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篇“ 湿陷性土“的相关文章
巴基斯坦瓜达尔地区湿陷性强夯后地表夯沉量与含水量的关系研究
2025年
强夯法是处理湿陷性的常用方法,已在工程中得到了较多应用。同样能级情况下,强夯处理时湿陷性的含水量对强夯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强夯前常需对含水量较低的湿陷性预先进行增湿处理。本文依据巴基斯坦瓜达尔某项目单点强夯试验段施工前后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含水量下的湿陷性地基单点强夯处理后的地表夯沉量及周边地表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湿陷性地基的含水量逐渐接近最优含水量时夯击效果最佳。本文列出相关试验结果,以便供类似场地进行地基处理时参考。
李杰马秉务王世杰
关键词:强夯法最优含水量
湿陷性加固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4年
湿陷性初始孔隙度高、饱和度低、粉砂含量高,受水浸湿后受应力变化极易发生沉降变形,沉降严重时将对地上建筑造成不可逆转的重大破坏,因此提高湿陷性的物理力学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分别分析了纳米材料、纤维、聚合物、工业废弃物、微生物等加固材料处理湿陷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讨了加固材料未来发展趋势,为加固湿陷性壤等不良地层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春强
关键词:注浆加固
一种湿陷性建筑外排水边沟混凝浇筑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陷性建筑外排水边沟混凝浇筑装置,涉及混凝浇筑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开设有U型槽,所述第二壳体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
寇帮继简华王栋李思王伟崔少博许生金高财塬
一种湿陷性、溶陷性或复合型的判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陷性、溶陷性或复合型的判定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取样和环刀原状试样的制备;二、第一环刀原状试样的浸水固结试验;三、去除第二环刀原状试样中的可溶盐;四、不含盐的第二环刀原状试样的饱水固结...
门青波夏玉云戚长军王冉刘争宏袁家光邓军涛袁甲
新疆湿陷性地基处理简析
2022年
通过湿陷性发生湿陷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分析,将其成因和机理归纳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并结合规范对湿陷的湿陷系数和湿陷量进行计算,依据湿陷量对层的湿陷性等级进行划分,根据湿陷性的特点分析了湿陷性地基处理中遇到的困难,给出常见的湿陷处理方案。
冯好娟
关键词:湿陷性土沉降地基处理
刚果(金)南部湿陷性的分散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野外调查,采用矿物成分、自行分散能力、碎块试验、孔隙水阳离子试验、交换钠离子百分比、经验公式及双比重计法等多种方法,从定性判别和定量分析角度,对取自刚果(金)南部地区不同矿山的湿陷性试样进行分散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湿陷性虽在外观赏表现出与分散性类似的鉴别特征;但其与分散性在交换钠离子含量和颗粒表面的电化学性质等方面有本质上的不同,判定为非分散性。推测研究体在短时急促降雨条件下,团粒之间的胶结被破坏,体被冲散,外观上表现出空洞、冲沟等特征,与体分散无关。对矿区建设中,湿陷性的处理提供参考。
陈括郑宏张诏飞席伟
关键词:分散性
基于激光衍射法的湿陷性粒度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对刚果(金)南部不同矿山的湿陷性试样进行激光衍射法测量试验,分析试样的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试样主要粒组为粉粒组和细砂组,粒度分布曲线具有双峰特征。参照国内标准,其工程分类为含砂低液限黏;按分形理论分析,其具有显著的分形特征,分维值在2.0~2.3之间,与国内湿陷性分维值相似;渗透变形类别为流,允许水力梯度在0.35~0.50之间。研究表明:如果尾矿坝坝基下的水力梯度控制在0.30~0.35以下,则坝基安全,为尾矿坝的工程建设和安全稳定提供理论参考。
张诏飞李西鹏席伟
关键词:湿陷性土水力梯度
一种湿陷性边坡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坡治理领域,尤其是一种湿陷性边坡支护结构,包括底板、支护板、支撑板、顶板、压板、两个连接板和多个第一插板;支护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底板和顶板,支护板倾斜设置,支护板上设有多个种植孔,支护板上设有多个限位插杆...
王建真殷富强魏银涛何勤国姜春雨王国平冯腾飞
文献传递
刚果金南部地区矿山湿陷性形成机理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基于工程实际调查结果,采用电子显微镜、岩矿鉴定、现场载荷试验等多种方法,分析刚果(金)南部区域分布湿陷性的形成原因,探讨其矿山工程性质和湿陷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刚果(金)南部湿陷性多为新进纪(N)形成的残积类,属于非黄类的湿陷性地质结构,发生湿陷的机理主要为固结过程中团粒外覆氧化膜破坏,团粒间胶凝作用减弱以及颗粒之间发生滑动实现再平衡。本文主要研究刚果地区南部矿山地质结构发展,同时通过地质结构发展过程了解其形成机理,并进行详细分析。
张诏飞闻磊刘志亮
关键词:湿陷性土团粒结构
高能级强夯在干燥松散深厚湿陷性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湿陷性地基处理措施一般有预浸水法、挤密法、换填法、垫层法、桩基法、深层搅拌桩法、振冲碎石桩法和夯实法等等。近年来,一些建筑行业工程对干旱地区湿陷性采用高能级强夯处理取得了成功,但处理面积较小,深度不大。新疆一大型干渠湿陷性渠道长82.094 km,其中北山坡湿陷性渠道长约27.000 km,湿陷性厚7~11 m,平均含水率2.2%。结合该工程,通过湿陷性处理措施的研究分析,根据现场试验和工程实施,采取高能级强夯解决了干燥、松散、深层湿陷性的技术难题。工程质量检测结果表明高能级强夯技术合理有效,可为其他同类工程借鉴。
罗纬邦
关键词: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

相关作者

何开胜
作品数:71被引量:499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水泥土搅拌桩 探地雷达 软土地基 搅拌桩 油罐
王健
作品数:1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研究主题:砂砾石 案比 野生动物 大型输水渠道 荒漠地区
尚继红
作品数:25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建筑物 既有建筑物 双灰桩 湿陷性黄土地基 湿陷性黄土
齐建国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设计院
研究主题:承载性状 桩侧阻力 人工挖孔桩 试验分析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
王维娜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研究主题:案比 换填 渠基 强夯法 湿陷性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