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61篇“ 煤自然发火“的相关文章
- 一种煤自然发火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自然发火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煤的自然发火期;S2、分析煤的自燃特征参数,包括煤的氧化特征参数、煤的自燃临界参数;S3、分析煤样的低温氧化规律,分析常温或环境温度下煤的氧化规律;S4、划分采...
- 王越王斌姚慧卿惠保安熊奇孙刘咏贾澎涛李文会王伟峰龚星宇刘韩飞
- 干旱地区环境模拟煤自然发火试验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属于煤层实验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干旱地区环境模拟煤自然发火试验装置,包括物理相似模拟部,用于调节物理相似模拟部温度的温度系统,用于为物理相似模拟部输送氧气的注氧系统,用于调节物理相似模拟部湿度的注水系统,置...
- 肖旸曹勇刘静雯李青蔚芦星曾俊峰石群高鲁晗
- 煤自然发火气体指标及其有机官能团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探究煤自然发火气体产物与有机官能团的内在关联,通过程序升温实验和原位红外光谱实验,分析了低温氧化阶段煤自燃气体产物释放规律,阐述了煤自燃过程的微观结构变化特征,预测了高温阶段气体产物变化。结果表明,煤自燃的临界温度及干裂温度分别为50℃和90℃,释放的碳氧气体及烃类气体随温度升高呈现抛物式增长。临界温度后,各类官能团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含氧官能团、羟基和脂肪烃变化最明显。通过灰色关联度方法,计算出不同官能团和气体产物的关联度,发现羰基(C=O)是影响碳氧气体和烃类气体最主要的官能团。最后结合官能团在高温阶段的含量变化,推测出煤样在高温阶段释放的气体浓度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
- 侯玉亭张英超孙计全时东文刘会奇张铎
- 关键词:煤自燃临界温度官能团
- 新河煤矿煤自然发火规律实验研究
- 2024年
- 为了有效预测预防工作面煤自燃事故,以新河煤矿7312工作面新鲜煤样为研究对象,研究3煤层自然发火规律。通过煤自燃程序升温实验台,对煤体进行了氧化程序升温实验。结果表明:新河煤矿煤样在30℃,空气流量为50.4 mL/min的条件下,可以释放出CO,CO量在9.7×10^(-6)~12.7×10^(-6)之间;在自加热阶段,煤的氧化温度为70℃,从缓慢的氧化过渡到加快的氧化过程。在70℃时,煤样氧化所放出的CO量比常温时高3~4倍,煤炭氧化速率的增加为0.6×10^(-6)~0.8×10^(-6)/℃;二次氧化过程中CO生成率、耗氧速率和最大放热强度较初次氧化时均有所升高,CO_(2)生成率大幅降低。
- 信长伟高常华王润武
- 关键词:自然发火指标气体
- 不同温度下预氧化煤自然发火特性研究
- 2024年
- 为研究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问题,将东欢坨气煤分别进行80、160、230℃预氧化处理,以此研究氧化煤自燃特性的差异。采用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程序升温-气相色谱联用实验、热重(thermogravimetric,TG)实验联合分析,对不同预氧化温度下煤孔隙变化及自燃氧化前期的特征气体和活化能变化进行研究,以此探讨煤样自燃倾向性变化。研究表明:预氧化程度越高,煤样大孔含量越大,自燃危险性越高;在程序升温实验中检测出主要气体为CO、CH_(4)、C_(2)H_(4)、C_(2)H_(2);各类气体产生的初始温度随预氧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预氧化煤样释放的CO、CH_(4)气体速率有超越原煤的趋势;通过热重发现煤样特征温度点(T_(1)、T_(2)、T_(3))和煤样活化能会随预氧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得出预氧化煤样的自燃氧化能力强于原煤;煤样在低温氧化环境下,煤孔隙的结构变化和内部能量变化共同影响煤自燃倾向性。
- 李高静董宪伟董宪伟周建
- 关键词:自燃自燃倾向性活化能
- 基于灰靶决策理论的煤自然发火分级预警技术研究
- 王俊杰
- 灵新煤矿煤自然发火规律及指标气体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利用大型煤自燃试验台对灵新煤矿16号煤层煤样在常温170℃范围内的氧化特性和指标气体参数规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煤温以26 d和37 d为界呈现出不同的升温速率;期间CO、CO_(2)为煤氧反应的主要产物,其余指标气体陆续由煤体氧化与分解产生且浓度较低;随着煤温的不断升高,实验炉内最高温度点的位置主要沿中轴线变化,并逐渐向进风口下移。此外,对于指标气体的讨论结果表明,炉内O_(2)浓度沿气流方向从进口侧开始逐渐降低,而CO和CO_(2)浓度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现场煤自燃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 虎晓龙朱德清张海洋张羽琛翟小伟杨冲任立峰马腾
- 关键词: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放热强度
- 双切顶留巷采空区煤自然发火“三带”分布特征研究
- 2023年
- 为了研究双切顶留巷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分布特征,以沙曲一矿45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双切顶留巷4502工作面采空区漏风规律和自然发火“三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双切顶留巷采空区漏风区域主要为工作面两侧隅角及两侧留巷,风流主要由隅角漏入采空区,同时采空区与两侧留巷都有风量交换,双留巷侧存在细长的氧化带,氧化带在采空区内整体呈U型分布;双切顶成巷工作面在开采的不同时期,煤自然发火“三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开采初期要加强双留巷侧5 m范围和采空区中部32~65 m范围内煤自燃防控,而在开采中后期,要加强运输留巷侧2.5 m范围内、距离轨道留巷38 m以后12 m范围内和采空区中部30~80 m范围内煤自燃防控。
- 江莉娟张俊虎邓存宝年军蔡猛吕晓波雷昌奎
- 关键词:采空区漏风煤自燃
- 神优二号煤自然发火期及标志性气体试验研究
- 2023年
- 考察了神优二号煤种自然发火期、煤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及预警临界值,以便更好地为储煤球仓束管监测自燃火灾预报和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神优二号煤种的煤自然发火过程进行模拟,并采用程序升温的试验方法,测试煤自燃各温度段产生的标志性气体的种类、体积分数及其与温度变化对应的关系。结果表明,神优二号煤种的自然发火期为28 d,CO可以作为神优二号煤种的自然发火主要标志性气体,CO体积分数增加速率和C_(2)H_(4)、C_(2)H_(6)体积比可以作为辅助性指标对煤自燃所处阶段进行判断预警。
- 张杰
- 关键词:煤自燃自然发火期标志性气体
- 一种煤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检测系统、方法及其储气装置
- 本发明属于煤矿灾害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煤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检测系统、方法及其储气装置。本发明的一种煤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检测系统包括气源组件、流量控制器、氧化炉、储气装置、色谱分析仪、排气阀、管路、气阀、计算机;储气装...
- 宋双林梁运涛刘磊赵珍珍
相关作者
- 邓军

- 作品数:601被引量:3,342H指数:34
-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煤自燃 煤 自燃 阻化剂 采空区
- 王福生

- 作品数:79被引量:33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煤自燃 指标气体 煤 阻化剂 自然发火
- 杨宏民

- 作品数:158被引量:907H指数:17
- 供职机构:教育部
- 研究主题:煤 瓦斯 煤层 煤层瓦斯 自然发火
- 张卫亮

- 作品数:15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煤自燃 煤自然发火 标志气体 自然发火 壁面
- 戴广龙

- 作品数:246被引量:1,390H指数:22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采空区 漏风 煤 煤炭自燃 示踪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