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9篇“ 潜伏膜蛋白-1“的相关文章
基于定量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潜伏{1}-1与波形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2024年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编码的潜伏{1}-1(LMP-1)和波形蛋白(VIM)是两种公认的鼻咽癌标志物,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尚不明确。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是唯一能够在活细胞中非侵入、动态监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LMP-1和VIM的分子荧光探针,并通过一种定量FRET技术,即三通道荧光共振能量转移(E-FRET),在活细胞中检测LMP-1与VIM之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进一步地,使用甲基倍他环糊精(MβCD)研究脂筏完整性对LMP-1与VIM相互作用的意义,以及该相互作用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荧光图像显示:VIM在LMP-1阳性细胞内的分布呈现明显的极化特征,并且聚集于两者相互作用强的区域。E-FRET成像和细胞活性检测的结果表明:LMP-1与VIM相互作用不依赖于脂筏完整性,且在脂筏被破坏的过程中逐步增强。此外,LMP-1与VIM相互作用也可以增强细胞的凋亡抵抗能力。从新的视角阐述LMP-1的抗凋亡机制,表明定量FRET技术可用于细胞凋亡过程中蛋白质相互作用和分布差异的研究。
吴志伟张先增谢树森
关键词:鼻咽癌潜伏膜蛋白-1波形蛋白
EB病毒潜伏{1}LMP1疫苗的预测及验证
2023年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EB病毒潜伏{1}LMP1,为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NCBI数据库中获取LMP1蛋白的基因组序列和氨基酸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ProtParam、SOPMA、SWISS MODEL、SignalP、TMHMM、Cell-PLoc 2.0、NetNGly、NetPhos-3.1、Conserved domains、IEDB、BLAST、Immunomedicine Group、UniProt预测LMP1蛋白的理化性质,二、三级结构,信号肽和跨区域,亚细胞定位,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保守结构域,B、T细胞表位,同源性,抗原决定簇以及相互作用蛋白。构建重组质粒LMP1-pMV261以及重组卡介苗,并通过检测LMP1分子及蛋白表达水平探究构建疫苗的基本条件。结果LMP1蛋白分子式为C1901H2877N493O562S11,氨基酸数为386,相对分子质量为41.98238×10^(3),原子总数为5844。LMP1蛋白为稳定亲水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则卷曲(Cc),占49.48%,易与抗体嵌合。该蛋白无信号肽,具有6个跨区,亚细胞定位在宿主细胞,无糖基化位点,有27个磷酸化位点,7个相互作用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该蛋白基因及蛋白表达均稳定。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LMP1蛋白为稳定亲水蛋白,含有丰富的B、T细胞表位,构建的重组卡介苗蛋白表达稳定,可作为EB病毒的候选疫苗。
李昆芳张隽宁丁一公博傲王然屈艳琳
关键词:LMP1EB病毒生物信息学分析
EB病毒潜伏{1}LMP1、VEGF和cyclinD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潜伏{1}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 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癌标本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MP1、VEGF和cyclinD 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LMP1、VEGF及cyclinD 1的表达率分别为17.8%(19/107)、85.0%(91/107)和64.5%(69/107);LMP1和cyclinD 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两者的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VEGF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学类型、组织学类型及脉管侵犯均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LMP1的表达与VEGF和cyclinD 1均明显相关(P<0.05),同时,VEGF与cyclinD 1表达明显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LMP1可能直接上调VEGF的表达,或者LMP1通过促进cyclinD 1的表达来上调VEGF的表达,从而对乳腺癌的淋巴转移及发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谢闵朱永云许增祥
关键词:乳腺癌
环氧化酶-2及潜伏{1}-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潜伏{1}-1(LMP-l)在鼻咽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6例鼻咽癌活检标本(鼻咽癌组)和32例正常鼻咽黏组织常规石蜡切片标本(正常组)的COX-2、LMP-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及颈部转移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中COX-2及LMP-1在的阳性率分别为73.6%和63.2%,高于正常组织的6.2%和9.4%(均P<0.01)。颈部淋巴结转移组的COX-2及LMP-1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3.6%和80.0%,均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的47.6%和57.1%(P<0.01或0.05)。而鼻咽癌组中的早期与晚期的COX-2及LMP-1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OX-2、LMP-1在鼻咽癌的发生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意义。
张达群张乃尊
关键词:鼻咽癌环氧化酶-2LMP-1
EB病毒潜伏{1}LMP1通过转录因子EGFR和共因子TIF2调控cyclinD1基因的机制研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与肿瘤癌变密切相关。我们的前期研究证明在EB病毒/(Epstein-B arr virus,...
