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8篇“ 烧伤残余创面“的相关文章
中药浸浴在四肢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浸浴在四肢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9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四肢烧伤残余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患者局部创面于中药浸浴后涂抹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对照组患者局部创面仅予以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渗出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疼痛程度、创面病原菌阳性率及上皮化率。结果治疗14 d时,试验组患者创面渗出明显少于对照组(t=3.349,P=0.002)、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8.702、12.580,P均<0.001)、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Z=-2.893,P=0.004);治疗7、14 d时,试验组患者创面病原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48、7.111,P=0.042、0.008)、创面上皮化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2.441、63.142,P均<0.001)。结论给予四肢烧伤残余创面于中药浸浴后涂抹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创面渗出及炎症反应,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降低疼痛程度,提高上皮化率。
路艳花张明李文勇李清华
关键词:中药浸浴烧伤四肢烧伤残余创面炎症反应疼痛
生肌解毒汤联合浸浴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患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生肌解毒汤联合浸浴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200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浸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肌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创面面积,治疗前后疼痛介质(5-羟色胺、神经肽Y、前列腺素E2)水平、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命质量[简明烧伤专用健康量表(BSHS-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95/100),高于对照组的82.00%(8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14 d后,观察组创面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羟色胺、神经肽Y和前列腺素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一般健康状况等BSHS-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生肌解毒汤联合浸浴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与生命质量评分,缩小创面面积,降低疼痛介质水平和VAS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浸浴治疗。
刘石李华义石瑶瑶
关键词:浸浴烧伤残余创面生命质量
浸浴护理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愈合和满意度的影响
2024年
分析全身浸浴护理在预防严重烧伤和深度烧伤残留伤口感染的后期阶段的具体作用。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这个时间段内,选择接受治疗的80名非常严重的烧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然后把这些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分成研究中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40位患者使用临床中一直使用的创面的常规护理措施,那么观察组中的40位患者就需要使用烧伤后的全身浸浴护理方案。结果 在开始治疗2周的时间之后,在伤口愈合的患者数量来看,研究组患者的数量比较大于对照组的患者数量。在伤口愈合时间来看,观察组的患者的也比对照组患者所需要的时间也要短一些,而且对于发生伤口感染的概率和遗留疤痕的程度来说,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伤口愈合情况还是更加优于对照组患者。在患者对临床中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来看,观察组的患者也要高于对照组,经过各种调查得到的这些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对烧伤患者进行全身浸浴护理可以减少后续创伤性感染的频率,并且能缓解伤口疼痛,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疤痕的形成,提高临床工作中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更容易接受。
张婷孙傲思
关键词:深度烧伤残余创面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PRP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
2024年
本研究旨在探索使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治疗深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2021年2月-2023年4月间烧伤残余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人数:90人,分组法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与者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每一组都包括45名成员。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而另一组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了标准的治疗和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应用,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额外采用了PRP作为治疗手段。我们对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状况,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揭示,观察组的整体有效率高达97.78%,这一数字明显超过了对照组的73.33%(P<0.05)。另外,在治疗结束后的第7天和第15天,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定量表(V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在生活质量上的评分明显超过了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酸性成纤生长因子与PRP联合应用能改善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不适、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罗友云徐小娟何忠亮何琴琴
关键词:烧伤残余创面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PRP
