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9篇“ 湖桑“的相关文章
”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问题考述
2023年
史学的合理性与历史的真实性,始终有如一对矛盾纽结,二者既在对立中碰撞、修正,又在统一中调适、融合。“”问题亦可作如是观。过去,在人们旧有的知识建构中,“”之种源、种属似乎是一个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但从知识重构与知识发现出发,“”确乎存在着一个原生形态的与次生形态的之源与流的知识拷问。
祝玉芳李学功
关键词:湖桑原生形态
茶加工技术规程
32号抗病突变体—莒选1号的抗病机制研究
树病害是影响蚕业生产发展和实现树生态价值的重要因素,开展树抗病机制研究,培育抗性新品种,有利于发挥树的经济和生态作用。莒选1号是32号的自然芽变,对多种树病害具有明显抗性,但其抗病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以...
李硕
关键词:桑树抗病突变体抗病机制
文献传递
茶制作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养蚕在州市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称。州是全国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曾经养蚕业和丝绸业在州市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全国蚕丝业发展和弘扬蚕丝文化具有引导与示范作用。然而近几年来,养蚕的比较效益低,严重地影响蚕农种养蚕的积极性,造成园弃管,大量叶资源的浪费,已成为该产业当前迫切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因此,蚕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已被大家所关注。
楼黎静潘美良吴怀民徐敏利彭勇强
关键词:湖桑种桑蚕丝业丝绸业丝绸之府
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被引量:3
2013年
近年来,江苏建县蚕生产稳步发展,成为江苏省重点蚕县之一,多数蚕农自发栽养蚕。为降低栽成本,引导蚕农自行进行嫁接育苗,笔者在冈西镇左幼村金舍组蚕农赵荣华3.6亩的园进行嫁接试验,通过试验、对比,总结出提高嫁接体成活率的几点措施,供同行们参考。
姜春蓉曾卫华
关键词:成活率嫁接苗湖桑蚕桑生产栽桑养蚕嫁接试验
环境、技术与选择——南宋时期的形成被引量:3
2012年
是起源于杭嘉地区的树群体品种。杭嘉地区众多地方品种的形成始于南宋时期。适于在杭嘉平原低湿环境中种植,南宋时期杭嘉平原圩田开发过程中已得到了普遍种植。苗的育成时间长,技术环节多,南宋时期杭嘉地区的人们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控制的树形与枝条的定向生长,并将具有优良变异性状的枝条进行嫁接繁殖。的形成与杭嘉地区长期使用的精细树种植技术与园管理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周晴
关键词:湖桑杭嘉湖平原南宋生态环境
溯源被引量:4
2010年
古人云之利民与菽粟等,不管是以椹作为灾难时刻救荒之物,抑或是以叶养蚕抽丝做绢绸为奢华商利,之重要均不言而喻。而以"叶厚大而疏,多津液,少葚,饲蚕蚕大,得丝多"著名的却争议不断,这里试图结合文献记载从种植技术、社会政治经济需求等方面对其起源略作探讨。
李群包艳杰
关键词:宋元时期湖桑
育苗大户刘昌华的育苗经验
2010年
顾森林赵爱祥张英龙
关键词:育苗方式湖桑蚕桑生产栽桑养蚕市场行情就地嫁接
栽培措施对生长和叶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云南省鹤庆县于2001年设置了反应树人工栽植和经营管理各主要环节的试验林,研究了不同栽培措施对生长和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对的生长和单株叶产量有一定影响,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间作方式对的树高、地径、分枝长和叶产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施肥、抚育管理对的生长和单株叶产量有明显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应用于生产,可指导并促进当地树速生丰产。
张朴仙赵一鹤廖声熙
关键词:湖桑栽培桑叶产量
育71-1受晚霜冻害和剪伐试验调查
2010年
近几年来,晚霜发生较为频繁,2004、2007、2009年的3、4月都出现了晚霜,使育71—1的芽遭受了程度不同的冻害,对蚕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育71—1与过去的32号相比,发芽时间早,叶形大,叶肉厚,产量高,叶质好,目前,该品种已经成为如皋等县(市)推广应用的当家品种,尤其是如皋的蚕生产10个重点镇,推广面积已达90%以上。
赵彩莲
关键词:晚霜冻害剪伐

相关作者

杜建勋
作品数:117被引量:272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省蚕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桑树 桑树新品种 产叶量 桑树品种 北方蚕区
王照红
作品数:154被引量:333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省蚕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桑树 桑树新品种 产叶量 家蚕 桑叶
孙日彦
作品数:101被引量:214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省蚕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桑树 桑树新品种 桑树品种 产叶量 鲁诱1号
沈增学
作品数:31被引量:56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桑树 湖桑 扦插 硬枝 光合强度
梁明芝
作品数:103被引量:232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省蚕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桑树 桑树新品种 桑树品种 产叶量 鲁诱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