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35篇“ 燃烧模型“的相关文章
- 一种秸秆成型燃料区段燃烧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 一种秸秆成型燃料区段燃烧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涉及生物质成型燃料区段燃烧模型的建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床层燃烧特性区段分布图较少,建立方法不明确的问题。本申请采用温度微分法或温度气相法,先利用检测装...
- 邵东伟刘文斌栾积毅姜东华韩平姜佩军翁志刚钟海涛秦书松冯海城罗瑶张文丰赵拓
- 电控固体推进剂的燃烧波结构和焦耳热增强燃烧模型
- 2024年
- 为了明确电控固体推进剂(ECSP)燃烧性能的影响因素,揭示其燃速可调机理,利用燃烧波测试装置对硝酸羟胺(HAN)基ECSP的火焰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且划分了燃烧波结构,基于燃烧波结构建立了推进剂的燃烧模型,计算了推进剂燃烧波内各区域的温度分布,根据燃面上的热平衡方程推导出了受加载电压、初始温度和环境压强等共同影响的推进剂燃速表达式,同时对该燃烧模型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电压作用下,HAN基ECSP的燃烧波结构可以划分为预热区、电化学-热化学反应区、暗区、预混反应区和燃烧产物区五个部分,其中预热区、电化学-热化学反应区内的理论温度在变化趋势上和实测温度保持较好的一致性,随着加载电压增加上述两区域的厚度变薄。不同初始温度和环境压强下,燃速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0.9%和9.4%。加入导电石墨和铝粉可以分别从增加推进剂的电导率和能量释放两方面提高燃速,与ECSP燃烧模型预示的燃速变化趋势一致。本文建立了推进剂的焦耳热增强燃烧模型,验证了燃烧模型的准确性。
- 鲍立荣张伟张伟张伟
- 关键词:硝酸羟胺焦耳热燃烧模型
- Mg在CO_(2)/Ar混合气体中的双反应区燃烧模型研究
- 2024年
- Mg粉/CO_(2)是实现火星探测原位资源利用的理想推进剂。针对Mg颗粒在含CO_(2)混合大气中燃烧,基于火焰层假设,建立了Mg在CO_(2)/Ar混合气体中的双反应区燃烧模型,分析了Mg在CO_(2)/Ar燃烧过程中各组分质量分数、各组分流量、颗粒和火焰层的温度分布,研究了环境压强、CO_(2)质量分数、环境温度和颗粒粒径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压强增大,颗粒温度增大、火焰层温度变化不大。在环境压强低于20 kPa时,火焰层半径随环境压强升高快速增大,颗粒燃烧时间随环境压强升高快速变短,随后都基本保持不变;CO_(2)质量分数增大,颗粒温度与火焰层温度升高、火焰层半径减小、颗粒燃烧时间缩短;环境温度增大,颗粒温度变化不大、火焰层温度升高、火焰层半径减小、颗粒燃烧时间延长;颗粒粒径增大,颗粒温度与火焰层半径变化不大、火焰层温度降低、颗粒燃烧时间延长。
- 胡坤徐义华田乐王英鹏
- 关键词:燃烧时间
- 最佳锅炉燃烧模型选择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最佳锅炉燃烧模型选择装置及方法,其在针对锅炉燃烧的多个锅炉燃烧模型中选择最佳锅炉燃烧模型来将储存了锅炉燃烧模型的存储器予以更新。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来选择用于锅炉燃烧的最佳锅炉燃烧模型的最佳锅炉燃烧模型选择装置...
- 罗相建 孟佐泳
- 基于深度学习建表的宽域发动机火焰面燃烧模型构建与验证
- 2024年
- 以新型宽域发动机为动力的未来新一代飞行器的研发迫切需要CFD方法来进行高效高精度的辅助设计.文章把传统的火焰面/进度变量燃烧模型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方法相结合,构建了新的智能化改进的燃烧模型并进行了算例测试与验证,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同时提高了预测精度.首先,给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构建方法,包括数据库划分、数据归一化以及模型的训练等;然后,测试分析了不同函数结构对新建模型的影响,并讨论了基于CPU和GPU的求解器框架下内存占用优化问题;最后,把智能化模型耦合到GPU求解器上对飞行马赫数4~12的3个发动机算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智能化改进的模型可代替传统火焰面/进度变量数据库从而实现高维参数建模及模型改进,并可以成功运行在GPU上;智能化改进的模型比传统的模型平均误差减小量均超过了50%,算例误差最大减小值可达57.2%.
- 于江飞连城阅汤涛唐卓汪洪波孙明波
- 关键词:燃烧模型数值模拟
- 联环丁烷高温燃烧模型的构建
- 2024年
- 高能量密度燃料在航空航天发动机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联环丁烷分子由两个四元环组成,密度为0.958 g·cm^(-3),理论低位热值为43.24 MJ·kg^(-1),具有作为高能液体推进剂的潜力。本文采用CCSD(T)/ccp VTZ//M06-2X/6-311G^(**)方法结合TST以及RRKM/ME理论,系统研究了联环丁烷的氢提取和开环裂解反应。通过对这些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的计算,以NUIGMech1.1机理为基础构建了联环丁烷的高温燃烧机理。使用该机理进行的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联环丁烷的点火随当量比的增大而变慢,这是因为联环丁烷初始分解生成乙烯的反应吸热。此外,与JP-10相比,在当前模拟条件下联环丁烷的点火延迟时间更短。根据反应路径分析,在高温条件下联环丁烷的开环裂解反应占主导地位,相应的裂解产物乙烯在高温燃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构建的联环丁烷反应模型有助于类似高张力碳氢燃料反应机理的研究。
