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32篇“ 灌注治疗“的相关文章
腹腔热灌注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腹腔热灌注化疗为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方向,就腹腔热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防治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沈勇王希姚林炜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腹腔热灌注化疗肿瘤细胞减灭术
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观察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145例(2022年4月至2024年5月),随机分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对照组(72例)与术后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的观察组(73例),观察增殖侵袭基因表达情况、血清因子水平、肿瘤标志物指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增殖侵袭基因表达情况改善好,血清因子水平低,肿瘤标志物指标改善好,生活质量评分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 给予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林叶远庞凌皓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
培美曲塞顺铂联合贝伐珠单抗热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顺铂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胸腔热灌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伴胸腔积液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治疗NSCLC伴胸腔积液患者共60例为此次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胸腔热灌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ncer embryo antigen,CEA)]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0.00%(24/30)高于对照组53.33%(1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CEA、CA125、VEGF水平,治疗后观察组[(42.32±4.67)ng·mL^(-1)、(56.03±4.78)U·mL^(-1)、(32.35±5.32)ng·mL^(-1)]低于对照组[(53.56±5.82)ng·mL^(-1)、(71.63±5.32)U·mL^(-1)、(46.57±6.38)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0、11.947、9.376,均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55.37±5.21)分、(56.28±5.54)分、(57.32±5.63)分、(57.58±5.39)分、(56.46±5.25)分]高于对照组[(47.19±4.42)分、(49.61±4.93)分、(51.09±5.07)分、(52.35±5.08)分、(51.15±4.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8、4.926、4.504、3.868、4.061,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腹泻、肝肾功能损伤、血小板减少、皮疹、出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发生率,观察组36.67%(11/30)高于对照组(χ^(2)=13.469,P<0.05)。结论培美曲塞、顺铂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胸腔热灌注对晚期NSCLC伴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好,能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其日常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比较高。
陈金虹张燕陈国栋鲁小敏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培美曲塞胸腔热灌注
抵当汤联合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膀胱癌回顾研究
2025年
评估抵当汤联合膀胱灌注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入确诊为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并于术后行膀胱灌注的患者,依据有无使用抵当汤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记录患者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无复发生存时间。结果 共90例患者纳入研究,联合治疗组37例,单纯灌注组53例。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2),联合治疗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8),联合治疗组无病生存率、2年复发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抵当汤联合膀胱灌注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有效,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延缓复发。
邵康袁琳
关键词:抵当汤膀胱癌灌注治疗
介入技术联合阿霉素动脉灌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出血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在晚期盆腔恶性肿瘤出血治疗中应用介入技术与阿霉素动脉灌注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4例晚期盆腔恶性肿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7例。研究组给予介入技术联合阿霉素动脉灌注治疗,常规组给予基础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疼痛因子水平、凝血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37%(19/27),低于研究组的85.19%(2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2,P<0.05)。研究组疼痛因子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晚期盆腔恶性肿瘤出血患者而言,应用介入技术与阿霉素动脉灌注联合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郝红军黄兆栋
关键词:介入技术
临床护理路径在腺性膀胱炎毗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中的应用及对其复发率的影响
2025年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腺性膀胱炎毗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中的应用及对其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抽取近三年内本院接收的80例腺性膀胱炎膀胱灌注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随访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腺性膀胱炎膀胱灌注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并减少复发情况,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临床护理路径在腺性膀胱炎膀胱灌注治疗中的应用及对其复发率的影响效果显著。
冉熠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腺性膀胱炎膀胱灌注治疗复发率
