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2篇“ 热分解行为“的相关文章
氮气和空气氛围中多组分PVF薄膜的热分解行为稳定性优化研究
2025年
以聚氟乙烯(PVF)树脂、γ-丁内酯、钛白粉等为原料制备而成的多组分PVF薄膜,在压固化过程中表现出高温稳定性差的现象。为提升PVF薄膜的稳定性,采用重分析法,研究了PVF薄膜在氮气和空气两种不同氛围下的行为,并通过Kissinger最大失重率法,计算了不同氛围下PVF薄膜的解活化能(E_a)及频率因子(A)。结果显示,气体氛围会改变PVF热分解反应过程,进而影响解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PVF薄膜在氮气和空气氛围下的解活化能分别为134.12和146.99 kJ/mol,频率因子分别为9.97×10^(8)和2.12×10^(10)。此外,初步探讨了抗氧剂1010单独使用、抗氧剂126单独使用、抗氧剂1010/126以质量比5∶1复配,以及有机醇盐钙锌稳定剂对PVF薄膜稳定性能的影响。发现抗氧剂1010/126复配使用可有效捕获游离自由基并将其消除,将PVF薄膜在两种气氛中的解活化能分别提升至154.66和251.96 kJ/mol;有机醇盐钙锌稳定剂能够吸收HF小分子,并通过多种辅助剂的协同效应放大稳定化效果,将PVF薄膜解活化能分别提升至165.00和263.22 kJ/mol。抗氧剂1010/126和有机醇盐钙锌稳定剂可以显著提升PVF薄膜的稳定性。
魏一帆张艳中马培良刘伟常怀云
关键词:聚氟乙烯热重分析法热稳定性
一种研究硝酸熔盐热分解行为的试验装置
本发明涉及硝酸熔盐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究硝酸熔盐热分解行为的试验装置,熔盐罐反应器包括罐体和盖体,罐体设置于试验台架上,盖体上开设有第一开窗,第一开窗由法兰、石英玻璃和密封垫组成,盖体上还开设有进料端;盖体上还开...
钱晨刘辉张人会黎义斌齐志鹏
电石渣/碳酸镁体系的热分解行为与机制研究
2024年
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电石渣/碳酸镁体系,分别从成分配比、升温速率、气氛3方面对其高温下的热分解行为与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电石渣/Mg CO_(3)体系热分解分成3个阶段,且趋势相同。随样品中Mg含量的增大,第一阶段分解温度由387℃下降到361℃,质量损失率由16.0%增加到18.0%。第二阶段分解温度基本不变,质量损失率由13.2%增加到17.1%,第三阶段分解温度和质量损失率基本不变,形成稳定的金属氧化物。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电石渣/Mg CO_(3)体系的失重曲线逐渐向高温方向移动,其表观活化能随Mg含量的增大而增加。在CO_(2)气氛下电石渣/Mg CO_(3)体系的质量先上升后下降,Mg CO_(3)分解逸出的CO_(2)会被同一反应温度区间内的Ca(OH)2吸收。制备得到的电石渣/碳酸镁体系具有更发达的孔隙结构,吸附剂表面Ca和Mg分散均匀,有效提高了电石渣/Mg CO_(3)体系的抗烧结特性。该研究揭示了电石渣/Mg CO_(3)热分解过程中的反应机理,为制备具有较强CO_(2)捕获能力和较强循环稳定性的电石渣吸附剂提供理论支持。
祁星朝王峰武洁张琦唐忠锋
关键词:电石渣碳酸镁热分解高温
过氧化苯甲酰在不同杂质作用下的热分解行为
2024年
采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过氧化苯甲酰(BPO)的放特性及硫酸(H_(2)SO_(4))和氢氧化钠(NaOH)对其放行为的影响。首先,通过差示扫描量法(DSC)和加速量法(ARC)对不同体系的失控风险进行详细研究,以识别和量化危险性及其分解反应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苏黎世危害分析(ZHA)标准对其危害进行等级评估。其次,采用KAS法和FWO等模型方法求解动力学参数以进一步阐明解的内在特性。此外,借助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解产物的组成进行鉴定,并辅以量子化学计算,推断出BPO和掺杂杂质体系的解路径,揭示杂质对BPO解的内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BPO的分解具有自催化特性;H_(2)SO_(4)和NaOH的引入依次提高了BPO的稳定性,且降低了平均放量,但显著缩短了绝诱导期的持续时间,增加了失控的可能性;H_(2)SO_(4)和NaOH均改变了BPO的解路径,且甲苯和苯酚产物是促进BPO进一步加速解的本质原因。此研究可为实际应用提供更为精准的理论指导。
崔晓花胡继文桂雪峰
关键词:过氧化苯甲酰
覆铜板半固化环氧树脂热分解行为
2023年
采用重分析(TG)以不同的升温速率(5、10、15、20、30℃/min)分别在氮气气氛和空气气氛下对覆铜板中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热分解行为进行了研究,讨论不同升温速率以及不同气氛下双氰胺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的热分解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环氧树脂的TG曲线随升温速率的提高移向高温区,说明热分解温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加而上升。DTA曲线的峰顶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移向高温段,说明受热分解所需达到的温度更高。氮气气氛下环氧树脂只有一个阶段的受热分解且其分解量较小,而空气气氛下环氧树脂则分两个阶段进行且其分解量高,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段放,说明环氧树脂在空气气氛下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复杂的热分解反应。
李标管妮
关键词:热分解行为
AlH3/吸氢剂的等温热分解行为及机理研究
AlH具有高能量密度高、能够显著降低点火温度、燃烧时产生H燃料和量等特点使其成为固体推进剂中替代Al粉的理想燃料。但其在贮存期间低温下便会分解释放H,导致推进剂能量降低、药柱出现裂纹、推进剂贮存寿命降低,且受温度影响较...
