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篇“ 滨螺科“的相关文章
中国近海豆属Peasiella(腹足纲,)两物种的分类学研究
2021年
在对历年来在中国近海采集的(Littorinidae)贝类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的过程中,鉴定出隶属于豆属Peasiella的2个物种:波部豆Peasiella habei D.Reid&Mak,1998和罗豆Peasiella roepstorffiana Nevill,1885。标本采自中国山东省及海南省沿海区域,栖息于潮间带及浅海的礁石上。本文对2个物种的贝壳形态、齿舌特征及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其分类地位以及主要鉴别特征进行了讨论,提出齿舌数量及排列方式即齿式为该属物种区分的重要依据。同时,将张氏马蹄Trochus zhangi Dong,2002归于罗豆Peasiella roepstorffiana Nevill,1885的次异名。
李晨亓鲁孔令锋李琪
关键词:滨螺科中国近海分类学
恢复初期红树林树栖动物的组成与分布被引量:4
2017年
动物是红树林中常见的底栖动物,它们的形态、行为和分布等与红树林植被密切相关。本文调查了植被恢复初期(3年生)红树林树栖动物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并探讨滩涂高程和树种对动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初期物种已成为优势类群,密度达到32.67 ind·m^(-2);黑口在不同滩涂高程下均为优势种,其密度和生物量在黄零1.8 m高程的秋茄林内较其他林地(黄零2.2和2.6 m)高;粗糙仅出现在黄零1.8 m的秋茄林内;种植于黄零1.6 m高程的桐花树林内黑口的生物量和密度均大于同样高程下的秋茄林,但桐花树林内的个体小于秋茄林内的个体;粗糙在不同树种间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物种的分布在红树林恢复初期随生境的异质性表现出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植被形态导致的物理环境差异以及物种活动习性、繁殖扩散模式等生物学特性有关。
陈顺洋陈彬廖建基陈甘霖黄艳陈光程
关键词:红树林
福建崇武潮间带的生态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研究福建崇武岩相潮间带三种的生态 :粒结节 (Nodilittorinaexigua)、塔结节 (N.pyramidalis)、粗糙 (Littorina scabra) .粒结节为优势种 ,三种的分布均达于中潮区的下限 ,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 .随季节变化 。
谢进金
关键词:潮间带滨螺生态
平潭岛岩相潮间带粒结节种群个体大小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对粒结节种群按垂直分布区的上、中、下部逐月连续取样十四个月。测得种群的平均个体大小,呈现由下而上逐渐增大的梯度分布。6月至9月种群中没有幼体(<3mm)存在。幼体增补在垂直分布区的中、下部数量最大。除了6月至9月下限没有存在外,种群的垂直分布的上限和下限位置无显著变化。
陈寅山许友勤
关键词:滨螺科
浙江沿海的生态学研究被引量:7
1990年
本文报道了浙江沿海动物的水平、垂直分布及其数量的季节变化。粗糙拟和结节分别仅分布于象山港内和外侧岛屿,中间拟偏于内湾和大陆沿岸分布;短和粒结节广布于内湾、沿岸和内外侧岛屿。此外,还对比讨论了我国南北沿海的分布、环境因子对分布的影响。
尤仲杰
关键词:滨螺科生态学
红树林恢复初期莱氏锥分布动态
2023年
树栖腹足类动物是红树林底栖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成和分布受到红树植被的影响。因此,在红树林生态修复中,腹足类动物的恢复依赖于植被的发育。(Littorinidae)锥属(Mainwaringia)动物是亚洲红树林的广布种,但针对其在红树林中的分布及种群特征的研究较少,对红树林植被恢复过程中锥属动物的恢复动态更是鲜有研究。调查了厦门下潭尾湿地秋茄(Kandelia obovata)红树林恢复初期,新记录种莱氏锥(Mainwaringia leithii)种群恢复的时间动态,并分析其与植被参数的关系。研究发现,红树林恢复初期,秋茄植被生长迅速,株高、冠幅、基径和覆盖度分别由0.5年生幼林的41.3 cm、25.0 cm、1.04 cm和25%增长为8年生样地的179.2 cm、76.7 cm、5.96 cm和95%。在秋茄胚轴种植6个月左右开始记录到莱氏锥的个体,其密度和生物量在1.5 a后达到最大(分别为136个/m^(2)和1.86 g/m^(2)),而后逐渐降低,种植3 a后秋茄林内莱氏锥仅零星分布。除8年生的样地,莱氏锥的个体大小随恢复时间的变化特征与其密度相反,在1.5 a和2 a个体相对较小。结果表明,莱氏锥是下潭尾秋茄红树林常见的树栖软体动物,其种群快速响应红树林植被的恢复,这种恢复动态可能与植被发育过程中栖息环境的变化有关。
陈顺洋邢炳鹏薛志勇朱红晔陈彬俞炜炜安文硕陈光程
关键词:红树林秋茄树栖
能在高温下维持蛋白活性的
2017年
某些生活在潮间带的岩石上的软体动物在潮落时,会留在海岸边高处的礁石上,被日光炙烤,体温能升高到足以让某些蛋白质变性的程度,比如玉黍的海体温就经常升到50℃以上。
蔡春林
关键词:活性软体动物潮间带体温
广西防城港玉石滩潮间带生态分布的初步调查
于2002年8月至2003年6月,对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旅游海区玉石滩硬相潮间带的进行生态调查。每2个月采样1次。共采集到4种,隶属于12属,为粗糙(Littoraria (Palustorina)artic...
庆宁林岳光张宝黄莉梨麦桂欢
关键词:滨螺生态分布
广西防城港东湾红树林的生态研究
于2002年8月至2003年6月,每2个月1次,在广西防城港市的东湾红树林采集样品。共采集到3种:粗糙(Littorina scabra)、黑口(L.melanostoma)和塔结节(Nodilitt...
庆宁林岳光张宝
关键词:生物量栖息密度生态研究
广西防城港玉石滩潮间带的生态研究
于2002年8月至2003年6月,对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旅游海区玉石滩硬相潮间带的进行生态调查。每2个月采样1次。共采集到4种,隶属于12属,为粗糙(Littorina scabra)、波纹(L.undu...
林岳光庆宁张宝黄莉梨麦桂欢
关键词:生物量潮间带生态研究

相关作者

谢进金
作品数:45被引量:294H指数:9
供职机构:泉州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酶活力 锯缘青蟹 金鱼 金属离子
陈甘霖
作品数:7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态脆弱性 海域 海洋空间 小尺度 区划
陈寅山
作品数:85被引量:615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凝集素 血清 泥蚶 超微结构 精子
陈顺洋
作品数:11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红树林 红树植物 动物 生态恢复 温室气体
陈彬
作品数:203被引量:1,883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城市 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多样性 会计准则 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