石颖
关键词:EB病毒潜伏膜蛋白1EGFRCYCLIND1
文献传递
EB病毒潜伏{1}LMP1通过转录因子EGFR和共因子TIF2调控cyclinD1基因的机制研究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yclinD1Gene Regulated by Epstein-Barr Virus Encoded Latent Membrane Protein1via Nuclea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nd Transcriptional Intermediary Factor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与肿瘤癌变密切相关。我们的前期研究证明在EB病毒(Epstein-B arr virus, EB...
石颖
关键词:EB病毒潜伏膜蛋白1EGFR
EB病毒潜伏{1}LMP1诱导鼻咽癌细胞发生TRAIL抵抗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第一章鼻咽癌细胞中LMP1的表达与其对TRAIL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有研究表明不同鼻咽癌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不同,因此本章我们检测对比不同鼻咽癌细胞中EB病毒潜伏{1}LMP1表达水平和其对TRAIL的敏感性,并探讨...
李仕晟
关键词:鼻咽癌TRAILLMP1
文献传递
HIV感染者体内Epstein-Barr病毒致癌性潜伏{1}-1功能区C末端DNA序列分析
2011年
目的初步了解在HIV感染者体内,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致癌性潜伏{1}-1(latent membrane protain-1,LMP-1)功能区C末端DNA特异性30bp缺失的发生率和33bp重复序列拷贝数的情况。方法采用巢式PCR扩增175例HI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中EBV的LMP-1功能区C末端的基因片段,并进行核酸序列分析。为了避免核酸质量对实验成功率的影响,同时对提取的所有标本DNA的MDR1 C3435 T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所有HIV感染者的PBL标本中,MDR1 C3435 T基因均成功扩增(扩增率为100%),证明标本的DNA质量合格。175例标本中的33例可以成功扩增EBV-DNA(阳性率为18.9%)。在33例EBV-DNA阳性的标本中,27例(81.8%)的LMP-1基因核酸序列发生特异性30bp缺失(the 30bp-del),其33bp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分别为4(4例,14.8%)、5(12例,44.4%)、6(8例,29.6%)、7(3例,11.1%);其他6例LMP-1核酸序列没有发生30bp核甘酸缺失,其33bp重复序列单位的拷贝数为4(5例,83.3%)、5(1例,16.7%)。结论 HIV感染者体内EBV致癌性LMP-1功能区C末端基因发生特异性30bp缺失的频率为81.8%,而其33bp重复序列的拷贝数为4、5、6、7,共4种。
周素娟丁盈盈高眉扬陈莉张铁军何纳
关键词:HIV感染者EPSTEIN-BARR病毒潜伏膜蛋白-1巢式PCR
EB病毒潜伏{1}LMP1通过转录因子EGFR和STAT3调控cyclin D1基因的分子机制研究
本室的前期研究首先发现在鼻咽癌细胞中LMP1通过其CTAR1募集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精细调控EGFR表达和上调EGFR磷酸化水平,进而促进细胞增殖,继首次发现LMP1可以调控EGFR核移位,并呈EGF配体非依赖性。据...
徐杨
关键词:EB病毒潜伏膜蛋白1转录因子免疫共沉淀
文献传递
EB病毒潜伏{1}-1和环氧合酶-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环氧合酶-2(COX-2)及EB病毒潜伏{1}-1(LMP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7例鼻咽癌组织中LMP1、COX-2及VEGF-C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中LMP1、COX-2及VEGF-C表达率分别为49.1%(28/57)、75.4%(43/57)和59.6%(34/57);经Spearman相关分析,它们之间呈相互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鼻咽癌中LMP1及COX-2可能直接上调VEGF-C表达,或者LMP1通过促进COX-2表达上调VEGF-C表达,从而对肿瘤的淋巴转移及发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易翔唐安洲覃颖温文胜赵卫民
关键词:鼻咽肿瘤EB病毒潜伏膜蛋白-1环氧合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相关作者

曹文枫
作品数:35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预后 乳腺肿瘤 肿瘤侵袭转移 组织芯片 食管鳞状细胞癌
刘颖新
作品数:43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鼻咽癌 免疫组化 鼻咽肿瘤 放射治疗后 非小细胞肺癌
徐澍
作品数:3被引量:20H指数:1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
研究主题:潜伏膜蛋白-1 预后 鼻咽肿瘤 生物学行为 P53蛋白
张维元
作品数:21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
研究主题:预后 鼻咽肿瘤 生物学行为 鼻咽癌 鼻咽癌组织
高美花
作品数:22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YCLIND1 IL-6 TGF-Β1 血清白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