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9篇“ 潜在型克山病“的相关文章
- 吉林省潜在型克山病临床特征分析
- 2025年
- 目的 调查吉林省潜在型克山病临床特征,为调整和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吉林省38个病区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资料完整的490例潜在型克山病患者健康档案,对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90例患者年龄为(67.19±10.62)岁,其中男性144人,女性346人,45岁及以上者占比97.55%(478/490),病程基本均在10年以上;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60岁组及≥60岁组,两组间性别、NYHA心功能分级、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89,P<0.05);占比前五位不适症状为:胸闷、心悸、气短、呼吸困难、乏力;心电图检查结果为158例正常,332例异常。心电改变类别前五位分别是T波和/或ST段改变186例、各型传导阻滞92例、窦性心动过缓62例、各型期前收缩34例、房室肥大或负荷过重改变31例。19.80%(97/490)的患者合并两种及以上异常心电改变;心脏超声改变较多的有:左室舒张功能减低312例,二尖瓣少量反流218例,三尖瓣少量反流204例,主动脉瓣少量反流170例,主动脉硬化/弹性减低117例,肺动脉瓣少量反流76例,269例患者存在两处及以上瓣膜反流。心电图正常人群,≥60岁组的心脏超声总的异常改变率及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改变率均高于<60岁组(χ^(2)=8.857、25.448,P<0.05);心电图呈T波和/或ST段改变人群≥60岁组总的心脏超声异常改变率、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改变率、二尖瓣少量反流改变率、主动脉瓣少量反流改变率均高于<60岁组(χ^(2)=16.333、11.828、5.066、5.595,P<0.05);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人群心脏超声主动脉瓣少量反流改变率≥60岁组高于<60岁组(χ^(2)=4.356,P<0.05)。结论 吉林省潜在型克山病患者因病程较长,目前以高龄、女性患者居多,心功能尚可,多伴心脏相关的不适症状,心电图异常改变率高,高龄组
- 梁鹤王婧万晓艳李维
- 关键词:克山病
- 攀枝花市慢型与潜在型克山病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攀枝花市慢型与潜在型克山病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攀枝花市慢型克山病患者35例与潜在型克山病患者35例,分别作为慢型克山病组和潜在型克山病组;并且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3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心功能各项指标以及心电图超声情况。结果对照组LVM、LVMI、LVEF、Tei指数与潜在型克山病组、慢型克山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慢性克山病和潜在型克山病需结合多项指标综合判断,从而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 杨文杨超曾艳王安华邱逦
- 关键词:慢型潜在型克山病多普勒超声检查
- 潜在型克山病心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与心肌损伤及抗氧化标志和心脏功能的关系
- 2016年
- 目的探讨潜在型克山病(1atent keshan disease,LKD)患者心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特征与心肌损伤及抗氧化标志、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0例LKD患者进行静息^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18F-FDG)PET检查,获得17节段模型心肌代谢图像,计算各节段评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比色法测定心肌损伤及抗氧化指标,利用超声检查心脏功能指标.并与PET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0例LKD患者^18F—FDGPET心肌代谢显像共检测出126个节段为放射性摄取减低,占74.1%(126/170)。PET二分类评分中,最大值为10.0分,最小值为6.0分,平均为(8.0±2.0)分。PET四分类评分中,最大值为20.3分,最小值为6.4分,平均为(12.3±2.1)分。PET评分与心肌损伤及抗氧化指标的相关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T四分类评分与心脏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室间隔厚度(LVST)的相关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r=0.767、0.783、0.669,P均〈0.05)。结论^18F—FDGPET结合心肌损伤及抗氧化指标、心脏功能指标能够为LKD患者心肌损伤的判断提供更全面的临床信息。
- 吴欢王铜于丽娟李迎辞徐伯楠刘红刘亚滨郭子丹王庞宏洋高祥芝金刚刘玉婷刘白鹭
- 关键词:潜在型克山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脱氧葡萄糖
- 潜在型克山病心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评分与心脏生物标志物及超声指标的关系
