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1篇“ 游客认知“的相关文章
- 游客认知对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加深游客对国家公园的认知,提高游客对国家公园的全面了解,是发展国家公园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国家公园作为研究旅游生态系统重要内容,从游客源头加大对国家公园的保护,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研究表明:由于旅游景区的类别增长、性质的复合型,加大游客混淆国家公园的概念程度,认为国家公园等同于森林公园、户外公园、甚至是动物园等。游客的差异性认知与游客不同的学历和专业背景相关,同时也影响游客在游玩时的各种意识行为。为此,加深国家公园在游客群体的认知影响,从游客的潜意识中区分国家公园性质及其功能,间接影响游客行为,达到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景区游客安全保障、游客游览秩序维护等,从而实现国家公园的可持续性发展。
- 皮鸿文
- 关键词:国家公园游客认知可持续发展
- 森林康养游客认知对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 近年来,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促成了旅游业与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森林康养这一新兴旅游形式应运而生,其对自然和人体产生的积极作用已被反复证实。然而游客对康体养生功能认知不充分,仍多以观光为主,长此以往,森林康养宣传及目的地打...
- 何林钧
- 关键词:重游意愿
- 文化遗产掠夺现象的游客认知评价过程研究
- 随着文旅融合的逐步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文化遗产掠夺现象,但先前的文献对文化遗产掠夺现象的研究多集中在可持续旅游方面,对游客应对行为形成机制的探讨仍有不足。因此,本研究为了厘清游客参观文化遗产掠夺应对行为的形成机...
- 秦端阳
-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动机国家认同
- 脱域·在场:网络媒介影响下重庆市李子坝“三层马路老街区”游客认知与空间体验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网红景点”现象催生的由脱域认知转向在场体验的大众游览行为,带动诸多城市场景“被景区化”,并表现出一些特征性空间问题。以重庆市李子坝“三层马路老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采集基础信息、认知差异及体验评价3个维度的调研数据,借助配对样本t检验、配对卡方检验剖析游客脱域与在场不同游览阶段的认知差异特征;利用体验综合评价分析游客对空间体验的满意度,使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揭示出,在网络媒介影响下,感官体验因子>景观体验因子>文化体验因子>场景氛围因子>空间服务因子的空间体验评价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网络媒介已成为当下青年人与空间建立关联的一个重要锚点,它打通了脱域与在场的空间间隔,但也对部分人群造成了阻隔;同时,传播的信息更多被标签化的空间表征限定,由此带来游客空间认知的隔断性及片段性;在网络媒介已介入空间更新的背景下,对现实空间的规划、建设及管理应遵循媒介传播规律,营造空间体验。
- 杨玲孟凡威王中德
- 关键词:网络媒介游客认知
- 基于游客认知的辽宁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 2022年
- 红色文化旅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如何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在保持其严肃性的同时提高趣味性,让红色文化旅游得到永续发展并能持续保持强有力的生命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使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辽宁游客对待红色旅游的认知和态度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对辽宁地区进一步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提出相应的对策。
- 郑薇彤
- 基于游客认知评价的北京历史街区空间优化级别策略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游客作为历史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后的主要使用群体,对空间品质与地域特色留存情况拥有直接发言权。研究通过语义分析法建立问卷,调查了游客对北京市三条历史街区各项空间要素的认知评价情况,并引入因子分析法和IPA分析法,探究了各项空间要素对游客整体环境认知评价的重要性权重,据此提出历史街区空间优化的建议。研究发现:1.游客对历史街区各项空间要素评价整体较为正向,仅有“环境氛围”更接近于负向评价,表明大部分游客认为环境过于喧闹;2.全部空间评价要素可以综合为“视觉感受”、“街道形式”、“地域特色感知”三个指标;3.景观绿化和空间界面是应当最优先改善的空间要素,其次是地面铺装、交通组织、广告招牌。研究为减少不当旅游开发行为对历史街区价值产生破坏,进一步改善历史街区空间品质,提升游客环境感知满意度提供了依据。
- 王昊梁怀月李丹李志刚徐明慧
- 关键词:历史街区SD法
- 游客认知情况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视角
- 2021年
- 游客认知作为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在学术界已经有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游客认知涉及到游客出行前及游览结束后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与感受,不仅会对游客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游客后续旅游行为,诸如重游意愿、推荐行为及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等等[1],所以如何通过提高游客认知进而提升游客满意度成为了当下旅游地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游客认知情况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贵州部分景区进行实地调研,所得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角度分别论述了不同年龄、性别、教育背景、月收入下游客认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进而从游客认知的角度提出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对策,以便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 彭清云
- 关键词:游客认知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
- 文化景观视角下浙东运河沿线水乡聚落街巷空间特色挖掘与游客认知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文章以浙东运河沿线水乡聚落(安昌古镇)为对象,从实地调研和文化景观视角开展街巷空间的内涵挖掘与认知评价研究,分析其在类型构成、空间分布、功能特征、尺度形态、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主要特征;针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从特色认知、拍照意愿、满意度评价等方面了解街巷空间在古镇聚落文化景观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通过对沿运水乡聚落街巷空间特色与价值的挖掘与分析,进一步促进运河沿线历史遗存的保护传承与利用。
- 王涛赵秀丽奚慧建陈思
- 关键词:街巷空间文化景观游客认知
- 基于游客认知角度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 本文构建了旅游者对宁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模型,以传播符号、旅游吸引物和可接近度为基本框架,对旅游者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认知情况相关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本文主要采用游客社交媒体游记文本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
- 方庆一
-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游客认知
- 文献传递
- 基于微博大数据的成都夜间旅游游客认知情感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文章基于微博的公开性、传播性、实时性、即时性、丰富性等特征,提取2016年1月—2020年11月游客在成都夜间旅游时所发表的微博数据,采用情感分析方法和内容分析方法,对游客关于夜间旅游地的认知所带来的情感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成都夜间旅游的游客情感主要以积极情绪为主,注重体验感、安逸感、文化感,积极情绪的产生与目的地核心吸引物密切相关。消极情感多表现为失望、遗憾等,产生的原因与旅游服务质量、景区管理以及游客自身认知等多种因素有关。
- 史振华
- 关键词:大数据夜间旅游情感分析
相关作者
- 白凯

- 作品数:133被引量:2,928H指数:31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入境游客 旅游 旅游目的地 旅游者 游客
- 杨军辉

- 作品数:38被引量:135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
- 研究主题:文化补偿 西江千户苗寨 旅游 民族旅游村寨 民族
- 张君

- 作品数:5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
- 研究主题:旅游地 旅游产品开发 旅游产品 游客认知 可持续发展指标
- 邓宝滢

- 作品数:3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责任 社会 游客认知 在线旅游 景区形象
- 郭艳芳

- 作品数:8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无景点旅游 实证研究 大学生 高校 离散选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