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篇“ 烟气抬升高度“的相关文章
- 降低烟气抬升高度的思路及措施
- 2023年
- 随着煤改气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天然气锅炉相继投产,以往燃煤供热厂冒黑烟、黄烟现象,慢慢被燃气锅炉的白烟所替代,特别在无风、湿度大、环境温度较低时,白烟现象非常明显。本文就以116MW、58MW容量的燃气锅炉为例,理论计算其尾部烟气在特定环境温度、风速、不同排烟温度等条件下的烟气抬升高度,并根据影响高度的要素,提出解决烟气抬升高度的措施。
- 雷鑫汪苏林胡西
- 关键词:燃气锅炉白烟烟气抬升高度
- 充分混合法和夹卷法对烟塔合一烟气抬升高度与落地浓度的影响研究
- 2018年
- 用S/P模式计算充分混合法和夹卷法在不同大气稳定度和不同环境风速下冷却塔出口处烟气的最大抬升高度,用德国AUSTAL2000模式计算充分混合法和夹卷法在相同条件下冷却塔出口处烟气的最大小时,日均和年均落地浓度。分析结果表明:充分混合法的烟气抬升高度大于夹卷法;充分混合法的污染物落地浓度小于夹卷法。
- 杨光俊陈鹏芳朱庚富徐振姚金雄
- 关键词:抬升高度
- 湿法脱硫后烟气抬升高度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2)中的烟气抬升高度公式,结合某热电厂湿法脱硫实例,研究了脱硫后烟气不同的排放流速、排放温度和环境风速条件下烟气抬升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烟气抬升高度主要取决于烟气排放温度和环境风速。烟气排放温度升高,与环境温差增大,烟气抬升高度升高;提高烟气的排放流速,也能提高烟气的抬升高度,但贡献不如增加烟气温度。随着烟囱出口处环境风速的增大,烟气受到烟囱侧面风速的压制和冲击加强,烟气抬升高度明显变小。
- 蒋廉颖莫佳波屠锦军
- 关键词:抬升高度烟气脱硫温度
- 动力与热力抬升对烟气抬升高度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通过模式选择和计算,得出烟气抬升高度的增加与动能和热能的关系,表明当烟囱出口处风速分别为3 m/s、2 m/s和1 m/s时欲增加同样大小的烟气抬升高度,需要的动能比热能要高,结论认为烟气的热力提升比动力提升的贡献大。
- 杨丽芳何家宁王皓黄玉生周清
- 关键词:烟气抬升高度高斯模式热能
- S/P模式计算的冷却塔烟气抬升高度敏感性试验被引量:4
- 2011年
- 德国VDI3784的S/P模式为三维流体动力学积分模式,其方程主要描述了无穷小体积元素的质量、动量、静态污染物质量浓度及能量的守恒。利用德国模式进行了冷却塔烟气排放不同参数、不同大气条件下烟气抬升高度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影响烟气抬升高度的3个气象要素(风速、气温和湿度)中,风速和气温的变化对结果影响较大,而湿度影响较小。在D类稳定度,当环境风速从0.1 m/s增加到15.0 m/s时,抬升高度从711.7 m变为38.5 m。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抬升高度明显单调变小;当稳定度为A类,环境温度从10升到40时,烟气抬升最大高度从688.9 m降低到45.1 m,降低了14倍多。而环境湿度的变化,对抬升高度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对于E类稳定度和F类稳定度,当环境湿度从20%增加到70%,最大抬升高度分别从115.3 m和84.6 m降到112.9 m和81.7 m,分别降低了3.43%和2.08%。在影响烟气抬升高度的其他3个因素(凉水塔直径、烟气出口速度和混合气体温度)中,混合气体温度的变化对结果影响较大,而凉水塔直径和烟气出口速度的影响较小。在各类稳定度条件下,当出口温度从20变到90时,烟气抬升高度增加1.2—13.3倍;在各类稳定度条件下,当凉水塔直径从30 m变到90 m,烟气抬升高度仅增加0.63—1.40倍;在各类稳定度条件下,当出口速度从2.5 m/s变到8.0 m/s,烟气抬升高度增加了0.24—0.74倍。
- 杨洪斌刘玉彻汪宏宇邹旭东张云海
- 关键词:冷却塔
