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7篇“ 烧伤延迟复苏“的相关文章
- 不同时间甘精胰岛素干预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脏器氧化应激的影响
- 目的:探讨低剂量甘精胰岛素在不同时间干预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的抗氧化作用,并确定烧伤延迟复苏时抗氧化干预的最佳时机。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烧伤延迟复苏组、烧伤后即刻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即刻治疗组...
- 赵晨
- 关键词:烧伤甘精胰岛素氧化应激干预时机
- 不同时间甘精胰岛素干预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脏器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低剂量甘精胰岛素干预在烧伤延迟复苏大鼠中的抗氧化效应,明确烧伤延迟复苏时较好的抗氧化干预时机。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延迟复苏组、烧伤后即刻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即刻治疗组)、烧伤后2 h甘精胰岛素治疗组(2 h治疗组)、烧伤后6 h甘精胰岛素治疗组(6 h治疗组)等5组,每组各10只。甘精胰岛素各治疗组分别于烧伤后即刻、2 h、6 h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0 U·kg^(-1)·d^(-1)),延迟复苏组于伤后6 h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延迟复苏组及各治疗组均于伤后6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0 ml/kg)模拟液体延迟复苏;假伤组不给药且不进行液体复苏。假伤组于伤后即刻、其余各组于伤后24 h分别采集大鼠腹主动脉血及心脏、肾脏组织。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血糖及心肌和肾脏组织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黄嘌呤氧化酶(X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分析抗氧化干预的时机。结果与假伤组相比,延迟复苏组血糖升高[(10.72±0.80)比(6.57±0.82)mmol/L,P<0.001];心肌、肾脏组织中CuZn-SOD、CAT和GSH-Px的活性及T-AOC均降低(均P<0.05);XOD、MPO的活性均升高(均P<0.05)。与延迟复苏组相比,即刻、2 h和6 h治疗组血糖均降低(均P<0.05);即刻和2 h治疗组心肌、肾脏组织中CuZn-SOD、CAT和GSH-Px的活性及T-AOC均增高(均P<0.05);6 h治疗组仅心肌组织中GSH-Px、肾脏组织中CAT和GSH-Px的活性增高(均P<0.05)。与延迟复苏组相比,即刻治疗组心肌组织中MPO及XOD、肾脏组织中XOD的活性降低(均P<0.05);2 h治疗组心肌、肾脏组织中的MPO、XOD的活性均降低(均P<0.05);6 h治疗组心肌组织中MPO、肾脏组织中XOD的活性均降低(均P<0.05)。与即刻治疗组相比,2 h治疗组心肌组织中GSH-Px的活性升高(P<0.05),肾脏组织中CuZn-SOD、CAT和
- 赵晨文雪冯珺琳李伟人吴玓瓅
- 关键词:烧伤甘精胰岛素氧化应激干预时机
- 中长效胰岛素预处理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心肌主要氧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中、长效胰岛素预处理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心肌主要氧化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烫组、烧伤延迟复苏组、甘精胰岛素预处理组、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预处理组,每组10只。以大鼠背部95℃水浴15 s制备总体表面积(TBSA)30%Ⅲ度烫伤模型;假烫组大鼠背部于37℃温水中15 s模拟烫伤。甘精胰岛素预处理组、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预处理组、烧伤延迟复苏组分别于伤后2 h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生理盐水1.0 U·kg^(-1)·d^(-1),伤后6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0 mL/kg模拟液体延迟复苏;假烫组不进行给药及延迟复苏。假烫组于伤后即刻、其他3组于伤后24 h采集大鼠腹主动脉血及摘取心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糖以及心肌组织中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抗氧化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与假烫组比较,烧伤延迟复苏组血糖及心肌组织中XOD、MPO活性均显著升高,CuZn-SOD、CAT、GSH-Px活性显著下降。与烧伤延迟复苏组比较,甘精胰岛素预处理组、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预处理组血糖及心肌组织中XOD均显著降低〔血糖(mmol/L):6.37±1.22、6.66±1.45比9.47±0.80,XOD(U/g):271.93(261.59,275.91)、285.32(251.96,297.29)比363.37(354.12,377.76),均P<0.05〕,心肌组织中CuZn-SOD、CAT、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CuZn-SOD(U/g):0.13±0.01、0.14±0.01比0.10±0.01,CAT(U/g):29.17±7.28、27.16±7.37比18.36±4.53,GSH-Px(U/g):0.33(0.16,0.41)、0.30(0.17,0.41)比0.07(0.04,0.11),均P<0.05〕;MPO活性仅在甘精胰岛素预处理组显著低于烧伤延迟复苏组(U/g:0.016±0.002比0.020±0.002,P<0.05),但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预处理组MPO活性与烧伤延迟复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g:0.019±0.003比0.020±0.002,P>0.05)。甘精胰岛素预处
- 吴玓瓅张筑阳李伟人费樱文雪
- 关键词:烧伤氧化酶抗氧化酶
- 肾损伤标志性蛋白在烧伤延迟复苏患者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肾损伤标志性蛋白在烧伤延迟复苏患者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18年5月—2020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18~75(35±3)岁,按伤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23例及非AKI组20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深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统计伤后12、24、48 h补液量和血清肌酐及伤后12、24、48、72、120、168 h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AFR),尿热休克蛋白70(HSP70)、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数据行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AKI发生的自变量,绘制预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AKI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计算诊断AKI的曲线下面积(AUC)、最佳阈值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深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相近(χ^(2)=1.98,t=1.98、1.99、1.99、1.99,P>0.05)。AKI组患者伤后24、48 h补液量明显少于非AKI组(t=15.37、6.51,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 h血清肌酐明显高于非AKI组(Z=2.16、5.62、6.72,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72、120、168 h血清AFR明显低于非AKI组(t=16.14、35.35、19.60、20.47、30.20、20.17,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72、120、168 h尿HSP70为(6.89±0.87)、(6.42±0.73)、(5.81±0.72)、(5.17±0.56)、(4.63±0.51)、(3.89±0.51)μg/L,明显高于非AKI组的(3.89±0.75)、(3.57±0.63)、(2.66±0.41)、(1.83±0.35)、(1.48±0.19)、(1.28±0.19)μg/L,t=12.00、13.61、17.39、22.98、26.34、21.59,P<0.01。AKI组患者伤后12、24、48、72、120、1
