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8篇“ 灌肠方“的相关文章
- 中药灌肠方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方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用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方晚间保留灌肠。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肠道代表性菌群数量(乳杆菌、双歧杆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97.06%(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IL-6、CRP、TNF-α)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肠道代表性菌群数量(乳杆菌、双歧杆菌)均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方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较好。
- 李荣娟毛细云王宏昌李明月韩鹤飞韩肖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灌肠
- 益肾泄浊灌肠方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34例
- 2025年
- 目的:探讨益肾泄浊灌肠方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就诊治疗的老年CRF患者68例,随机分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两组行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对照组予常规用药;观察组常规用药同对照组,同时采取益肾泄浊灌肠方治疗。两组观察8周。比较两组疗效、肾功能、毒素清除率、营养状况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疗程完成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肌酐(SCr)与尿素氮(BUN)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血钾、血磷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清除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两组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B)及血白蛋白(ALB)显著升高,同时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2.94%)较对照组(23.53%)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肾泄浊灌肠方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老年CRF患者的效果明显,利于肾功能、营养状况的好转,并降低不良反应。
- 叶晓晨胡耀炯胡飞楠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营养状况
- 基于析因设计探讨皮内针联合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方对恶性肠梗阻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基于析因设计探讨皮内针联合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方对恶性肠梗阻(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MBO)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135例MB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不符合纳入标准,最终纳入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4组,A组:甘油灌肠;B组:甘油灌肠+皮内针;C组:中药灌肠;D组:皮内针+中药灌肠,每组各30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胃肠动力功能指标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析因方差设计分析比较各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患者症状评分、胃肠动力功能指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的关联。结果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的症状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症状评分均有差异(P<0.05);②4组患者症状评分均有差异(P<0.05),D组治疗后各评分最低;③4组患者症状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的胃肠动力功能指标比较,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胃肠动力功能指标均有差异(P<0.05);②4组患者胃肠动力功能指标均有差异(P<0.05),D组治疗后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最低,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最高;③4组患者胃肠动力功能指标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对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的D-乳酸、内毒素(endotoxin,ET)、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均有差异(P<0.05);②4组患者D-乳酸、ET、DAO水平均有差异(P<0.05),D组治疗后较其他三组水平低;③4组患者D-乳酸、ET、DAO水平的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析因设计方差�
- 修俊青周雍明宋学敬王佳
- 关键词:恶性肠梗阻大承气汤皮内针肠黏膜屏障功能
- 中药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直肠炎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栓纳肛治疗,试验组给予中药灌肠方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和IL-6均低于治疗前而IL-4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凝功能指标D2、TT、PT、APTT、FIB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小。
- 裴瑞娟温江龙刘广涛
- 关键词:溃疡性直肠炎中药灌肠方对照治疗观察
- 一种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护肾灌肠方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护肾灌肠方,包括的原料药为大黄15份、煅牡蛎30份、土茯苓20份、蒲公英15份、槐花炭10份、干益母草30份、甘草10份。同时公开了一种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护肾灌肠剂,为上述原料煎煮而...
- 刘小燕王静夏云陈志潭骆锦倩黎瑜黄琼
- 芪茶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芪茶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浦口分院)收治的62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秦栓治疗,观察组采用芪茶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肠镜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粪钙卫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6);观察组肠镜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粪钙卫蛋白含量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茶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效果显著,可缓解症状,降低粪钙卫蛋白含量。
- 王飞祝靳赵宝林
- 关键词:溃疡性直肠炎保留灌肠
- 中药灌肠方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方治疗活动期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活动期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美沙拉秦栓早晚纳肛治疗,治疗组予美沙拉秦栓早上纳肛、中药灌肠方晚上保留灌肠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方治疗活动期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能够减轻肠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肠道溃疡愈合等优点。
- 王宏昌毛细云李明月聂新月邢时静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中药灌肠方外治法
- 肾衰1号方联合瑶药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衰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肾衰1号方联合瑶药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23年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柳州市中医医院收治100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肾衰1号方口服,同时采用瑶药灌肠方结肠透析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衰1号方联合瑶药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衰疗效确定,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肾功能。
- 张大成关建国陈俊文赵先锋赵荣
- 关键词:水肿慢性肾衰
- 一种治疗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中药灌肠方
-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中药灌肠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中药灌肠方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同时不受限于口感、味道差等问题,患者易于接受,便于临床推广,对于溃疗性结肠炎的治...
- 王振宜金炜卢宇畅韩昌鹏吴炯李盈杨豪杰夏瑜彬
- 中药灌肠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录于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临床文献,使用Excel 2013软件构建中药处方数据库,统计用药频次、药类、四气五味及归经,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259篇文献中的260个中药灌肠方,涉及168味中药,使用总频次2676次,涵盖18类中药,排名前三的中药为败酱草(频次179次,占比6.69%)、大血藤(频次165次,占比6.17%)、蒲公英(频次139次,占比5.19%),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位列前三。四气中以寒、温为主,五味中以苦、辛为先,归经首选肝、脾、心经。关联规则分析提取出较强关联药物24组,聚类分析得到3类灌肠方,因子分析获得8个公因子并占有67.3%的累积方差贡献率。结论中药灌肠方虽首选清热药,但活血化瘀药贯穿治疗始终,且善用补虚药,突出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的用药特点。
- 严如根何静薛晔佳王雨琦董睿蔡平平
- 关键词:中药灌肠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相关作者
- 马丽

- 作品数:256被引量:771H指数:1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灌肠方 维吾尔族
- 沈洪

- 作品数:624被引量:4,377H指数:29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溃疡性结肠炎 清肠化湿 功能性消化不良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 李学军

- 作品数:146被引量:47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脾胃 慢性萎缩性胃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 培元 疗效观察
- 李凯利

- 作品数:66被引量:273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灌肠方 糖尿病 2型糖尿病大鼠
- 冷伟

- 作品数:91被引量:3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慢性肾衰竭 灌肠方 中医药疗法 IGA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