- 唐琳王静波
- 关键词:量子化学计算
- 基于混合驱动的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模型的构建
- 2024年
- 为实现对处于长时间运行的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实时映射和在线优化,将Wiebe方程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混合驱动的生物柴油/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零维(0-D)预测模型.首先通过鹈鹕算法(POA)对双Wiebe方程参数进行求解;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CNN-Bi-LSTMNN)建立运行参数和Wiebe参数的参数辨识模型.将Wiebe方程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相结合对燃烧过程进行简化、重构,建立基于混合驱动的零维预测模型,进而可以正向求出缸内压力曲线和各种性能结果.结果表明:基于双Wiebe方程结合CNN-Bi-LSTM构建的双燃料发动机零维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性.模型的开发为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在线评估和优化提供了可靠的数字模型支持.
- 胡登王贺春杨传雷王银燕
- 关键词:双燃料发动机生物柴油燃烧模型
- 零维预测燃烧模型建模方法
- 2024年
- 为了解决神经网络建立的柴油机零维燃烧模型对稳态和动态工况预测能力不稳定问题,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阈值进行综合优化,提出了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基于TBD620型柴油机,通过稳态和瞬态试验获得运行参数和缸压数据,通过代数分析法结合遗传算法获得对应燃烧参数,最后分别利用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对燃烧模型进行构建并对比辨识结果。结果表明:与神经网络算法相比,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构建的零维燃烧模型对应φ_(50)和IMEP预测值平均误差分别降低了43.84%和42.73%,遗传算法具有高效的权值、阈值寻优能力,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泛化性更好,适用于柴油机零维燃烧模型研究。
- 胡登王贺春王彬彬王银燕杨传雷史明伟
- 关键词:柴油机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生物柴油
- 炸药爆轰环境中铝粉非等温燃烧模型
- 2024年
- 为研究铝粉在爆轰环境中的燃烧特性,基于爆轰环境中铝粉燃烧模型,综合考虑了爆轰产物气体组分和爆轰环境体系温度对铝粉燃烧释能过程的影响,建立了爆轰环境中铝粉非等温燃烧模型,提出了包括铝粉燃烧过程、爆轰产物气体组分和爆轰环境体系温度在内的爆轰环境铝粉非等温燃烧控制方程,并通过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铝粉非等温燃烧模型控制方程的计算值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实验值的偏差在12%以内,验证了理论模型计算的准确性,获得了铝粉粒度和铝氧比对炸药中铝粉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
- 聂建新刘正阚润哲郭学永焦清介闫石
- 关键词:铝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 氢燃料缸内直喷发动机性能试验及准维燃烧模型研究
- 陈玉鑫
相关作者
- 王方

- 作品数:186被引量:46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电去离子 大涡模拟 电再生 离子交换树脂 电渗析
- 蒋德明

- 作品数:222被引量:1,568H指数:2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汽油机 天然气 定容燃烧弹 燃烧 柴油机
- 赵坚行

- 作品数:134被引量:48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江苏省航空动力系统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燃烧室 数值模拟 环形燃烧室 航空发动机 流场
- 周力行

- 作品数:305被引量:1,195H指数:18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湍流 二阶矩模型 大涡模拟 湍流燃烧
- 宋洪昌

- 作品数:133被引量:80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固体推进剂 燃速 高氯酸铵 超细 燃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