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篇“ 炎症性改变“的相关文章
- 具核梭杆菌通过NF-κB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中TNF-α诱导的炎症性改变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感染促进TNF-α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炎症改变的机制。方法建立Fn感染细胞及TNF-α炎症诱导模型并分为4组,即未感染对照组、Fn感染组、TNF-α诱导组、Fn+TNF-α组。首先用Fn感染正常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和结直肠癌细胞HCT116、LoVo,分别检测Fn对不同结肠细胞的黏附情况。TNF-α诱导HCT116细胞3 h后加入Fn感染,24 h后分别用CCK8试验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测定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内和细胞培养上清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细胞因子(IL-6、IL-8、IL-1β)的表达。结果Fn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和LoVo的黏附性较强(P<0.05),但基本不表现出侵袭,反而在24 h后对正常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有较高侵袭率。与未感染Fn组相比,Fn感染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损伤增加(P<0.001)。在TNF-α诱导3 h后,Fn感染进一步促进了细胞死亡和损伤(P<0.001)。Fn感染和TNF-α单独处理组的NF-κB表达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01,P<0.05),Fn+TNF-α组的NF-κB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独处理组(P<0.001)。Fn感染和TNF-α单独处理组中,IL-6和IL-8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01),IL-1β无明显改变(P>0.05)。Fn+TNF-α组中IL-6、IL-8、IL-1β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独处理组(P<0.05)。结论Fn能够优先黏附于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上,进而促进TNF-α诱导的细胞损伤、死亡和NF-κB及其下游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8、IL-1β的表达和释放。
- 何秋月段勇牛敏毕建蝶杜娜杜艳
- 关键词:具核梭杆菌结直肠癌NF-ΚB信号通路
- 五脏六腑咳与肺部X线炎症性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 2016年
- 目的:观察五脏六腑咳之传变与肺部X线炎症性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咳嗽患者350例,年龄平均(54.73±25.34)岁。对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记录其入院检查数据和肺部X线结果,根据其咳嗽病症情况分别分为肺咳、胃咳等11类,肺部X线结果按照6类划分。结果:肺咳患者肺部X线异常改变比例为76.19%,心咳患者为84.72%,肝咳患者为73.21%,脾咳患者为75.76%,肾咳患者为69.23%,胃咳患者为44.44%,三焦咳患者为78.18%。大肠咳患者和膀胱咳患者中未发现有X线改变患者,且就诊患者中无患有小肠咳证和胆咳证的患者。观察不同类型的咳嗽的X线的表现情况,其中肾咳、胃咳、大肠咳、膀胱咳这4种类型咳嗽患者X线表现情况比较一致,均是1型X线变化人数较多;肺咳X线变化比较平均,人数几乎平均分布在5种类型的X线表现中;剩下4种类型咳嗽患者X线表现趋势基本一致,变化幅度均比较明显;肾咳患者的X线变化情况,均在第1、3 X线类型人数有显著上升;其中脾咳患者变化幅度最为显著。结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三焦咳这五种咳嗽类型与肺部X线炎症性改变具有更强的相关性。
- 刘松涛吴碧卉杨小雯
- 关键词:咳嗽五脏六腑胸部X线
- 胶囊结肠镜对结肠黏膜炎症性改变的诊断价值初探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探讨胶囊结肠镜下结肠黏膜损伤的内镜影像学特点对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间19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7例,平均年龄(44.2±14.6)岁,入组者以血便、腹泻、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具备溃疡性结肠炎相关诊断依据.研究中将胶囊结肠镜和传统结肠镜下结肠黏膜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以传统结肠镜诊断为金标准,统计胶囊结肠镜与传统结肠镜下黏膜分级的一致性(Kappa值和P值),并同时观察胶囊结肠镜检查过程中肠道清洁度、全结肠检查完成率、患者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胶囊结肠镜下黏膜轻度病变2例,中度8例,重度9例 而传统结肠镜下则轻度3例,中度8例,重度8例.经统计Kappa=0.826,确切概率计算P<0.001,提示一致性良好.胶囊内镜全结肠检查完成率达100%(19/19),肠道清洁度优良率达79%(15/19),检查全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胶囊结肠镜能客观反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黏膜病变程度,具有部分替代传统结肠镜进行结肠病变监测的价值.
- 叶晨安高云杰戈之铮戴军李晓波薛寒冰冉志华赵韫嘉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
- 高胆固醇血症促进微循环炎症性改变
- 2005年
- 王惠颖魏文树
- 关键词:炎症性HC高胆固醇血症血证
- 复方青黛丸致结肠炎症性改变及可能机制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 2004年
- 段丽萍杨卫红吕愈敏董秀云金珠林三仁
- 关键词:复方青黛丸结肠炎炎症性改变肠黏膜
- 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炎症性改变及腺苷受体介导的抗炎作用被引量:6
- 2001年
- 戴成祥荆忱李小鹰
- 关键词:再灌注心肌缺血炎性细胞因子
- 母胎界面炎症性改变及胎盘合体滋养细胞结节促进自发性早产相关性探讨
- 早产(preterm birth,PTB)是指妊娠满28周到不满37周分娩者[1]。早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出生后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特别是神经发育障碍的危险因素。早产,尤其是自发性早产的危险因素以及其具体的发...
- 邓晓君
- 文献传递
- 1例脊柱手术后病人眼部炎症性改变的讨论
- 2013年
- 非眼科手术中有征兆的失明每年发生率很低,约为1/609 6 5,在脊柱手术中较常见,发生率为0.5%~1.0%。手术期间急性失明的诱发因素为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黏滞综合征(镰状细胞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闭角型青光眼、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胶原性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则包括长时间低血压、静脉高压、贫血、过量输入液体、俯卧位或头低脚高位和长时间的手术。我院2011年12月29日收治1例脊柱手术病人,术后病人发生眼部炎症性改变,现介绍如下。
- 李胜云赵丽丽
- 关键词:脊柱手术球结膜水肿
- 脊柱手术后眼部炎症性改变一例报告
- 目的 探讨脊扫手术改眼部炎症改变的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方法 患者长时间处于俯卧位。导至眼部淡症风险的诸多因素分析。结论 在今后的工作中,对高危人群术前应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完善术前准备;对于行长时间俯卧位手术的患者,术前谈...
- 赵丽丽李胜云
- “经络实质”探讨与腧穴“炎症性改变”观察(新经络理论“再生核医学理论”假说)
- 九十年代以前经络研究一直热衷于经络实质的研究,本文则试图从"腧穴"本质角度来揭示经络的实质。在从事穴位艾灸(制剂)研制的二十多年中,笔者发现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微血管病变的结果会在体表一定部位呈现一系列"炎症性改变"、...
- 郭朝印
- 关键词:经络实质炎症性改变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廖文俊

- 作品数:264被引量:722H指数:1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银屑病 皮肤病 血管炎 疫苗
- 陈金伟

- 作品数:260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连州市北湖医院
- 研究主题:中成药 中成药治疗 用药 医院就诊 自我诊断
- 高天文

- 作品数:810被引量:2,766H指数:2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白癜风 黑素细胞 黑素瘤 恶性黑素瘤 皮肤
- 刘淑梅

- 作品数:5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
- 研究主题:TH1/TH2 过敏性紫癜 患者免疫功能 患者生活质量 慢性湿疹
- 承新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病理学特征 炎症性改变 炎细胞浸润 血管炎 组织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