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篇“ 滇刺枣“的相关文章
不同授粉树对“脆蜜”着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初探
2024年
为了探究不同品种辅助授粉对“脆蜜”着果的影响,观测4年生以上“脆蜜”“越南野”“高朗一号”开花习性和自然授粉结果情况,设置“脆蜜”母树相同位置短截枝条上分别嫁接“越南野”和“高朗一号”接穗1枝辅助授粉处理,以“脆蜜”自花授粉为对照,观测3个处理的“脆蜜”的果实纵横径变化和着果情况,并测定单果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嫁接“高朗一号”接穗处理的着果率>嫁接“越南野”接穗处理>对照(“脆蜜”自花授粉),且两两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花后不同时间,3个处理的果实纵横径快速增长,变化趋势基本类似。3个处理对果实品质产生一定影响,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可食率、果实蛋白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间差异不大。采后0~28 d时,3个处理室温(19℃左右)贮藏的果实烂果率呈增长趋势;采后28 d时烂果率均达到100%。其中,嫁接“高朗一号”接穗处理的果实烂果率发展速度较慢,采后21 d时其烂果率极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说明试验条件下,“脆蜜”以嫁接“高朗一号”接穗辅助授粉处理的效果较好。
魏国香丁泽川陈洁明曾两顺蔡跃文
关键词:台湾青枣授粉着果率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多酚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2024年
目的优化多酚(Zizyphus mauritiana Lam.polyphenols,ZMP)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条件并测定ZMP抗氧化性。方法以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酶用量作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考察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实验优化ZMP提取条件,并对ZMP清除DPPH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ZMP超声辅助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40∶1(mL∶g)、超声温度为41℃、超声功率为304W、酶用量为4.1%(m/m)、乙醇体积分数为60%、超声时间为50min,此时,ZMP提取量平均值为(18.41±0.16)mg·g^(-1),接近预测值(18.33mg·g^(-1))。抗氧化性测定结果显示,当ZMP质量浓度为3.0μg·mL^(-1)时,对DPPH·、·OH的清除率分别为75%、72%,二者清除率均大于对照药品维生素C。结论响应面法实验优化的ZMP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ZMP可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开发利用。
刘荣倩宗宁悦杨申明彭润李汝艳
关键词:滇刺枣多酚超声辅助响应面法抗氧化性
酸法和酶法提取果胶的工艺被引量:4
2021年
是一种甜脆可口的水果,同时其含有丰富果胶。试验利用酸水解法和纤维素酶法提取中果胶。酸水解法中,设置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纤维素酶法中,设置加酶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不同提取率,得出提取果胶的单因素最佳条件,分别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提取中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酸水解法中,pH 1.5、温度90℃、时间80 min时,提取率达到13.62%;酶法中,加酶量3.5%、温度55℃、时间3 h时,提取率达到10.20%。根据2种方法的提取效果,得出酸水解法的提取效果更好。
付双超李冠男赵欣宇刘璐
关键词:果胶滇刺枣酸水解法
蜜蜂利用广西蜜源植物的调查研究
2020年
是近10年来南方各省区兴起种植的冬季成熟水果,既有规模种植,更多的是结合农家乐、乡村旅游等配套栽培,种植面积还在逐年扩大;主要靠虫媒授粉,蜜蜂能采集少量花粉,可以生产商品蜜。近几年,我区有不少中蜂场开始利用,有的是果场老板主动邀请蜂场前往放蜂并给予一定补偿,蜂农获得一定的收益,但在利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农药中毒、蜂群群势下降快等。通过本调查研究,希望能给利用蜜源的养蜂者、种植者,在养蜂生产和果树管理时如何配合蜜蜂安全授粉提供参考,实现养蜂生产、果树种植双赢。
胡军军秦汉荣周大维孔蕾孙甜陆启皇谢荣福蔡军辉
关键词:滇刺枣蜜源蜜蜂授粉
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萃取、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结合波谱分析方法对果肉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 furaldehyde,1)、4-羟基苯甲醛(4-hydroxybenzaldehyde,2)、对甲基苯酚(4-methylphenol,3)、对羟基苯甲醇(4-hydroxybenzyl alcohol,4)、莨菪亭(Scopoletin,5)、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6)、hiziprafuran(7)、蔗糖(sucrose,8)、芦丁(rutin,9).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沈瑞芳杨叶昆魏玉玲徐济仓潘聪李雪梅丁中涛周俊
关键词:滇刺枣化学成分黄酮
一种提取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物及其应用,属卷烟加工技术领域。提取物经以下步骤得到:将新鲜清洗晒干,去除叶片、梗丝和杂质,粉碎过20目筛;称取经处理的,加入5~15倍50~100%的乙醇溶液,40-80℃加热...