- 李晓亮叶向阳李琰光肖宏涛赵孝开张建冯可田社民娄季鹤夏成德
- 关键词:烧伤急性肾损伤
- 正丁酸钠对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肠损伤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 背景 严重烧伤早期特点是体液大量丢失,易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选择性收缩外周及内脏小血管,包括肠系膜上动脉,使血液重新分布,导致肠粘膜循环减少而遭受缺血缺氧损伤,肠粘膜损伤后,肠道内的细菌或其毒素易移位引起肠源性感染,进...
- 陈宏泽
- 关键词:烧伤正丁酸钠肠损伤氧化应激
- 小儿严重烧伤延迟复苏休克期的临床救治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小儿严重烧伤休克期延迟复苏的治疗方法 ,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烧伤科收治的TBSA25%及以上特重度烧伤且延迟复苏的患儿82例,以晶胶体快速补液、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和早期喂养等方法,观察心率、呼吸频率、每小时尿量及Sa O2、TC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该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均获得改善,其中每小时尿量、Sa O2、TCO2各时间段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补液1 h时患儿尿量(0.5±0.2)m L/(kg·h),氧饱和度(93±1.1)%和TCO2(15±2.1)mmol/L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早期快速补液是有效可行的,对延迟复苏的患儿补液不应受公式限制,而应高度"个体化",尽快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应用药物改善微循环,减轻再灌注损伤,保护脏器功能及早期肠道喂养等有助于延迟复苏救治的成功。
- 曾勇黄峻峰董肇杨蒋秋萍
- 关键词:小儿严重烧伤
- 小剂量胰岛素对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心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干预对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心、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例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于烧伤6 h后连续3 d每日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根据注射剂量分为对照组、0. 05 U/(kg·d)组、0. 10 U/(kg·d)组、0. 15 U/(kg·d)组及0. 20 U/(kg·d)组,并于注射后6、12、24、48、72 h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糖、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肌酐(Cr)),免疫抑制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对照组血糖、CK、CK-MB、LDH、BUN及Cr水平均显著高于甘精胰岛素注射组,且烧伤3 d后仍处于高值(P <0. 05); 0. 05 U/(kg·d)组血糖、CK、CK-MB、LDH、BUN、C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于0. 10 U/(kg·d)组、0. 15 U/(kg·d)组及0. 20 U/(kg·d)组(P <0. 05); 0. 10 U/(kg·d)组、0. 15 U/(kg·d)组及0. 20 U/(kg·d)组血糖、CK、CK-MB、LDH、BUN、Cr逐渐降低,部分结果正常; 0. 20 U/(kg·d)组结果烧伤72 h后各指标基本正常,偶有低血糖反应。结论:小剂量甘精胰岛素干预对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心、肾损害有保护作用。
- 杨亚南李伟人孔豫苏陈祥军杨抒喻翔
- 关键词:胰岛素烧伤心脏损伤肾脏损伤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尿素氮
- 超前护理目标干预在抢救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超前护理目标干预在抢救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培养护士的预见性护理能力,提高延迟复苏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12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观察组)实施超前护理目标干预,用于休克期抢救,与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器官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休克期心率、抢救耗时、机械通气时间、休克纠正时间低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CVP)、每小时尿量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前护理目标干预能降低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抢救时间、提高危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抢救成功率。
- 郭建军游贵方袁淑兰范敏郭志晖
- 关键词:危重烧伤
- HMGB1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肠道ICAM-1表达中的作用及机制
- 背景: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后,肠道组织的缺血缺氧:进一步导致细胞功能的紊乱、损伤及最终死亡。而长时间低动力循环,使循环淤滞和微血栓的形成从而诱发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在缺血部位聚集、趋化和浸润也是由预激白细胞导致的,进...
- 王仁素
-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严重烧伤细胞间粘附分子
- 文献传递
- 大面积烧伤延迟复苏效果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延迟复苏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7医院提出的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方案(下称"107复苏方案")对25例延迟入院的大而积烧伤患者进行复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3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分别于伤后第6天和第34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107复苏方案能够预估累积丢失量和输液速度,可用于延迟入院治疗的烧伤休克期患者。
- 张宏林国安
- 关键词:烧伤休克疗效
相关作者
- 陈存富

- 作品数:118被引量:224H指数:7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面积 烧伤病人 淋巴水肿 烧伤延迟复苏
- 任秋芝

- 作品数:23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延迟复苏 快速补液 护理 心肌
- 柴家科

- 作品数:1,043被引量:3,822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脓毒症 烧伤后 烫伤 严重烧伤
- 吴庆云

- 作品数:26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快速补液 烧伤延迟复苏 特重度烧伤 心肌
- 杨红明

- 作品数:242被引量:98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脓毒症 大面积烧伤 烧伤患者 内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