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3篇“ 漏洞填补“的相关文章
- 论指导性案例的法律漏洞填补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 2024年
- 作为法律漏洞的司法填补方式之一,指导性案例承载着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维护法律体系完整性和实现法律价值的职责与使命。分析“中国裁判文书网”收录的司法案例,可以发现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总体参照率低、参照形式不规范、个案被引频次差异悬殊、应用案例地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造成指导性案例“参照难”的直接原因包括案例数量供给不足、相似性判断标准不统一、参照内容不明确等,但根本原因乃是案例适用技术的缺陷。法官应熟练掌握类推适用、目的性扩张、目的性限缩、法律原则具体化的漏洞填补方法,严格遵循法律漏洞的识别与确认、类案检索与相似性比对、指导性案例的参照适用和裁判实效的预先评估四个步骤完成待决案件漏洞填补工作,以实现案例适用技术的优化升级。
- 张家源
- 关键词:法律漏洞漏洞填补
- 法律漏洞填补的原理与方法解析
- 2024年
- 法律漏洞是指法律未对某项应予调整的社会生活事实提供可适用的具体规则。当法律存在漏洞时,法官需要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填补法律漏洞,在法秩序框架内创设相应的具体规则,以满足审判实践的需要。对于彩礼及其返还问题,我国相关民事法律无明确规定,存在漏洞。2024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4]1号,以下简称《彩礼纠纷规定》),为彩礼的给付和返还提供了清晰的行为规则和裁判规则,补充了法律漏洞,具有法学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
- 张新宝
- 关键词:法学方法论法律漏洞彩礼纠纷裁判规则民事法律
- 合意漏洞填补视角下情势变更制度重塑被引量:1
- 2024年
- 一般认为,情势变更属于契约自由的限制规范,其正当性基础在于诚实信用、公平原则等客观价值理念。但谨慎思考,这一理解并不妥当。情势变更制度旨在对当事人合意存在的漏洞进行填补,属于契约合意的“发现”工具而非契约自由的限制规范。判断某一情势变化是否构成情势变更,关键在于该情势变化发生后要求当事人继续履行合同是否超出了当事人的缔约时的合意范畴。该情势变化的发生时间、是否为当事人缔约时不可预见或者是否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均属于是否可以动摇当事人合同基础的判断因素,而不能直接排除构成情势变更的可能。当事人排除情势变更适用之特约并不宜一律认定为无效,如果事后情势变化动摇了当事人订立特约时合意基础,该特约可以被认定为不成立。成立情势变更后,法院或仲裁机构应以当事人的假设合意为基准决定后续处理方案,合同变更和解除之间没有固定的优先关系。决定具体的变更或解除合同方案时应将情势变更风险在当事人间分配,以探寻最为契合当事人真实意思的处理方案。对情势变更后的再交涉宜采取强制调解的制度构造,通过再交涉过程为确定当事人假设意思提供信息基础。
- 韩富鹏
- 关键词:情势变更
- 法律漏洞填补的比较法适用
- 2024年
- 市场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法律与国际法、国外法律的交互沟通日益频繁,各国面临的法律问题也出现更大程度的相似性。本国法律无法解决的棘手案件,时常可以在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法律中找到解决方案和途径。在本国法律存在漏洞时,出于实用主义、思维经济性与便宜性的考量,法官可以将比较法作为一种法律漏洞的填补工具服务于本国的司法实践。法院自主地适用比较法填补法律漏洞,是其在司法权限之内所为的法律活动,并不违背一国司法之主权。在全球化趋势、“一带一路”和涉外法治建设的大背景下,适用比较法填补法律漏洞对于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苏彦新赵阳
- 关键词:法律漏洞比较法
- 法律漏洞填补规则对当代的司法启示
- 2024年
- 《民法典》自颁布以来,民商事领域构建起一套完整系统性的规范体系。然而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各种创设性司法解释也应运而生,这恰巧验证了规范完整体系下在实践过程中一定存在难以适配的法律漏洞。从法律漏洞的理论根源来看,法律漏洞存在的实质是未能满足原本计划的圆满性。由于法律的动态性特征以及商品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法律漏洞的存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特征,法官在司法实务中难免遭遇法律漏洞的裁判风险。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发挥法官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优化法律漏洞填补这一司法路径。
- 周军辉
- 关键词:法律漏洞方法论自由裁量
- 公司决议无效制度的类型区分与漏洞填补被引量:2
- 2024年
