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11篇“ 渤海区域“的相关文章
- 环渤海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研究
- 2024年
-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我国根据当前的形势,作出了一系列关于优化环渤海区域营商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决定。本文阐述了优化环渤海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必要性,分析了环渤海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笔者提出了优化环渤海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对策,如区域协同立法,形成统一的法规体系;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相关管理部门的执法行为;完善竞争机制,加强司法保障。这些措施可以为相关部门推进环渤海区域商业环境的法治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 房奕彤邵玲
-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
- 构建环渤海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现实挑战、优化思路与政策建议
- 2024年
- 环渤海区域是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促进环渤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遏制南北差距扩大趋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区位条件存在相对劣势、产业转型升级滞后、市场活力不足、协同发展格局尚未形成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环渤海区域发展面临着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增长动力结构失衡、产业竞争能力不强、要素集聚和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高质量发展受到制约。对此,可从战略设计、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发展抓手、发展载体等五个方面统筹推动环渤海区域高质量发展。基于这一思路,提出以提高战略地位为支撑、以明确发展定位为基础、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纽带、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等具体政策建议。
- 李晨蔡之兵
-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环渤海区域碳排放达峰机制分析
- 2024年
-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都在寻求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其实现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对全球碳减排至关重要。本文聚焦于环渤海区域,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结合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产业结构、人口规模、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并探讨了这些因素在不同省份和城市间的差异性以及环渤海区域碳排放达峰机制。研究发现,环渤海区域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与能源消耗、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而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负向相关。同时,区域内不同省份在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耗和产业结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对制定区域性减排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本文基于模型结果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加强技术创新和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减排策略,这对实现环渤海区域乃至全国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田子怡王传会刘虎
-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碳排放面板数据模型影响因素
- 环渤海区域冰类体育运动纠纷司法诉前调解的逻辑考量与进路优化
- 2024年
- 随着环渤海区域冰类运动的快速发展,冰类纠纷逐渐增加,呈现人损维权需求高、解纷专业性强、法律规范间接适用等特点,区域内兼具人民性与司法性的诉前调解机制是应对此类纠纷的有力手段。目前,环渤海区域内冰类纠纷诉前调解存在目的、性质、主体、诉权之困,宜结合我国司法属性,倾力打造“冰场、法院、专家”三位一体司法诉前调解机制。
- 曲国建杨富元
- 发挥民营经济在环渤海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 2024年
- 民营经济是推动环渤海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民营经济能够起到增强区域产业协同性、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吸引力的重要作用。发挥环渤海区域民营经济作用,需要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民营经济实力;完善财税和金融政策,减轻民营经济发展压力;培育创业创新意识,引导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 刘波
- 关键词:民营经济环渤海
- 渤海区域营运船舶碳排放强度指标核算与评级
- 2024年
- 为评估中国渤海区域营运船舶碳排放强度,通过收集散货船、液货船等船舶航行数据,分析船舶能效营运指数、船舶营运能效性能指标、年度船舶能效率等碳强度指标,研究船舶载重吨、航速等因子与碳强度指标的相关性,并分别对散货船和液货船进行年度碳强度评级。结果表明:散货船三种碳强度指标总体位于10^(-6)数量级,液货船则位于10^(-5)数量级,其他船舶类型营运能效性能指标和年度船舶能效率位于10^(-4)数量级,船舶能效营运指数位于10^(-3)数量级,散货船营运能效较好。利用年度船舶能效率指标对散货船与液货船进行了2023年度评级,C级以上船舶分别占80%和100%。利用船舶能效营运指数和船舶营运能效性能指标进行评价,散货船C级以上船舶仅占20%,液货船C级以上船舶分别占50%和75%,液货船三种指标评级均优于散货船。在保持当前营运条件下,2023—2026年液货船碳强度指标评级基本保持在C级以上,船舶评级表现良好,而散货船满足C级的船舶占比从80%降至40%,呈现下滑趋势。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船舶营运降碳措施。
- 车连发方健牛亚斌亢惠冉杨永奎黄俊翔
- 关键词:二氧化碳减排评级
- 渤海区域沙二段低渗压裂施工产量与地质参数、施工参数的关联性分析
- 2024年
- 压裂工程为系统性工程,受到地质油藏参数、岩石力学参数、压裂工程参数、压裂裂缝参数等众多参数影响。其影响参数众多、问题较为复杂,因此,采用机器学习开展产能与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有一定优势。本文基于灰色关联方法,得出压力与产能的热力关系,再结合XGBoost深度学习算法,对压裂井产能进行敏感性分析。该方法基于实际施工数据开展回归分析,可信度较高,可为渤海区域沙二段低渗压裂的方案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 郭布民曲喜墨徐延涛曹金豪孟令韬
- 关键词:低渗储层关联性分析
- 渤海区域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以渤海环境治理为例
- 2023年
- 渤海资源丰富,环渤海区域以此为基础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给渤海环境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实践中,保障环渤海地区绿色发展的措施包含政策、规划、合作协议、高层联系协调机制等。然而,众多保障措施中缺乏最有力的法律保障措施,而海洋环境保护已经引起多方面的关注。然而,海洋是一个整体,必须从整体进行考虑,其首要任务就是制定环渤海环境保护统一法律法规。同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必须步调一致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立足渤海环境现状、法治现状,分析环渤海区域环境得不到一体化治理的原因,提出只有环渤海区域统一立法、执法、司法,建立区域协调关系,完善环渤海区域生态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环渤海区域环境一体化的治理和绿色健康发展。
- 王兴娜付晓玫
-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执法生态补偿机制
- 以智能化推进环渤海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对策
- 2023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并对“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提出了新要求。环渤海区域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等领域具备进一步协作的基础条件,对于更好地巩固提升环渤海区域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筑未来新的区域战略优势,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化城市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 韩琳
- 关键词:精细化服务环渤海区域社会治理体系城市能级地缘优势
- 跨域治理视角下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治理路径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如何突破“组织边界”带来的治理壁垒,走出一条跨域治理的新路径,是有效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跨域治理现状、面临困境的深入分析,可以明确价值共识整合度低、组织运行效率不高以及合法性、保障性支持不足的困境挑战,进而提出运用跨界治理思维,强化党的领导和“元治理”要素,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治理路径。
- 康媛璐乌云娜
- 关键词:跨域治理环渤海区域
相关作者
- 姚腾霄

- 作品数:34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环渤海 区域经济 环渤海区域 文化创意产业 非公有制经济
- 刘文

- 作品数:135被引量:59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中日韩 人力资本投资 环渤海区域
- 陆兆华

- 作品数:173被引量:2,630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恢复生态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黄河三角洲 造纸废水 芦苇 造纸废水灌溉 柽柳
- 檀菲菲

- 作品数:20被引量:211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
-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评价 环渤海区域 可持续发展 熵值法 京津冀
- 郭庆平

- 作品数:34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 研究主题:人民银行 环渤海区域 金融发展 金融服务 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