刘劲芸魏杰张虹娟徐世涛阴耕云高则睿黄静
广西的病原菌种类鉴定被引量:2
2009年
调查并鉴定了广西主要种植区上的7种真菌病害,病原菌分别为:粉孢Oidium zizyphi(Yen et Wang)U.Braun、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Pers.、疫霉菌Phytophthorasp.、拟茎点霉Phomopsis mauritianaG.Q.Yuan et J.G.Wei和Streptobotrys streptothrix(Cooke et Ellis)Hennebert,其中,S.streptothrix引起的褐腐病为首次报道。
袁高庆黎起秦韦继光赖传雅
关键词:滇刺枣植物病原菌
引起褐斑病的拟茎点霉属一新种被引量:6
2008年
报道引起褐斑病的拟茎点霉新种——拟茎点霉Phomopsis mauritiana。新种的载孢体近球形,甲型分生孢子椭圆形或披针形,形态及大小有别于同属植物上已知的3种拟茎点霉。
袁高庆韦继光黎起秦赖传雅
关键词:滇刺枣植物病原菌
嫁接中国红及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理论研究,以为砧木嫁接中国红,获得愈伤组织形成快、接口平滑、亲合力好、嫁接成活率高,嫁接后的中国红具有树体生长速度快、早实、丰产和果实品质好的良好效果。该技术,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资源发展产业,对推动其规模化发展,形成规模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金华
关键词:滇刺枣早实丰产
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0
2004年
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收集的挥发性成分,所得到的挥发性成分的二氯甲烷浓缩液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其成分及质量分数,共鉴定出40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79 07%,主要挥发性成分有:w〔邻苯二甲酸二(2 乙基)己酯〕=18 00%、w(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2 33%、w〔5 己基二氢 2(3H) 呋喃酮〕=4 60%、w(2 十二烯 4 酮)=2 75%、w(2 十三烷酮)=2 25%、w(十四烷)=2 15%、w(二十烷)=1 44%、w(十四烷酮)=2 14%、w(E 2 癸烯醛)=2 07%、w(2 壬烯 4 酮)=2 00%、w(己酸己酯)=1 93%、w(壬醛)=1 87%、w(丙基丙二酸)=1 73%、w(5 甲基糠醛)=1 70%、w(二十九烷)=1 52%、w(十三酸乙酯)=1 52%、w(己酸乙酯)=1 46%、w(6 甲基 2 十三烷酮)=1 30%、w(十四酸乙酯)=1 09%、w(4 羟基 6 甲基 2H吡喃 2 酮)=1 09%、w(丁基化羟基甲苯)=1 02%等。
邓国宾李雪梅林瑜念小魁张晓龙
关键词:滇刺枣挥发性成分同时蒸馏萃取

相关作者

汪云
作品数:6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研究主题:滇刺枣 地理种源 D-1型 胶合强度 胶合板
张林辉
作品数:138被引量:477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木薯 木薯品种 芒果 胡椒 怒江干热河谷
尼章光
作品数:183被引量:554H指数:14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芒果 杧果 蛋黄果 种质资源 果实品质
袁高庆
作品数:163被引量:648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学特性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病原鉴定 烟草 小檗碱
钟惠民
作品数:106被引量:586H指数:14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营养成分 野生植物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