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48篇“ 清洁生产标准“的相关文章
- 环境规制与企业出口--基于清洁生产标准的微观证据
- 2025年
- 环境保护和对外贸易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议题。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究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具体而言,本文对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改进,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将增大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并减少其出口额,且对小规模企业有更强的影响;进一步基于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环境规制的实施对违规企业出口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机制分析显示,环境规制是通过增加企业绿色投入产生成本效应和挤占生产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实现抑制企业出口,且对小规模企业有更大抑制效应。拓展性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与企业出口变量呈非线性关系,且改善地区新基建水平、促进企业聚集和提高企业生产力能够缓解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的不利影响。
- 喻开志冯佳晗杨岚邹红
- 关键词:环境规制清洁生产标准
- 环境规制效应的路径偏移——来自清洁生产标准政策的经验证据
- 2025年
- 中国许多旨在减污降碳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有限。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企业微观数据与专利数据,详细刻画了1998—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专利的年度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以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细致检验了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清洁生产标准实施未能显著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这一结论在考虑异质性处理效应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清洁生产标准实施促进了企业对生产设备和治污设备的投资,挤占了企业研发投入,即企业选择了渐进式创新而不是研发创新来实现清洁生产。本文基于政策协同视角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激励政策会缓解清洁生产标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本文为充分利用现有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协同推进企业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 张平淡
- 关键词:波特假说清洁生产标准环境规制
- 清洁生产标准约束下制造业减污降碳的路径研究——基于源头防控视角
- 2024年
- 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工业企业污染数据库跨库匹配的微观数据,基于中国首次实施清洁生产标准这一准自然实验,从污染源头防控视角考察了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后制造业企业减污降碳的效果。研究发现:(1)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碳排放强度和污染产生强度。(2)要素再配置效应和技术补偿效应是推动制造业企业实现生产端减污降碳的重要机制。(3)运用三重差分模型对样本进行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减污降碳效果因企业外部融资约束、所在地区煤炭资源禀赋和所在地区整体污染治理能力等企业和地区特征而异。
- 朱婷李益静
- 关键词:环境规制清洁生产碳排放强度
- 环境规制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来自清洁生产标准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被引量:21
- 2024年
- 本文研究了清洁生产环境规制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具有显著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生产全过程控制视角下,规制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发挥作用,源头预防环节,显著抑制了SO_(2)及CO_(2)产生,但未通过“激进式减产”渠道发挥作用;过程控制环节,通过改善能源利用效率、激发“波特效应”、发挥资源再配置效应起效;末端治理环节,通过增加脱硫设备数量、提升设备脱硫能力促进SO2处置。结论具有异质性特征,还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政策效应及行业差异。
- 孙博文郑世林
- 关键词:环境规制
- 前端污染治理能否规避企业僵尸化风险——基于清洁生产标准的准自然实验被引量:2
- 2022年
-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谨防僵尸企业的形成尤为重要。本文以清洁生产标准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评估了前端污染治理对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1998—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展开的实证研究发现:前端污染治理显著抑制了僵尸企业的形成,其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地,本文发现前端污染治理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推动创新的途径抑制了僵尸企业形成。扩展性检验表明,前端污染治理有效地"治愈"僵尸企业,并在行业层面降低了僵尸企业比重。因此,为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可以适当发挥环境管理对企业效益的刺激作用,并结合行业与区域差异综合考虑进一步发展。
- 徐保昌李秀娟李思慧
- 关键词:清洁生产标准
- 清洁生产标准如何影响企业绿色生产水平?——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被引量:12
- 2021年
- 如何促进企业绿色生产是中国实现绿色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那么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管制的清洁生产标准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为此,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清洁生产标准对企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并考察了清洁生产标准对企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影响机制及其对企业绿色生产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清洁生产标准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生产水平;第二,清洁生产标准对东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和重度污染行业企业绿色生产水平的提高作用较大,对中西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和轻度污染行业企业绿色生产水平的提高作用较小,对外资企业和中度污染行业企业绿色生产水平的提高作用不明显;第三,清洁生产标准在短期内并未显著影响企业绿色生产水平,在长期中通过提升固定资产支出、创新能力来提高企业绿色生产水平,但未通过影响劳动力成本进而显著影响企业绿色生产水平;第四,清洁生产标准使得企业采用平均硫份更低的燃料煤来实现绿色生产,但并未明显影响企业对燃料煤和洁净煤气的消费。
- 曹翔李慎婷
- 关键词:清洁生产标准
- 划下清洁生产标准线 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
- 2021年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发布《化学原料药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为化学原料药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提出了指导方案。原料药处于医药产业链上游,是我国医药工业的战略支柱之一。但高消耗、高排放的特点也使原料药产业成为制药工业能源消耗、污染物产生量最大的领域。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推动绿色标准来实现原料药产业绿色升级,架好环保利益和经济利益间的天平,是政府主管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 关键词:国家发展改革委医药工业原料药清洁生产标准指标体系
- 清洁生产标准与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 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全球价值链在世界范围内延伸。中国凭借自身优势不断深入全球价值链,成为贸易大国,但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平均水平较低。与此同时,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面对全球价...
- 杨宇凡
- 关键词:清洁生产标准全球价值链
- 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对污染行业僵尸企业的处置效果被引量:12
- 2021年
- 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础上,采用多期DID方法实证检验了清洁生产标准实施这一环境规制政策对污染行业僵尸企业处置的影响及微观机制。通过一系列平行趋势检验、政策自选择问题处理、排除其他政策干扰因素和安慰剂检验,得到了稳健可靠的结论:①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对僵尸企业的复活和退出都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分别使得僵尸企业复活和退出的概率增加了1.7%和0.7%,相对于对照组平均水平,相对效果分别提升了10.8%和9.3%。②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对僵尸企业处置的影响存在企业污染密集度、企业所有制以及企业规模的异质性。对重污染行业、非国有僵尸企业复活和退出都有显著影响,但对轻污染行业、国有僵尸企业影响不显著。对大规模僵尸企业表现出更强的复活作用,而退出效应更多地体现在小规模僵尸企业。③地方财政分权水平的提升,加剧了地方环境规制不完全执行,抑制了清洁生产标准实施的僵尸企业处置效果。④微观机制方面,清洁生产标准实施显著增加了企业污染治理成本,并提高了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合规成本效应和波特效应的发挥促进了僵尸企业处置。针对相关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在推动僵尸企业处置、实现全面绿色转型背景下,要求在当前颁布的清洁生产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清洁生产标准覆盖行业,不断完善清洁生产标准体系。研究结论还凸显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中央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实现地方财权事权匹配的必要性。
- 孙博文
- 关键词:清洁生产标准DID
- 兰炭企业清洁生产标准
相关作者
- 孙启宏

- 作品数:147被引量:1,218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循环经济 电力系统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管理 专家系统
- 毛玉如

- 作品数:84被引量:756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循环经济 O2/CO2气氛 CO 流化床 清洁生产标准
- 沈鹏

- 作品数:94被引量:44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循环经济 实证研究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 环境影响
- 李艳萍

- 作品数:68被引量:43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循环经济 工业园区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标准 温室气体
- 陆春玲

- 作品数:7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钢铁行业 二恶英 再生铝工业 再生铝 有机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