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92 篇“ 热压缩变形 “的相关文章
基于Arrhenius和BP-ANN模型的Mg-Mn-Ce合金热 压缩 变形 行为 2025年 在变形 温度723~873 K和应变速率0.0001~0.1 s^(-1)的条件下,对挤压态Mg-Mn-Ce合金进行了热 压缩 实验。依据获得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变形 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材料流动应力的影响规律;基于Arrhenius和BP-ANN模型建立了本构关系,并进行了准确性评估;利用BP-ANN模型获取的本构数据,绘制了热 加工图并开展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变形 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合金的流动应力下降;建立的BP-ANN模型预测的精度更高,相关系数可达0.9990,平均相对误差仅为2.69%;合金的热 加工范围应选择在0.001~0.01 s^(-1)和773~823 K的范围进行;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用来指导合金的热 塑性成形。 杨阳 汪伟君 杨柳 彭昊 姜浩关键词:热压缩 本构关系 加工图 数值模拟 Mg-12Gd(-4Y)-0.5Zr合金热 压缩 变形 行为及热 加工图 2025年 研究了Mg-12Gd-0.5Zr(GW120K)合金和Mg-12Gd-4Y-0.5Zr(GW124K)合金在350~500℃,应变速率为0.002~1 s^(-1)的热 压缩 行为,对合金的流变应力、显微组织进行分析,计算了合金的热 变形 激活能,构建并分析了合金的热 加工图。结果表明:两种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都表现出动态再结晶的一般特征。添加Y后,合金的流变应力增高;在低温高应变速率(350℃,0.002 s^(-1))变形 时,合金易出现45°角剪切断裂;在400℃变形 时,在动态再结晶的晶界处析出第二相,添加Y后GW124K合金动态析出相的数量明显增多;在500℃变形 时,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GW124K合金的再结晶晶粒尺寸(25μm)明显小于GW120K合金(40μm);GW120K合金的热 变形 激活能为218.788 k J·mol^(-1),添加Y后合金的热 变形 激活能增高至243.530 k J·mol^(-1);Mg-12Gd-(4Y)-0.5Zr两种合金的失稳区集中在低温高应变区域,添加Y后,合金的失稳区增大,可加工区域减小。 赵振良 李全安 陈晓亚 陈晓亚 谭劲峰关键词:热压缩 热加工图 一种用于热 压缩 变形 的双锥台样品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 压缩 变形 的双锥台样品的制备工艺,该工艺通过适当的热 变形 过程,将顶面直径Φ3‑10双锥台样品形成从边缘到中心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梯度分布。本发明工艺有效的仅通过简单的一次压缩 变形 获得了梯度分布的组织性能... 刘天 罗锐 丁恒楠 刘庆涛 周易名 程晓农18CrNiMo7-6齿轮钢的热 压缩 变形 行为及显微组织演变 被引量:1 2024年 采用热 模拟方法研究了18CrNiMo7-6齿轮钢在变形 温度900~1150℃、应变速率0.01~5 s-1条件下的热 压缩 变形 行为;建立了基于Arrhenius模型的全应变本构方程,采用该方程对流变应力曲线进行预测;根据动态材料模型绘制热 加工图,并结合热 加工图系统地研究显微组织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峰值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加或变形 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是热 变形 过程中的主要软化机制;采用建立的全应变本构方程预测得到流变应力曲线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预测真应力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4.715%,说明该模型可以精确地模拟18CrNiMo7-6齿轮钢的热 压缩 变形 行为。试验钢的适合热 加工工艺参数为变形 温度1050~1150℃、应变速率0.1~1 s^(-1),此时组织为均匀细小的再结晶晶粒,晶粒尺寸在5~15μm。随着变形 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降低,原始奥氏体晶粒不断被动态再结晶晶粒取代,且动态再结晶程度和再结晶晶粒尺寸增大。 吴晓东 黄寅舜 张肖佩佩 王忠英关键词: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显微组织 挤压态WE71镁合金热 压缩 变形 行为 被引量:1 2024年 通过热 模拟实验研究了挤压态WE71镁合金在变形 温度为653~773 K、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的热 压缩 变形 行为,并采用EBSD对热 加工图中的失稳区和可加工区的微观组织、动态再结晶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WE71镁合金属于正应变速率敏感材料,峰值应力随变形 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随应变速率的增大逐渐升高;在653 K和0.1 s^(-1)条件下开始发生动态再结晶,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动态再结晶分数增加且平均晶粒尺寸减小,随着变形 温度的增加,动态再结晶分数增加,但变形 温度过高会使平均晶粒尺寸有所增大。