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9篇“ 炎症因素“的相关文章
头孢曲松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及微炎症因素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联合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及微炎症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泸州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共110例患者为此次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给予头孢曲松治疗,研究组55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微炎症状态、血气分析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相较于对照组(76.36%)更高(χ^(2)=7.314,P=0.007)。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鼻黏膜纤毛清除率、鼻黏膜纤毛清除速度、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分别为(68.12±4.78)%、(76.23±4.56)%,(6.54±0.24)mm·min^(-1)、(7.23±0.21)mm·min^(-1),(9.23±2.06)mm·min^(-1)、(11.18±2.26)mm·min^(-1),(259.52±45.72)pg·mL^(-1)、(279.62±40.42)pg·mL^(-1),(81.42±10.39)mm Hg(1 mm Hg≈0.133 kPa)、(86.59±9.24)mm Hg]均高于治疗前[分别为(44.74±3.97)%、(44.62±4.01)%,(3.42±0.31)mm·min^(-1)、(3.37±0.36)mm·min^(-1),(6.40±0.16)mm·min^(-1)、(6.35±0.24)mm·min^(-1),(174.29±28.36)pg·mL^(-1)、(166.79±26.84)pg·mL^(-1),(60.43±6.89)mm Hg、(60.08±6.47)mm Hg],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04、16.046、4.617、2.443、2.758,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分别为(25.48±3.42)mg·L^(-1)、(19.28±2.69)mg·L^(-1),(2.39±0.45)ng·mL^(-1)、(1.45±0.39)ng·mL^(-1),(41.48±6.39)mm Hg、(38.39±5.89)mm Hg]均低于治疗前[分别为(52.25±7.46)mg·L^(-1)、(51.72±7.01)mg·L^(-1),(7.01±1.39)ng·mL^(-1)、(7.19±1.31)ng·mL^(-1),(56.13±7.23)mm Hg、(55.68±8.11)mm Hg],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67、11.707、2.637,均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12.73%)和对照组(9.0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4,
张华李玉梅张仕萍伍静
关键词:头孢曲松糖皮质激素
骨再生过程中炎症因素与牙髓干细胞的双向作用被引量:3
2023年
背景:牙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优良特性,其中成骨分化潜能在骨组织工程和再生治疗中有较好的前景,而炎症因素与其关系密切。目的:综述骨再生过程中炎症因素与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双向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为“牙髓干细胞、炎症、成骨分化、骨再生”;英文检索词为“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inflam*,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ossification,osteogenesis,bone formation”,分别检索2012-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76篇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牙髓干细胞作为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有着众人熟知的多向分化特性,其中成骨分化潜能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2)炎症因素不论是作为细胞所处的微环境、可调节的免疫炎症反应、抑或是需要再生修复的炎症性骨组织缺损疾病,都与牙髓干细胞介导的骨再生有着密切的关联,近年来也不乏相关的研究。(3)文章选取了近十年以来相关的文献报道,发现即使是发炎牙髓组织来源的炎症牙髓干细胞仍然保留一定的成骨分化潜能,而进一步分析骨再生过程中炎症因素与牙髓干细胞的双向关系,发现炎症因素对于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和牙髓干细胞对于炎症的免疫调节都具有促进和抑制的双重作用,这主要与炎症递质的种类、浓度及作用时间等有关,但是具体机制都尚不全面。(4)近来学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探索介导炎症环境下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因素,尤其是除了炎症递质以外的外源性因素如药物等。(5)也有一些动物实验和少数临床试验利用牙髓干细胞抗炎促成骨的特性验证了牙髓干细胞对炎症性骨缺损疾病尤其是对牙周炎和关节炎的治疗作用。(6)目前,骨再生过程中炎症因素与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双向作用的相关机制部分的研究还有较大的空缺,未来
徐溶蔚王浩付秋月兰兴明杨琨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炎症成骨分化骨再生骨组织工程
免疫炎症因素在烟雾病发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烟雾病(MM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闭塞性脑血管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炎症因素参与了MMD的发生发展。免疫相关性基因、炎症标记物、免疫细胞等在MMD中表达异常。本文对近年来免疫炎症在MMD发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林峰陈典达肖金林武续业曾而明
关键词:烟雾病免疫炎症发病机制
炎症因素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中的作用及展望被引量:16
2022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工作年龄人群中最常见的致盲原因,其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导致DR患者视力受损最常见的原因。研究发现炎症因素在DME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慢性高血糖激活不同的生化途径,导致视网膜的缺氧、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视网膜内炎症相关细胞,如小胶质细胞、单核/巨噬细胞、Müller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等活化,并释放大量的炎症相关因子及介质,包括补体系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生长因子(Pl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6及IL-8等,导致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及神经元损伤。此外,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上调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介导白细胞黏附和瘀滞,进一步加重视网膜缺氧以及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导致视网膜血管渗漏增加、黄斑水肿。因此,早期抗VEGF和抗炎对治疗DME至关重要。本文将讨论炎症因素在DM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针对炎症的靶向药物的研究现状,以期为DME的治疗提供借鉴。
