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4篇“ 灌水方式“的相关文章
不同灌水方式下γ--聚谷氨酸对土壤水分、养分及大豆生长的影响研究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干旱与水肥利用效率低下限制了农业的发展。γ-PGA 是一种有潜力的土壤改良剂,可以起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的作用。针对水资源短缺和水肥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本研究设置了盆栽试验,...
林凤妹
关键词:大豆Γ-聚谷氨酸灌溉方式产量性状
灌水量与灌水方式对夏玉米土壤CO_(2)排放和产量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寻灌水量和灌水方式对夏玉米农田土壤CO_(2)排放及产量的影响,提出节水稳产减排的灌溉管理措施。【方法】设置常规滴灌(DI)和交替滴灌(ADI)2种灌水方式,灌水量设置为36 mm和27 mm,共4个处理,分别记为36DI、27DI、36ADI、27ADI。采用Li-8100A测定土壤CO_(2)排放通量,研究灌水量和灌水方式对玉米农田土壤CO_(2)排放通量、累积排放量、土壤酶活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土壤CO_(2)排放与土壤充水孔隙度(WFPS)和土壤温度的关系。【结果】与DI处理相比,ADI处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显著降低12%~17%。36 mm灌水量处理CO_(2)累积排放量较27 mm灌水量处理增加,但增加幅度受灌水方式影响。土壤CO_(2)排放通量与0~10 cm的WFPS、土壤温度及其交互作用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灌水量与灌水方式通过影响WFPS、土壤温度来改变土壤酶活性,是其影响土壤CO_(2)排放的调控机制之一。灌水量、灌水方式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玉米产量。27ADI处理的产量较36DI处理降低8.7%,但CO_(2)累积排放量减少19%。【结论】27ADI处理在保证玉米产量同时减少了玉米生育期内的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是一种节水稳产减排的灌水模式。
杨乐曹辉付媛媛高阳刘战东
关键词:夏玉米土壤酶活性
灌水方式和施肥组合对冬小麦生长及肥料利用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滴灌和畦灌2种灌水方式下不同施肥组合对冬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的影响,探寻冬小麦最佳灌水和施肥组合。【方法】试验于2020—2021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进行,设置滴灌(D)与畦灌(Q)2个灌水方式和氮磷(NP)、氮钾(NK)、氮磷钾(NPK)、磷钾(PK)4种施肥组合,共8个处理(处理简称分别为D-NP、D-NK、D-NPK、D-PK、Q-NP、Q-NK、Q-NPK、Q-PK),分析不同灌水和施肥组合下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肥料利用等变化规律。【结果】滴灌和畦灌条件下,PK处理的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较NPK处理均显著降低,且冬小麦穗长、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显著降低,畦灌处理穗粒数高于滴灌处理,而千粒质量低于滴灌处理;滴灌条件下,与NPK处理相比,PK处理产量降低25.0%,而NP处理和NK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滴灌条件下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比畦灌高出49.48%、4.01%、18.07%,且滴灌条件下氮肥、磷肥、钾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畦灌;滴灌下冬小麦收获时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低于畦灌,且Q-NK处理土壤硝态氮残留量较Q-NPK处理降低18.7%。【结论】综合分析,D-NK处理有利于提高冬小麦肥料利用和减少收获期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因此该地区在冬小麦滴灌水分一体化施肥时可适当降低磷肥的使用。
陈海情黄超刘栩辰巩文军孙蒙强张雅娟王兴鹏刘战东
关键词:冬小麦水肥一体化肥料利用率硝态氮残留
灌水方式与水稻植株作用下水土系统中新烟碱类农药的淋溶及消减规律研究
新烟碱类农药是目前世界上施用最广谱的杀虫剂,其在水土系统中的赋存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本研究利用自主设计的稻田水土系统中农药迁移转化模拟装置,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灌水方式(淹灌、轻干湿循环、重干湿循环)与水稻植株影响下...