- 2016年
- 目的探讨潜在型克山病(LKD)患者心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特征与心脏生物标志物及超声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0例LKD患者进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乙腈(^99mTc—MIBI)SPECT和心脏超声检查,SPECT检查获得20节段模型心肌灌注图像,计算各节段四等级、二分类总评分。采用比色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心肌肌钙蛋白I(cTnI)。SPECT总评分和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心脏SPECT检查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示踪剂摄取降低。相关分析显示,SPECT四等级总评分范围为11—24分,平均(17±4)分;二分类总评分范围为9—17分,平均(13±2)分。SPECT四等级、二分类总评分与SOD、MDA、cTnI无相关性(r=-0.35、0.25、0.27、0.00、0.34、0.08,P均〉0.05)。SPECT四等级总评分与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心脏质量(LVM)相关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r=0.71、0.77,P均〈0.05),二分类总评分与舒张末左室后壁厚度(LVPWT)、心排出量(CO)、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LVM相关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r=0.81、0.75、0.86、0.79、0.83,P均〈0.05)。结论LKD患者心脏SPECT显示不同程度的心肌示踪剂摄取减低,SPECT总评分与部分心脏超声指标有很好的一致性,但未见与心脏生物标志物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
- 高祥芝金刚王铜刘玉婷徐伯楠刘红庞宏洋吴欢于丽娟李迎辞刘白鹭
- 关键词:潜在型克山病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评分心脏超声
- 潜在型克山病患者长期跟踪随访及进展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观察潜在型克山病(KD)患者的10年转归情况并分析其进展为慢型KD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48例新发潜在型KD进行10年跟踪随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生存模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心电图、血硒、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心率及跟踪随访期内新发生的高血压、继发性心电图异常等因素是否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10年随访期间的慢型KD累积发病率和累积危险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累积慢型KD发生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最终有效病例414例,平均随访时间(112.9±17.5)月。在随访期内,慢型KD发病率为22.2%(92例)。年龄在15岁以上、男性、有KD家族史、有吸烟史、血硒质量浓度低于60μg/L、有主要心电图改变、18.5kg/m2≤BMI≤23.9kg/m2的潜在型KD患者在随访10年间进展为慢型KD的累积发病率和累积危险率均较高。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主要心电图异常改变、低硒、BMI、高血压及继发性室性早搏均为潜在型KD进展为慢型KD的危险因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血硒质量浓度呈正相关(r=0.719,P<0.01)。结论主要心电图改变、低硒、BMI、高血压及继发性室性早搏均是潜在型KD进展为慢型KD的危险因素。
- 刘昕杨光王立新魏瑾谭武红朱延河
- 关键词:克山病低硒跟踪随访
- 中国6省(市)扩张型心肌病和类潜在型克山病患病率调查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我国6个克山病病区省(市)中的非克山病村扩张型心肌病和类潜在型克山病患病情况,为克山病病区建立消除标准提出本底参考值。方法在四川、陕西、河南和山东的非克山病病区,在重庆和云南的克山病病区,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县、乡和村作为调查点。每个非病区县和病区县抽取2个乡,每个乡抽取1个村(非克山病村)。对调查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查体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对疑似病例拍胸部后前位X线片。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依据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联合会(WHO/ISFC)工作组制定的标准。结果共调查了126个村,对54139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共检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0例,其中男性7人,女性3人,总患病率为18.47/10万(10/54139),95%可信区间为18.11/10万-18.84/10万。