挤压态WE71镁合金的变形 失稳区主要为低温、高应变速率条件,最佳热 加工工艺条件为733 K≤T≤773 K,0.001 s^(-1)≤ε·≤0.01 s^(-1)。 敖尚龙 卜德豪 袁家伟 陈东杰 周勇关键词:热压缩 流变应力 动态再结晶 一种低碳高铬钴马氏体不锈轴承钢的热 压缩 变形 加工方法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热 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低碳高铬钴马氏体不锈轴承钢的热 压缩 变形 加工方法。本发明的低碳高铬钴马氏体不锈轴承钢的热 压缩 变形 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置原料,熔炼获得低碳高铬钴马氏体不锈轴承钢铸坯;... 曾天翼 王威 陈昊 杨柯低lnZ条件下6013铝合金的热 压缩 变形 行为 2024年 通过6013铝合金的热 压缩 模拟实验,研究了其在530~575℃、应变速率为0.001~0.1 s^(-1)条件下的热 变形 行为。基于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了这种合金微观组织的演变及其动态软化机制,并用Zener-Hollomon(Z)参数表征变形 温度和应变速率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lnZ的增大而增大,在稳态条件下其变形 激活能为217.3 kJ/mol。随着lnZ的增大,这种合金的再结晶面积分数和亚晶粒尺寸总体上呈线性降低的趋势。在23.91≤lnZ<29.55条件下动态再结晶是其主要的软化机制,其中几何动态再结晶占主导;而在29.55 伍英明 姜科达 刘胜胆 范世通 覃秋慧 李俊关键词:金属材料 本构方程 Ti60钛合金热 压缩 变形 行为与组织演变规律研究 Ti60钛合金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近α型钛合金,该合金可长时间在600℃条件下稳定使用,可以满足当代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性能需求。目前,关于Ti60钛合金热 加工工艺参数的最佳范围的研究甚少。因此,亟需展开对该问题的研究。本文... 代雪妍关键词:本构方程 加工图 高压热 压缩 变形 下Nd2Fe14B纳米晶磁体织构的形成及工艺调控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含有重稀土元素镝(Dy)和铽(Tb)的高性能烧结Nd-Fe-B磁体得到广泛应用,但Dy和Tb的加入不仅会使成本提高,同时也会降低磁体的理论饱和磁化强度。而有着纳米晶粒尺寸的热 变形 Nd-Fe-B磁体... 王明宇关键词:织构 变形温度 气阀合金Ni30热 压缩 变形 的流变应力行为 2024年 选用真空感应冶炼+锻造工艺制成的Ni30合金锻棒作为实验材料,在合金锻棒上沿轴线方向切取Φ10 mm×17 mm的试样,再机加工成Φ8 mm×15 mm的小圆柱试样,通过Gleeble 1500热 模拟实验机进行热 压缩 实验,应变速率分别为5 s^(-1)、20 s^(-1)、50 s^(-1),变形 温度分别为1000℃、1050℃、1100℃,应变量0.5,升温速率10℃/s,保温时间5 min,热 压缩 实验结束后马上对试样进行水冷处理。采用Origin2019b软件处理Ni30合金热 压缩 实验得到的数据,并绘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建立了描述合金的热 变形 温度、应变速率和流变应力三者的关系的本构方程ε=2.14×10^(10)[sinh(0.0029σ)]^(3.57)exp[-240190/(R T)],通过本构方程同时反映了材料的加工硬化和再结晶软化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并得到其热 变形 激活能为240.19 kJ/mol;通过观察热 变形 后的合金微观组织变化发现,减小应变速率或提升变形 温度均能提高合金的再结晶程度。 郭福在 陈文 嵇爽 赵英利 王程明 谷秀锐关键词:变形温度 流变应力
相关作者
田保红 作品数:631 被引量:1,805 H指数:21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导电率 铜合金 时效 显微硬度 内氧化 张毅 作品数:771 被引量:3,061 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动态再结晶 铜合金 CU 热变形行为 热压缩变形 张辉 作品数:701 被引量:2,080 H指数:24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研究主题:机器人 机器视觉 铝合金 流变应力 热压缩变形 潘清林 作品数:154 被引量:796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显微组织 流变应力 SC 热压缩变形 力学性能 刘平 作品数:912 被引量:2,517 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铜合金 时效 导电率 显微硬度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