臭氧水膀胱灌注治疗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臭氧水膀胱灌注治疗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4年5月—2024年9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112例CAUTI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52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用20 ug/ml臭氧水50 ml膀胱灌注。在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采集标本分别进行尿常规检查与尿培养。结果试验组治疗后7、14 d尿常规亚硝酸盐阳性率(32.69%、21.15%)低于对照组(56.67%、55.00%)(P<0.05);试验组治疗后1、7、14 d尿常规类酵母菌数量为0.60(0.10,1.00)个/uL、0.40(0.10,0.70)个/uL、0.30(0.00,0.70)个/uL,均低于对照组的0.80(0.33,94.05)个/uL、0.90(0.43,94.08)个/uL、0.90(0.43,132.53)个/uL(P<0.05);试验组治疗后1、7、14 d尿常规细菌数量为4053.45(426.40,11986.03)个/uL、1253.50(81.98,4696.10)个/uL、83.20(18.25,960.30)个/uL,均低于对照组的5365.55(603.53,18464.40)个/uL、5312.70(1508.70,16666.85)个/uL、5104.25(1815.78,18119.35)个/uL(P<0.05);试验组治疗后1、7、14 d尿常规白细胞计数为219.55(38.63,472.95)×10^(9)/L、83.45(19.80,372.60)×10^(9)/L、43.15(7.65,119.55)×10^(9)/L,均低于对照组的356.75(164.58,766.25)×10^(9)/L、511.10(166.08,950.43)×10^(9)/L、392.85(186.20,1367.00)×10^(9)/L(P<0.05);试验组革兰氏阴性菌清除率为44.00%、真菌清除率为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9.09%、9.09%(P<0.05);试验组革兰氏阳性菌清除率为62.50%,与对照组的2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耐药菌清除率为38.89%、非耐药菌清除率为70.83%,均高于对照组的0.00%、20.00%(P<0.05)。结论臭氧水膀胱灌注治疗CAUTI效果确切,对革兰氏阴性菌、真菌杀灭效果较好,对耐药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
张娟张娟廖若夷蔡华安黄丽芳
关键词:臭氧水膀胱灌注泌尿道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
经尿道汽化电切加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白斑合并腺性膀胱炎的护理
2025年
分析膀胱白斑并腺性膀胱炎患者在经尿道汽化电切加膀胱灌注治疗中的护理措施。方法 以40例膀胱白斑并腺性膀胱炎患者为样本,均在入选后行经尿道汽化电切+膀胱灌注治疗,而后双盲分组,有调查组、基础组,均有20例,调查组行综合全面护理,基础组行基础护理,入选周期为2021年11月-2024年11月,观察心理状态并统计各组并发症,评估生活质量,分析满意率。结果 施护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均低于施护前,P<0.05。施护后SAS评分、SDS评分在调查组均低于基础组,P<0.05。并发症在调查组有5.00%的发生率,基础组有35.00%的发生率,更低的是调查组,P<0.05。生活质量构成的差异较大,调查组高于基础组,P<0.05。满意率呈现出较大差异,调查组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 对膀胱白斑并腺性膀胱炎患者而言,在经尿道汽化电切+膀胱灌注期间执行综合全面护理可呈现较好价值,患者心态、生活均会好转,能规避膀胱相关并发症,提高满意程度。
贾春红尹梦璐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膀胱灌注膀胱白斑经尿道汽化电切
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联合A群链球菌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白斑的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联合A群链球菌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白斑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18年1月~2022年12月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收治的97例膀胱白斑患者分为单纯电切组(n=40)和电切+灌注组(n=57)。单纯电切组接受单纯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治疗,电切+灌注组在单纯电切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术后A群链球菌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_(max))、最大膀胱容量(MCC)、膀胱顺应性(BC)],记录和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后6个月,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恶变情况。结果电切+灌注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单纯电切组的82.50%(P<0.05)。治疗后,电切+灌注组的Q_(max)、MCC、BC均高于单纯电切组(P<0.05)。电切+灌注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28%,与单纯电切组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灌注组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为0.00%,低于单纯电切组的12.50%(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发生恶变。结论膀胱白斑患者在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A群链球菌膀胱灌注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降低术后复发率,且安全性良好。
朱少杰张友强林明恩
关键词:膀胱白斑膀胱灌注A群链球菌尿动力学
“参芪升免汤”联合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2025年
观察“参芪升免汤”联合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潜在影响。方法 选择82名满足入组标准的患者,并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人)。对照组接受的单一的膀胱灌注疗法;观察组选择“参芪升免汤”与膀胱灌注的联合疗法。在为期一年的治疗,期间我们详细记录并对比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卡氏评分(KPS)、生活质量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分析对比,发现虽然两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疗效,但观察组的各项数据在总体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在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改善症状方面,观察组数据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治疗前都有明显提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KP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中患者血尿和化学性膀胱炎的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芪升免汤”配合膀胱灌注既能提高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又能减轻灌注不良反应,改善老龄患者体力状况,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罗金范洁胡文凤周洁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西医结合膀胱灌注

相关作者

左明焕
作品数:151被引量:1,052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华蟾素注射液 恶性肿瘤 肿瘤 氩氦刀 肺癌
周蒙滔
作品数:178被引量:731H指数:1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 动脉内灌注 区域动脉灌注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杨瑞民
作品数:210被引量:573H指数:12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CT引导 肺肿瘤 冷循环微波刀 护理
周琴
作品数:63被引量:339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华蟾素注射液 氩氦刀 术后胃瘫 术后胃瘫综合征 腹腔灌注治疗
胡凯文
作品数:397被引量:2,714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恶性肿瘤 肿瘤 氩氦刀 肺癌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