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8篇“ 热带气旋频数“的相关文章
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异常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
2024年
利用1949—2021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热带气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重构的海表温度资料(SST)和大气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73年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的变化特征。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异常与同期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949—2021年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有243个,年均3.3个,占全年登陆总数的70.2%。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1973年最多(7个),1950年最少(0个);在1990年代中期由前期偏多转为后期偏少,但没有突变发生。近73年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以0.1(10 a)^(-1)的速率减少。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异常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密切相关,在异常多、少年同期:(1)大气环流差值场上,南亚高压偏强、偏东、偏北,副高偏西、偏北、偏强,110°E以东的赤道东风引导气流偏强,季风槽加强,北半球中低纬海平面气压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同时南海、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加强。(2)海温差值场上,赤道中东太平洋偏冷,西太平洋暖池偏暖,沃克环流加强。高中低层大气环流和海温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异常的原因。
伍红雨吴遥吴遥
关键词:热带气旋频数大气环流海温
影响吉林省的北上类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周期分析
2023年
利用1970—2019年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近50a影响吉林省的北上类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进行统计研究,同时分析了其变化周期。研究表明:1970—2019年共有27个北上类热带气旋进入关键区(40°N—45°N,120°E—132°E)对吉林省产生影响;北上类热带气旋全部集中在7月、8月和9月,8月中下旬是活动高峰期;年际变化上表现为略有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06个/10a;存在2~4a、准10a的频数变化周期;1970—2005年热带气旋频数先增后减,2005年之后再次呈增加的变化趋势;其强度存在5a变化周期,呈现出中心最低气压略有增加、风速增加的变化趋势。
程琳刘海峰王宁王卓宁
关键词:热带气旋强度特征
广西北部湾地区热带气旋频数预测研究——基于线性回归模型被引量:2
2022年
热带气旋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深刻影响着全球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好热带气旋频数预测可以减少热带气旋造成的灾害损失。本文选取1960—2018年影响广西北部湾地区的热带气旋数据,分析影响北部湾地区热带气旋的路径变化、数量变化、不同热带气旋年的气温变化、风速变化、年日照时数变化和海表温度变化的因素;构建北部湾地区热带气旋频数预测模型,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检验该模型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未来年份影响广西北部湾地区的热带气旋个数,为该地区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黎树式黄鹄佟智成田义超潘洁
关键词:热带气旋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对西北太平洋快速增强热带气旋频数的影响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快速增强(Rapid intensification;RI)一直是热带气旋强度预报的重难点。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海温遥相关对快速增强热带气旋(RITC)的影响,然而陆面过...
蔡宇昊
关键词:印度洋偶极子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异常与五类主要大尺度环流型的关系被引量:3
2022年
利用Yoshida and Ishikawa(2013)提出的一套客观分类方法对1979—2013年夏季(5—10月)共796个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生成前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进行了分型,主要包括了季风切变线型(monsoon Shear Line,SL)、季风涡旋区(monsoon Gyre,GY)、季风辐合区(monsoon Confluence Region,CR)、东风波(Easterly Wave,EW)和热带气旋生成诱发的罗斯贝波扰动(Preexisting Tropical Cyclone,PTC)五大类大尺度环流型,其中SL、CR、GY与季风环流型紧密相关联。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热带气旋生成与季风槽环流有关,并分析了五类环流型扰动下TC生成的位置及强度特征。基于分型结果可知,PTC环流型的异常增强和季风槽环流型的异常减弱是导致TC异常增加和异常减少的主要因素。并初步给出了可能的物理成因。
周伟灿张小雨赵海坤沈新勇
东亚高层纬向风季节内振荡与盛夏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年际变化的联系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1979—2017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与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Shanghai Typhoon Research Institute,CMA-STI)、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整编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资料集,分析东亚高层(200 hPa)纬向风季节内振荡(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ISO)与7—8月登陆中国大陆TC频数年际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7—8月中国大陆登陆TC频数与西风急流出口区南侧(北侧)纬向风为显著负(正)相关,南侧显著相关区与北侧的差定义的东亚西风急流指数(East Asian Westerly Jet Index,EAWJI)可定量描述急流经向移动,EAWJI负异常时急流北移、登陆TC偏多,反之急流南移、登陆TC偏少。急流北移,TC活动区域对流层高层呈偏东风异常,产生异常东风切变,有利于TC登陆过程的维持,使登陆中国大陆TC频数增多。东亚高层纬向风ISO与年际变化的标准差场、EOF模态的高度相似性说明两者由同一空间主导模态所控制,表明若其ISO偏北偏南振荡发生频率为非正态分布,剩余偏差将改变其季节平均。TC登陆多年,东亚西风急流指数ISO呈更高频率偏北移动,引起急流出口区南侧ISO尺度扰动涡度通量辐合,使季节平均西风减小,急流位置北移,说明高层纬向风ISO可通过间接调制影响TC登陆的大尺度环流进而与登陆TC频数的年际变化相联系。
谢洁宏余锦华钱晓蕾叶梦茜叶天
关键词:登陆热带气旋季节内振荡年际变化
基于CWRF的中国近海热带气旋频数集合模拟研究
热带气旋是我国沿海夏季遭遇最多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因此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模拟一直是我国气候预报的重要内容。新一代区域气候模型CWRF因其出色的气候模拟技术正开始在中国被推广应用,本研究尝试利用CWRF对中国近海热带气旋的季...
