随时间呈现先增加后不变的趋势,其增长速率随桥架间距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桥架间距增大,平均电缆火焰蔓延速率逐渐降低;在相同桥架间距,不同点火位置条件下,上层电缆火蔓延速率稍快于下层;桥架电缆中滴落引燃邻层电缆要大于下层引燃上层电缆所需的时间;当中间层电缆被引燃时,电缆质量损失最先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其次分别为上层和下层;当下层电缆被点燃时,对应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最大,可达928 kW,而中间及上层引燃后对应的热释放速率依次减小,分别为797 kW和713 kW。
- 梁小荣王双兴周建庭
- 关键词:多层电缆燃烧特性温度分布热释放速率
- 燃烧行为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行为可视化试验装置,其包括:试验管路,其模拟预设工况下的燃烧行为,试验管路设有传感器组件;高速摄像机,其拍摄试验管路;可视化监测单元,其包括:纹影仪,其将试验管路中的激波行为可视化;平面激光诱导荧光相...
- 邝辰刘迪于安峰王鹏鲍磊
- 隧道不同横向偏距的双火源燃烧行为与温度分布
- 2024年
- 为探究隧道内对称双火源燃烧行为特征及温度分布情况,搭建1∶6的缩尺寸隧道模型实验台,开展隧道双火源燃烧实验,研究火源间距、横向偏距及火源尺寸等对燃料的质量损失速率、热释放速率、火焰形态、火焰高度及烟气最高温度分布情况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燃料的质量损失速率、热释放速率及火焰高度与横向偏距、火源间距均呈负相关关系。当无量纲火源间距S/D≤1时,双火羽流融合,顶棚下方最高温度曲线图仅有1个温度峰值;随着火源间距的增大,烟气最高温度分布由“单峰”变缓,向“双峰”过渡,当S/D≥4时,双火源基本独立燃烧,最高温度曲线图呈现2个温度峰值;近火源区域无量纲最大温升与无量纲横向偏距呈指数衰减关系。建立近火源区域最大温升预测模型,并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其可靠性。该研究可为隧道内多火源火灾防排烟系统设计和应急救援提供参考。
- 陈荣芳郭志国刘祖文周令剑杨雨润谭清岚
- 关键词:隧道火灾燃烧行为温度分布
- 自然老化对古建筑马尾松燃烧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选取距今约170年的清代木结构建筑屋内和屋外马尾松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自然老化对马尾松微观结构、燃烧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自然老化作用会显著破坏松木的细胞结构,其中屋内松木服役过程中易因虫蚁蛀蚀和真菌寄生而出现明显的表面虫洞现象,而屋外松木服役过程中易受紫外线作用而发生更显著的内部有机成分降解。相比于内部有机成分降解,表面虫洞现象会更大程度恶化松木的力学性能,其中屋外清代松木的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较现代松木下降了27.4%和10.8%,而屋内清代松木则分别下降了48.2%和31.6%。燃烧性能分析表明,自然老化作用削弱了木材的燃烧强度和热稳定性,其中屋内清代松木和屋外清代松木的峰值热释放速率较现代松木分别降低了8.4%和15.4%,初始分解温度(T5%)较现代松木分别降低了19.2、10.1℃。相比于屋外清代松木,屋内清代松木具有更低的T5%值与更高的CO_(2)与CO产生速率,这主要与屋内清代松木的细胞结构破坏程度较大有关,表现出较低的热稳定性和较强的火灾烟气毒性。
- 龙邈天易亮颜龙郑佳欣
- 关键词:马尾松自然老化微观结构燃烧行为力学性能
- 保温型聚氨酯/氢氧化镁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燃烧行为的研究
- 2024年
- 用钛酸酯偶联剂对氢氧化镁(MH)进行改性,并制备聚氨酯/氢氧化镁(PU/MH)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燃烧行为。结果表明:随着MH掺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逐渐增大,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弯曲变形逐渐降低。随着MH掺量增加,复合材料的点燃时间(TTI)和质量残余率(MLR)逐渐增大,总热释放量(THR)、总烟释放量(TSR)、CO生成量和CO_(2)生成量逐渐降低,复合材料的燃烧等级从V-2提高到V-0。MH掺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均较好。4#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比纯PU提高45.0%,抗拉强度和弯曲变形分别降低10.0%和5.3%,燃烧等级从V-2提高到V-0,CO和CO_(2)总生成量分别降低50.0%和22.2%。
- 陈海霞洪学娣
- 关键词:氢氧化镁聚氨酯力学性能燃烧行为
- 小型蒸汽锅炉水煤浆燃烧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
- 2024年
- 为了将水煤浆燃烧技术应用于国内中小型锅炉的改造,本文是以Fluent17.0为计算平台,以国内某小型水煤浆蒸汽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煤浆在炉膛内的燃烧和传热特性。基于Gambit2.4建立了锅炉炉膛的三维物理模型,并以六面体结构网格对计算区域进行了网格划分。基于Fluent17.0,在充分考虑水煤浆的雾化特点和水汽化吸热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助燃空气预热温度变化对炉内水煤浆燃烧、炉膛温度分布和水冷壁换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助燃空气预热温度为523K时,水煤浆可在该锅炉炉膛内实现良好的燃烧,且能量利用也能达到较高水平。
- 杨国峰
- 关键词:水煤浆锅炉传热特性
相关作者
- 王俊胜

- 作品数:79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研究主题:阻燃 燃烧行为 硬质聚氨酯泡沫 阻燃剂 燃烧性能
- 王国辉

- 作品数:79被引量:206H指数:8
- 供职机构: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研究主题:火灾 防火性能 硬质聚氨酯泡沫 外墙外保温系统 燃烧行为
- 王勇

- 作品数:148被引量:491H指数:10
-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锥形量热仪 POE 燃烧行为 消防 阻燃
- 刘丹

- 作品数:34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 研究主题:硬质聚氨酯泡沫 燃烧行为 锥形量热仪 燃烧 热降解
- 张和平

- 作品数:443被引量:1,086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灭火剂 火灾 热释放速率 燃烧 火灾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