关健
关键词:动力学
白云鄂博混合型稀土精矿在惰性气氛下的热分解行为被引量:2
2023年
为了开发和应用白云鄂博混合型稀土精矿的先进冶炼技术,采用Kissinger公式、TGA-DSC和XRD等分析方法,研究在氮气氛下白云鄂博混合型稀土精矿的热分解行为,包括热分解动力学、物相变化规律、铈氧化效率以及物相变化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550℃焙烧时,焙烧质量损失率约10%、热分解活化能(E_(a))为148 k J/mol。550℃焙烧2 h,白云鄂博混合型稀土精矿中氟碳铈矿完全分解,并转化为稀土氧化物和氟氧化物,铈氧化率最大值为0.58%。600℃焙烧2 h,稀土最大浸出率达49.1%。
孟德亮黄小卫黄小卫王猛夏超赵岩岩
关键词:热分解物相变化
西藏卡玛多微晶菱镁矿热分解行为研究
2023年
为了给西藏卡玛多微晶菱镁矿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以粒径≤0.5 mm的西藏卡玛多微晶菱镁矿为原料,采用重(TG)曲线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微晶菱镁矿的热分解特性,并进行了力学计算,同时根据微晶菱镁矿的重实验数据,采用非等温重分析方法(FWO法和KAS法)计算了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微晶菱镁矿的热分解活化能,最后分析了微晶菱镁矿的分解产物氧化镁的微观形貌。分解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微晶菱镁矿分解所需的量逐渐增大,当升温速率从2℃/min逐渐增加到10℃/min时,分解所需的量从187.93 kJ/mol逐渐增大到207.08 kJ/mol。分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FWO法和KAS法求得的热分解活化能与分解率的变化趋势相近,当分解率≤30%时热分解活化能随着分解率的升高而急剧下降,当分解率>30%时热分解活化能随着分解率的升高而下降缓慢,且逐渐趋于平缓。微晶菱镁矿分解后的微观形貌表明,升温速率越大,其分解产物氧化镁的晶粒越大。
田晓利李志勋冯润棠张洁郑全福史旭武杜永彬
关键词:热分解热力学动力学
DFTNAN/B的热分解行为及相容性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DFTNAN及其与晶体硼混合后的热分解行为,采用差示扫描量法(DSC)和重法(TG)对DFTNAN、B和DFTNAN/B进行测试,分析了DFTNAN含量对B热分解的影响,并通过DSC法和真空安定性试验综合考察了二者的化学相容性。结果表明,在密闭环境下,DFTNAN在289.7℃发生热分解反应并出现明显的分解峰,而在敞开环境中没有分解峰存在;DFTNAN与B混合会导致DFTNAN的熔融峰温提前2℃,而硼粉分解峰温却发生滞后;当DFTNAN/B质量比为9∶1时,硼粉放峰消失,说明其与DFTNAN反应完全;由DSC法计算得到DFTNAN与硼粉的相容性等级为2级,而在真空安定性试验中测得反应净增放气量为2.04mL,均表明二者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直接进行混合熔铸。
朱煜王建华刘玉存荆苏明翟思源温旭
关键词:物理化学热分解行为相容性硼粉
超细碳酸钇热分解行为及焙烧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超细Y_(2)O_(3)同时具有尺寸效应和稀土元素的双重特性,有着更加特殊的性质,在陶瓷、发光材料等方面多有应用。目前工业上主要通过液相沉淀法获得超细前驱体,进而焙烧获得超细Y_(2)O_(3);然而,在前驱体焙烧过程中,一般都需添加表面活性剂来避免团聚的发生,使焙烧前后产物的粒径和形貌具有良好的一致,最终获得粒度均匀的超细Y_(2)O_(3);但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造成了成本的增加。本文以前期碳酸钠沉淀获得的超细碳酸钇为对象,研究了其热分解行为和焙烧工艺,以期在不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解决焙烧过程中团聚的问题。研究表明:超细碳酸钇(Y_(2)(CO_(3))_(3)·2H_(2)O)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焙烧温度低于360℃,为脱水过程;第二阶段焙烧温度在360~550℃,失去2个CO_(2),生成Y_(2)O_(2)CO_(3);第三阶段温度在550℃以上,继续失去CO_(2),生成Y_(2)O_(3)。Kissinger法求得三个阶段的表观活化能E分别为45.07,485.14,496.24 kJ·mol^(-1),指前因子A分别为3.68,5.51×10^(28),6.06×10^(27)s^(-1)。同时超细碳酸钇在50℃下干燥24 h后,在200℃保温3 h,350℃保温1 h,550℃保温2 h的三段式保温,升温速率9℃·min^(-1)的条件下,可以得到D_(50)=3.00μm,(D_(90)-D_(10))/2D_(50)=0.89的超细Y_(2)O_(3)粉体。
饶明璐高国华陈金发昝苗苗肖燕飞
关键词: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焙烧条件

相关作者

赵凤起
作品数:1,076被引量:2,796H指数:29
供职机构: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固体推进剂 燃烧催化剂 物理化学 推进剂 热分解
马海霞
作品数:276被引量:671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物理化学 晶体结构 四嗪 含能材料 热分解
徐司雨
作品数:266被引量:603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固体推进剂 燃烧催化剂 推进剂 物理化学 改性双基推进剂
成健
作品数:54被引量:125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二硝基吡啶 氨基 氧化物 含能配合物 感度
刘祖亮
作品数:289被引量:826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硝酸铵 氨基 二硝基吡啶 氧化物 膨化硝铵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