史文茹
关键词:热带气旋
文献传递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及生成位置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0年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主要发生了两种宏观的气候变化:一个是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呈现年代际减少,尤其是在东南部海域;另一个则是其生成与活动位置等总体特征有向西北偏移的趋势。本文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垂直风切变的增强可能是夏秋季热带气旋频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这与太平洋-印度洋海面温度变化导致的大尺度环境变化有密切联系。同样有研究认为北大西洋海面温度的多年代际振荡对近期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减少也非常重要。但西北太平洋西部强热带气旋频数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东亚近海海面温度的显著升高有关,尽管这种变化是否可信仍有争议。近20年来,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普遍出现西北移倾向,包括生成位置和路径位置,这种变化可能受到了ENSO变异及20世纪90年代末期太平洋气候突变的调控。同时,热带环流的极向扩张又导致了热带气旋的有利环境向北扩张,因此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也出现极向迁移的趋势。
吴泽铭张冬娜胡春迪杨崧
关键词:热带气旋频数气候变化
2018年8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异常的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基于中国气象局"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利用1979-2018年热带气旋生成指数中与西北太平洋海域(包括南海海域)8月TC生成频数相关性较好因子,定量分析了2018年8月环境场因子异常的情况与可能原因,并讨论其影响该月台风数量异常偏多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850 hPa相对涡度和600 hPa相对湿度与西北太平洋海域8月TC生成频数的相关关系最好。2018年8月,相关较高区域的850 hPa相对涡度与多年平均值最大正距平达0.25×10-4/s,600 hPa相对湿度高于多年平均值8%~10%。2018年8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位置偏西偏北、北印度洋至我国南海大范围海域西风正异常、南海海域经向风正异常、水汽通量正异常,以及季风槽的位置决定了850 hPa相对涡度因子和600 hPa相对湿度因子正异常的出现,触发对流活动的增强,并通过风驱动海面热量交换机制为TC中潜热释放提供所需的能量供应,最终导致TC生成频数偏多。
张润宇凌铁军李响李响邓小花张蕴斐
关键词:热带气旋频数副热带高压季风槽
大气环状模对夏季中国大陆登陆热带气旋频数气候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1949—2016年7—8月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及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中国气象局(CMA)上海台风所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研究大气环状模(Circumglobal Teleconnection,CGT)与中国大陆地区登陆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频数气候变化的关系。定义200 hPa经向风经验正交展开(EOF)的第一模态为CGT,其时间系数为环状模指数(Circumgolbal Teleconnection Index,CGTI)。CGT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有5个异常中心,CGTI在1949—2016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存在一个2~3 a的周期振荡。CGT与大尺度环流异常存在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CGTI与中国大陆登陆TC频数气候变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即CGTI表现为正异常时,登陆中国大陆的TC频数增加,反之减少。当CGT表现为正位相时,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急流南侧的反气旋切变增强,使TC登陆过程的活动区域200 hPa的辐散增强,此外,对流层高层Rossby波能量向南传播增强,形成波通量辐合,导致东风异常,产生了东风异常的引导气流和纬向风垂直切变,东风切变使得切变减小,增加了TC登陆中国大陆的可能性。
马圆余锦华方珂董晓云
关键词:年际变率

相关作者

周波涛
作品数:92被引量:1,197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大气环流 气候变化 HADLEY环流 亚洲-太平洋涛动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
王敏俊
作品数:15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台州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大气环流 热带气旋频数 热带气旋 厄尔尼诺 汛期降水
余锦华
作品数:147被引量:1,115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热带气旋 气候变化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 海温异常 海表温度异常
任福民
作品数:139被引量:2,838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热带气旋 登陆热带气旋 台风 登陆 极端降水
雷小途
作品数:120被引量:1,337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热带气旋 台风 登陆台风 TC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