- 公司决议无效的现有事由、效果和确认无效的具体规则均以决议违反公共利益为前提。但是,无论考察相关学理解释以及实务中的具体裁判,还是基于公司性质和公司机构法定职权配置原理,均可发现内容违法的决议既可能侵犯公共利益,也可能侵犯私人利益,实际上尤其以后者为主。预设前提的不准确导致现有的公司决议无效规则存在漏洞,无法适用于侵犯私人利益型决议。侵犯私人利益型的内容违法决议为相对无效,只能由利益受侵犯的主体主张。在公司利益受侵犯时,公司可由异议股东、董事、监事等代表。主张公司决议相对无效的权利应受除斥期间的限制,起算点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决议作出之日;在没有明确规定时,除斥期间可参照类似立法解释为一年。
- 殷秋实
- 关键词:公司决议私人利益相对无效除斥期间
- 法律漏洞填补的原理与方法解析以《彩礼纠纷规定》为例被引量:2
- 2024年
- 《彩礼纠纷规定》是通过司法解释填补法律漏洞的实践范例,其基本符合漏洞填补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具有法学方法论上的重要借鉴价值。对于彩礼及其返还问题,我国相关民事法律无明确规定,存在漏洞。在立法机关未通过立法或立法解释填补彩礼规则漏洞的情况下,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制定《彩礼纠纷规定》,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对其予以补充性填补。当代彩礼习惯和相关法理是用以填补彩礼漏洞的重要素材,将此等素材转化为裁判规则,需要遵循《民法典》特别是其婚姻家庭编的基本价值指引。《彩礼纠纷规定》基于婚姻自由原则、自愿原则、诚信原则、不违反法律与不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等法律原则,在正确适用法律行为解释规则和身份关系协议规则的基础上,对赠与合同规则和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规则予以变通,在法秩序框架内创设出符合彩礼关系性质、能够合理平衡当事人利益的具体规则。
- 张新宝
- 关键词:法律解释司法解释
- 利益衡量视角下的税法漏洞填补
-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现实变得更加复杂,疑难案件大幅增多。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偷逃税案件,随着电商直播行业的兴起而爆发,吸引着社会各界的眼球,应当看到税法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更显乏力,需要更多的理论进行支撑。法律的背后...
- 李雨婷
- 关键词:漏洞填补
- 公共卫生法体系的漏洞填补——以四部特别行政法为分析对象被引量:1
- 2023年
- 从表面上看,《野生动物保护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法》《传染病防治法》四部法律已经组成重要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但实际上,当中既有法律内部的漏洞,也有法律之间的空白,漏洞与空白甚至连成一条制度裂缝。为了填补漏洞、弥合裂缝,应从单个法律的局部视角上升到宏观的体系视角,从两方面整合出严密的制度链条。一是整合《野生动物保护法》与《畜牧法》,向统一的动物保护法发展。二是健全《动物防疫法》,加强其与《传染病防治法》的衔接配合,共同将狭隘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扩展为全面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 刘志鑫
- 关键词:法律漏洞野生动物保护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法传染病防治法
- 合同漏洞填补规则的文本分析
- 2023年
- 《民法典》第510条是合同漏洞填补体系的“火车头”。本条所列举的可填补内容为一般合同的非必要条款。依据不同的法律规定、合同性质、当事人约定,一般合同的必要条款不尽相同。因非必要条款形成的漏洞不影响合同的成立,但影响合同的履行。合同漏洞的填补规则中的各关键要素需要作精细化的文本分析。“约定不明确”应当理解为法官穷尽合同解释仍不能确定争议条款的确切含义。“合同相关条款”不应局限于系争合同本身,可扩展至交易过程中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相关合同。“合同相关条款”与合同性质及目的相关。“交易习惯”需要做缩限解释。此外,运用诚信原则、绿色原则、公平原则做漏洞填补兜底工具。
- 张旸
- 关键词:合同解释交易习惯
相关作者
- 纵博

- 作品数:90被引量:71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证明标准 刑事诉讼法 证明力 漏洞填补
- 王利明

- 作品数:675被引量:18,427H指数:8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民法典 人格权 物权法 《民法典》 民法
- 方新军

- 作品数:36被引量:672H指数:1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 研究主题:权利 解释论 民法典 《民法典》 合同法
- 王文胜

- 作品数:12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民法典 司法解释 《民法典》 法律解释方法 合同法
- 杜强强

- 作品数:40被引量:442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研究主题:合宪性解释 基本权利 宪法修改 宪法 议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