生肌清热解毒汤外敷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应用生肌清热解毒汤外敷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对其创面愈合情况及炎症指标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牡丹江市中医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深度烧伤植皮术后有残余创面的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生肌清热解毒汤外敷,两组均治疗至创面愈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治疗14 d后的细菌阳性率,治疗前及治疗后7 d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14 d后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7 d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应用生肌清热解毒汤外敷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可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和色素沉着,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感染发生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闫明朱静德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烧伤残余创面愈合情况
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治疗的深度烧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用药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n=40)与单独用药组(n=40)。联合用药组采用rb-bFGF与罂粟碱注射液联合治疗,于5 cm×5 cm无菌纱布上涂抹300 IU/cm^(2)rb-bFGF之后将其于创面上覆盖,每日换药1次,肌肉注射罂粟碱注射液每日30 mg,每日2次。单独用药组单用rb-bFGF,用法同联合用药组。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的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6、IL-4、IL-1β]水平,治疗后3、7、10、14 d的创面分泌物评分和创缘反应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14 d的血清TNF-α、IL-6、L-1β水平分别为(65.27±8.77)、(105.21±9.14)、(20.21±1.18)μg/L,均明显低于单独用药组[(89.26±9.32)、(128.32±8.21)、(29.36±1.28)μg/L],IL-10、IL-4水平分别为(537.75±22.92)、(162.42±17.79)μg/L,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497.41±22.63)、(137.27±17.4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3、7、10、14 d创面分泌物评分分别为(1.64±0.25)、(0.97±0.24)、(0.78±0.20)、(0.38±0.11)分,均低于单独用药组[(1.82±0.29)、(1.28±0.26)、(1.04±0.24)、(0.65±0.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3、7、10、14 d创缘反应评分分别为(0.82±0.13)、(0.39±0.09)、(0.20±0.04)、(0.04±0.02)分,均低于单独用药组[(1.19±0.21)、(0.68±0.11)、(0.49±0.10)、(0.21±0.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为(22.84±3.02)d,明显短于单独用药组[(27.94±3.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治疗后�
林冠王佳坤戴立林淑瑜欧阳容兰刘江涛
关键词: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临床疗效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彩云
烧伤残余创面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烧伤残余创面具有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治疗程序复杂、致残率高等特点,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萎靡、低落等负性情绪。目前,烧伤残余创面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处理难度较大。为选择简单、有效的烧伤残余创面治疗方法,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本文对烧伤残余创面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蒋宇江黄志群唐强
关键词:烧伤残余创面负压封闭引流
浸浴联合MEBO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效果分析
2023年
探讨浸浴联合MEBO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因大面积深度烧烫伤入住我科,前期经正规治疗后遗留残余创面的108名患者,并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浸浴组,36例(后期剔除1例),进行单纯浸浴治疗;MEBO组,36例(后期剔除1例),单纯涂抹MEBO治疗;联合组36例,浸浴后涂抹MEBO?治疗1周后,对比创面细菌检出情况、创面氧环境;治疗2周后,对比创面愈合情况;治疗结束后对比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1周后,联合组细菌检出率最低,LDH水平最低,SDH水平最高;治疗2周后联合组创面愈合情况最好;治疗结束后联合组愈合时间最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浸浴联合MEBO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可以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改善创面组织的缺氧状态,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曹强陈召刘小龙
关键词:残余创面浸浴MEBO
浸浴疗法在烧伤残余创面中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单纯浸浴疗法对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浸浴联合中药方案适用于各种创面且效果良好,但起效缓慢,药方的选择要求医者有足够的临床经验;浸浴联合银离子敷料主要适用于各种耐药性创面,效果持久而强大,而且银离子敷料本身不会产生耐药性,但是治疗成本较高;浸浴联合红外线照射也适用于各种创面,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便捷,但是可治疗的创面部位数量有限;浸浴联合温泉水同样适用于各种创面,对局部创面和全身状况都有改善,甚至可以减少后期创面色素沉着和改善瘢痕增生;浸浴联合生物活性敷料主要适用于大面积烧伤导致自身皮源不足的情况,但是价格高昂。浸浴联合方案可以取长补短,针对不同的烧伤或其他创面选用不同的方案可获更佳疗效。
付佐武毛远桂
关键词:烧伤残余创面银离子敷料红外线照射

相关作者

谷才之
作品数:118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大面积烧伤 皮肤移植 严重烧伤 烧伤后
王彤华
作品数:60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烧伤休克期 烧伤 烧伤残余创面 镇痛镇静
首家保
作品数:75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腕管综合征 内窥镜 烧伤休克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李惠杰
作品数:50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大面积烧伤 功能康复 皮肤移植 深度手烧伤
任加良
作品数:51被引量:23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创面愈合 痂下水肿液 烧伤后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