共检出类潜在型克山病197例,总患病率为363.88/10万(197/54139),95%可信区间为362.27/10万~365.49/10万,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53.34/10万(83/23490),女性患病率为372.07/10万(114/30639)。描记心电图54139例,其中正常心电图45222例,异常心电图8917例,异常率为16.47%。其中重庆心电图异常率最高为38.28%(1585/4141),云南心电图异常率最低为8.10%(1175/14507)。心电图异常改变中,T波和ST段改变检出率最高为4.67%(2528/54139)。在异常心电图指数中,河南、山东和重庆检出率较高。均〉10.0%。结论建议我国6个省(市)中的克山病病区扩张型心肌病和类潜在型克山病本底的参考值分别为18.47/10万和363.88/10万。
- 全丽丽侯杰王铜徐伯楠孙树秋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患病率
- desmin基因exon6A360P错义突变与慢型及潜在型克山病心肌损伤的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desmin基因exon6A360P错义突变与克山病心肌损伤的关系及exon6A360P错义突变是否是慢型及潜在型克山病损伤的易感基因。方法在陕西省克山病病区黄陵县店头镇和非病区西安市长安区,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年龄相匹配的慢型和潜在型克山病患者(病例组)30例及病区(内对照组)和非病区对照(外对照组)各30例。采集外周血5ml,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盐析法制备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用特异性的Bsp1286I内切酶对可能发生突变的exon6位点进行酶切。设内对照,在desmin基因exon4位点进行酶切,判定标准为在122bp和60bp处各出现1个条带。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desmin基因exon6A360P错义突变位点,判定标准为desmin基因exon6位点酶切后在184bp和66bp处各出现1个条带。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内对照desmin基因exon4在Bsp1286I酶切前,在182bp处仅出现1条条带;在酶切后,被切成2个片段,在122bp和60bp处各出现1个条带。慢型及潜在型克山病患者desmin基因exon6在Bsp1286I酶切前和酶切后.均在250bp处出现了1个条带:病区和非病区对照组desmin基因酶切后.也是在250bp处出现了1个条带。3组结果相同,desmin基因exon6没有被Bsp1286I酶切开,A360P没有发生错义突变。结论慢型和潜在型克山病患者未检出desmin基因exon6A360P错义突变位点,desmin基因exon6A360P错义突变不是克山病心肌损伤的易感基因。
- 张洁刘作功郭雄
- 关键词:克山病DESMIN点突变
- 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山东省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管内皮功能,探讨机体内皮功能失调与克山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患者57人、病区健康人34人,分别采集清晨空腹血检测ET、NO、NOS、iNOS及cNOS含量及活性。结果(1)克山病患者ET水平明显高于病区健康人(P<0.01);心功能越差,ET升高越明显(P<0.01);(2)NO和NOS含量,潜在型、慢型克山病均明显高于病区健康人(P<0.01);慢型高于潜在型(P<0.01);iN-OS含量克山病患者也高于病区健康人(P<0.05);慢型克山病高于潜在型克山病(P<0.05)。结论ET、NO水平的变化可能作为一种中间环节参与了克山病的发病机制;心功能不同,血浆ET、NO升高的程度也不同;ET、NO可作为克山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 王秀红相有章王林管淑芬宋术亮屈福荣马玉芹刘俊清
- 关键词:克山病内皮素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 中药丹参预防治疗慢型、潜在型克山病的药理学机制
- 2005年
- 苗东风董彦珍吕宏彦
- 关键词:中药丹参克山病药理学机制
- 2000~2004年吉林省潜在型克山病监测点5年监测报告被引量:3
- 2005年
- 陆为武徐伟戴薇苗东风韩瑞清陈忠王永强田秀文王传江吕宏彦李德全蔡志彬吕胜民李庆春
- 关键词:潜在型克山病监测点流行病学
相关作者
- 杨虞勋

- 作品数:29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克山病 预后 硒 潜在型克山病 红细胞免疫功能
- 宋鸿彬

- 作品数:71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克山病 硒 预后 慢型克山病 克山病病区
- 梁文升

- 作品数:37被引量:106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地方病研究所
- 研究主题:克山病 硒 预后 克山病病区 心电图
- 姚钢炼

- 作品数:51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枸橼酸钠 肾间质纤维化 克山病 肾间质 潜在型克山病
- 徐光禄

- 作品数:63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地方病研究所
- 研究主题:克山病 硒 低硒 补硒 克山病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