- 排烟冷却塔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华北地区某电厂排烟冷却塔烟气抬升高度的光学照相法实测结果显示,选用S/P模式计算出排烟冷却塔烟气抬升高度是合理的。在环境风速小、空气潮湿条件下,采用排烟冷却塔排放方式有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在环境风速大、空气干燥、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时,采用排烟冷却塔排放方式,烟气抬升高度较低。
- 杨建祥
- 关键词:排烟冷却塔抬升高度
- 冷却塔烟气抬升高度及污染物浓度变化被引量:9
- 2010年
- 介绍了冷却塔烟气排放原理及德国VDI 3784的S/P模式,结合实例研究了冷却塔烟气排放不同参数、不同大气条件下烟气抬升高度变化特征,并使用德国VDI 3945的Austal 2000模式分析了冷却塔与烟囱的排放浓度对比。结果表明:烟气抬升高度主要取决于出口温度气环境温度之差;随着风速的增大,抬升高度明显变小;随着直径的增加,烟气抬升高度也增加;随着出口速度的增加,抬升高度增加的相对较多;随着出口温度的增加,烟气抬升高度在逐渐增加,稳定度决定增加的倍数。VDI 3945模拟结果表明:小时浓度值差别相对较小,而年平均浓度值差别较大,日平均值的差别介于小时与年平均值之间。
- 刘玉彻杨洪斌汪宏宇邹旭东
- 关键词:冷却塔烟气抬升高度
- 烟气抬升高度计算方法的研究
- 在进行污染物大气扩散规律分析、浓度预测时,烟气抬升高度的准确计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烟气抬升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抬升阶段,并对国标、Holland、Moses和Carson、Briggs、Lucas、Conea...
- 孙娜王明贤
- 关键词:大气扩散烟气抬升高度
- 文献传递
- 大气影响评价烟气抬升高度的若干问题分析及建议被引量:1
- 2006年
- 通过对比分析,本文指出,在实施建设项目的大气影响评价时,在计算烟气抬升高度时,不宜忽略烟囱口的直径、烟囱口烟气出口速度。不宜忽略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沉降作用。而在逆温条件下,烟气抬升到达最大高度后,将逐渐降低其高度。与此同时,本文从环境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对于废气污染企业,应抓紧燃料脱硫、喷雾除尘等治理工程,做到“先除尘后排放”。
- 师小平
- 关键词:烟气抬升高度
- 燃煤发电厂烟塔合一环境影响之一——烟气抬升高度的对比计算被引量:46
- 2005年
- 介绍了德国导则规范的计算冷却塔排放烟气抬升高度的S P模式。利用S P模式做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下不同环境风速的烟气抬升对比计算;确定了同等条件下不同烟气排放速度对烟气抬升高度的影响。作为对比,计算了同样烟气排放量情况下通过烟囱排放烟气的抬升高度。计算结果表明,在弱风状况下从冷却塔排放的烟气由于热力作用其抬升高度比从烟囱排放显著提高。个例计算结果表明,在极不稳定状况下,当风速大于4 5m s时,冷却塔排放烟气抬升高度低于烟囱排放烟气。
- 崔克强李浩
- 关键词:烟塔合一烟气抬升高度
相关作者
- 杨洪斌

- 作品数:84被引量:74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气污染 数值模拟 气象条件 PM 空气污染
- 汪宏宇

- 作品数:67被引量:858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气象条件 PM 气温 数值模拟 MM5模式
- 邹旭东

- 作品数:69被引量:54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气象条件 PM 大气污染 CALPUFF
- 刘玉彻

- 作品数:53被引量:74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气污染 气象条件 PM 数值模拟 O3
- 黄玉生

- 作品数:1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烟气抬升高度 高斯模式 热能 热力 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