秦时月徐国旭张敬法
关键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炎症细胞炎症因子血-视网膜屏障黄斑水肿
炎症因素在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被引量:17
2022年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脑血管疾病而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类临床综合征,患者多表现为记忆、执行能力等损害,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是各种痴呆类型中唯一可早期预防、治疗的痴呆。现阶段,除常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免疫与炎症因素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中,一些炎症标志物的改变,可作为VD发病早期的前哨因子,甚至可推动VD发生发展的病理损害进程,炎症机制也被认为是治疗VD的新突破点。
张红解忠祥车峰远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炎症因子
炎症因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2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许多重要的血管不良事件的基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近年来,炎症及免疫调节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心血管病变的风险较常人显著提高,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文章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炎症因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以期为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思路。
毕千叶冯磊马琦欣邵聪骆贝贝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因素
女性代谢及炎症因素与复发性流产相关性的机制研究
背景: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可造成反复妊娠丢失,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机体微炎症状态的存在可致使胎盘血管生成受阻,从而使得胚胎缺血缺氧,引发流产;同时炎症...
胡玉萍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炎症氧化应激血脂生物信息学
免疫炎症因素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肠系膜静脉血栓虽然临床上发病率不高,但由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导致早期诊断困难,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以继发肠坏死、穿孔、电解质紊乱和休克,死亡率可达20%~50%。该文筛选了一些临床上比较容易检测的免疫炎症相关指标,阐述其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展。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运用,对早期识别肠系膜血栓形成,降低肠坏死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刘恋刘琼唐鸿
关键词: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炎症因素及肠道菌群调节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炎症因素内毒素、C反应蛋白(CRP)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并初步了解肠道菌群调节在GDM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单胎妊娠24~28周的GDM初产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设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进行内毒素、CRP、空腹胰岛素等测定。根据内毒素升高与否将GDM组分为内毒素升高亚组和内毒素正常亚组,根据是否添加益生菌将GDM组分为添加亚组和未添加亚组,血糖控制效果分为A1级(空腹快速血糖<5.3 mmol/L,餐后2 h快速血糖<6.7 mmol/L)和A2级(血糖水平高于A1标准)。结果GDM组血清内毒素为(0.065±0.027)EU/mL、CRP为(6.40±3.15)mg/L、空腹胰岛素为(16.3±5.2)mU/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DM组功能性便秘发生率为32.5%,早产率22.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DM组中内毒素升高亚组中空腹胰岛素为(20.2±4.7)mU/L、OGTT空腹血糖为(5.17±0.36)mmol/L、OGTT 1 h血糖为(10.68±0.80)mmol/L、OGTT 2 h血糖为(8.41±0.56)mmol/L,均高于GDM内毒素正常亚组(P<0.05)。GDM孕妇中27例添加益生菌,添加亚组中血糖A1级24例,A2级3例,未添加亚组A1级7例,A2级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因素是胰岛素抵抗、GDM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内毒素来源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亚临床感染等有关。调节肠道菌群,合理应用益生菌可能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低GDM风险。
杨娉游一平唐雅兵蒋玉蓉
关键词:内毒素C反应蛋白妊娠期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肠道菌群
炎症因素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炎症因素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44例患者为研究组,未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36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炎症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两组红细胞沉降率、单核细胞比例、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显示,单核细胞比例高、红细胞沉降率高及纤维蛋白原高均是引起脑梗死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概率较高,目前炎症因素与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可通过炎症因素进行起到治疗与预防的作用,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
翟青
关键词:炎症因素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作者

吕运成
作品数:83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脂质蓄积 巨噬细胞 ABCA1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胆固醇流出
杨莹
作品数:17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
研究主题:烷基化油 烷基化反应 炎症因素 黄褐斑 雀斑
唐艳艳
作品数:34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
研究主题:ABCA1 胆固醇流出 巨噬细胞 脂质蓄积 靶向沉默
唐朝克
作品数:271被引量:1,122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流出 ABCA1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吴剑锋
作品数:23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胆固醇流出 ABCA1 脂质蓄积 巨噬细胞 靶向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