汤贯龙
关键词:土柱实验逸度模型
不同灌水方式下小麦蒸腾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2022年
为探索小麦不同灌水方式下小麦蒸腾速率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关系,设置漫灌和滴灌2种灌水方式,分析了小麦蒸腾和太阳辐射、相对湿度、气温和风速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漫灌处理小麦蒸腾强度最大,为6.68 mmol/(m2·s),滴灌条件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小麦蒸腾强度也增加,特别是当灌水量超过120 m3/亩时,增加更为显著。处理1气孔阻力最大,较其他处理分别大10.04%~52.17%,漫灌处理叶片气孔阻力最小,气孔阻力和小麦蒸腾强度呈反比例关系,用线性关系拟合后发现R2为0.7429。各气象因子变化条件下滴灌灌水量大的处理小麦蒸腾速率的变异性较大,漫灌处理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较滴灌各处理小,说明随着气候因子的变化漫灌较滴灌蒸腾速率的变异性小,漫灌蒸腾速率较为稳定,受影响因素的影响小。
赵再强
关键词:小麦灌水方式蒸腾速率气象因子
减量施氮条件下灌水方式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形成规律的影响
水分和氮素是小麦与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子,水资源短缺与氮肥的滥用不仅对绿色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产生阻碍,并且也严重影响着小麦和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与高产稳产。因此,研究减量施氮条件下灌水方式对小麦和玉米周年产量形成规...
刘婷婷
关键词:小麦玉米灌水方式
播量与灌水方式对拉萨河谷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产量的影响分析
2022年
为提出拉萨河谷饲草数量性短缺的解决方案,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对不同播量、不同灌水方式燕麦、箭筈豌豆混播的干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播量与灌水方式对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播量一致的情况下,喷灌产量大于畦灌产量;畦灌条件下,燕麦、箭筈豌豆混播225+90 kg/hm^(2)的组合方式产量最高,比传统混播模式增产13.4%;喷灌条件下,燕麦、箭筈豌豆混播255+75 kg/hm^(2)的组合方式产量最高,比传统混播模式增产21.1%。该研究结论可为缓解拉萨河谷饲草数量性短缺提供解决方案,并为高产、稳产的人工饲草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张紫森李建峰王强央吉索拉旦吉措姆汤鹏程
关键词:混播播量喷灌
不同灌水方式对温室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适宜的灌水方式是推行节水灌溉重要的措施之一。研究缺水地区经济作物的节水响应机理,并以此建立水分高效利用的灌溉制度对促进当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试验以西芹为供试作...
张威贤
关键词:温室芹菜滴灌技术畦灌生理特性产量性状
文献传递
两种灌水方式对设施葡萄土壤水分及果实性状的影响
本试验以设施延迟葡萄为对象,试验研究滴灌和喷灌两种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含水量与葡萄果实性状的影响。葡萄品种为‘10-6’优系,株行距0.2m×1.8m,采用‘T’字形宽顶单篱架,‘Y’字形整枝。生产期间每株保留一蔓,每蔓抽...
屈声杰
关键词:设施葡萄滴灌技术果实性状生长发育
文献传递
不同灌水方式对盐化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2020年
为研究不同灌水方式对宁夏盐化土壤水分、盐分分布及油葵生长的影响,开展了田间定位试验,设置漫灌、沟灌、滴灌和渗灌4种灌水方式,通过监测土壤水分、盐分含量及油葵生长和产量指标,分析土壤水盐分布状况。结果表明:0~20 cm土层,渗灌方式土壤含水率最高,含盐量最低;沟灌方式土壤含水率最低,含盐量最高,水分生产率最低;滴灌和渗灌处理能促进油葵出苗和生长,滴灌处理油葵的水分生产率最高,为17.51 kg/m^3。滴灌是适宜于该地区盐化土壤种植油葵的灌水方式
刘嘉夫齐昕
关键词:灌水方式盐化土壤含水率盐分水分生产率

相关作者

马均
作品数:414被引量:4,181H指数:39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杂交稻 杂交籼稻 杂交水稻 氮肥运筹
胡田田
作品数:104被引量:1,028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灌水量 玉米 番茄 番茄果实 氮
孙永健
作品数:163被引量:1,727H指数:2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杂交籼稻 氮肥运筹 杂交稻 氮素利用
康绍忠
作品数:573被引量:9,782H指数:6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分利用效率 玉米 土壤水分 石羊河流域 灌溉
漆栋良
作品数:12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施氮方式 灌水方式 玉米 根长密度 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