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65篇“ 混菌“的相关文章
一种发酵制备的酸奶及发酵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酸奶及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制备的酸奶及发酵制备方法。该酸奶发酵制备所用的发酵剂为嗜热链球和德氏乳杆保加利亚亚种的;所用碳源为葡萄糖;所用发酵促进剂为菊粉;发酵温度42℃最佳。其中葡萄...
张宇 程莎莎王烨满朝新姜毓君
一种能在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上形成多生物膜的组合及多生物膜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在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上形成多生物膜的组合及多生物膜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以及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由9种肠道构成的组合及其在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上形成生物膜的动态发酵成膜法。采用本发明...
陆文伟张婷王鸿超朱金林肖越马申嫣张灏陈卫
基于杨木纤维发酵产还原糖的群动态变化及工艺优化研究
生物质燃料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木质纤维素资源种类繁多且储量丰富,对我国能源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而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转换为生物燃料的主要过程包括预处理、酶解糖化和微生物发...
郑佳慧
关键词:分离纯化混菌发酵神经网络
基于发酵改善火龙果酒品质
2024年
为了使火龙果酒的品质得到更好地提升,该研究采用酿酒酵母、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和植物乳植杆发酵火龙果酒,分析火龙果酒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研究发现,酿酒酵母、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和植物乳植杆联合发酵(Zw组)能显著提高糖的利用率,减少甜菜红素和酚类物质的损失,生物降酸能力也很好。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发酵样品的有机酸,结果表明,火龙果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为乳酸和乙酸,而柠檬酸的相对含量最低。相对于其他发酵组,Zw组(10.28%)有机酸相对含量较低,说明植物乳植杆有良好的降酸能力。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发酵样品的香气成分,共检测出63种香气成分,Zw组发酵样品中醇类物质的种类和浓度明显提高,果香味与花香味增强。感官评价结果表明,Zw组在色、香、味方面得分最高,酸甜适中,颜色鲜亮。因此,利用酿酒酵母、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和植物乳植杆联合发酵,有利于改善火龙果酒的口感,增加其香气复杂度,提高品质。该研究首次利用酿酒酵母、非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植杆联合发酵火龙果酒,可为火龙果酒品质控制和技术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胡陆军陈晓蝶曹雨澜赵长青王佐军赵志峰
关键词:混菌发酵
基于发酵改善兔肉糜品质的研究
2024年
为探究发酵对兔肉糜品质的影响,该研究基于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和氨基酸脱羧酶活性筛选出3组发酵剂,分别对兔肉糜进行发酵,并对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同时对发酵产生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兔肉糜发酵成熟过程中,4组发酵兔肉糜的pH值、水分活度呈显著下降趋势,落总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经过40 h发酵后,4组发酵兔肉糜的pH值、水分活度均接近成熟期。QT组发酵剂对兔肉糜的硬度、咀嚼性影响较大,ZT组和QT组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CT组和RT组。发酵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自然发酵组(P<0.05),表明ZT组和QT组发酵剂对兔肉糜的质构特性和脂质氧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GC-MS结果表明发酵组风味物质种类显著多于新鲜兔肉组,并且ZT组发酵兔肉糜的风味物质种类在酸类、醛类、醇类和其他类中均高于其他组;电子鼻测定结果显示ZT组中硫化氢、硫磺、芳香族化合物、醇类、有机溶剂含量最高,这些物质对发酵兔肉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累积产生了积极作用。
曹雨澜胡陆军徐腾熊大可赵志峰
关键词:兔肉混菌发酵GC-MS电子鼻
发酵蓝莓酒工艺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2024年
为提升蓝莓酒品质,采用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单独接种、葡萄酒酿酒酵母单独接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和葡萄酒酿酒酵母接种发酵蓝莓酒,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种发酵蓝莓酒的最佳工艺参数:异常威克汉姆酵母提前24 h接种,接种量4%,异常威克汉姆酵母与葡萄酒酿酒酵母的接种体积比为1.5∶1,初始可溶性固形物25°Brix,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0 d。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得到酒香协调,酒体丰满,具有蓝莓的特有风味的蓝莓酒,感官评价得分86.2,酒精度为13.5%vol。对发酵的蓝莓酒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发酵的蓝莓酒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较高,与单发酵所得蓝莓酒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阳志锐冉红艳吴超群宁晓红
关键词:蓝莓酒混菌发酵抗氧化活性
液态发酵对提高柿子酒品质的研究
2024年
以柿子为原料,采用Design-expert设计实验、单因素实验及Box-Benhnken实验优化酿造条件,得到EC酵母、Aq酵母和F33酵母的最佳比例为4∶4∶7;柿子酒液态发酵最优因素条件为:初始糖度22.5%,pH 3.8,添加量0.3 g/kg,发酵温度20.5℃,发酵8 d,最终所得感官评价得分为87.8分。采用GC-MS仪对柿子酒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发酵柿子酒中共检测出38种化合物,其中醇类、酯类和酸类分别为7种、15种和10种,其它类6种;与单发酵相比,发酵柿子酒中的风味物质种类增加,尤其是酯类物质,解决了柿子酒风味不佳问题。
罗泽宇李晴刘秀河
关键词:柿子混菌发酵液态发酵风味成分
固态发酵酱香型白酒糟制蛋白饲料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以实验室保藏的枯草芽孢杆、植物乳杆2-41、酿酒酵母SY为试验株,茅台镇某酒厂提供的酱香型白酒糟和茅台镇某酱醋厂提供的麸皮为原料,先以麸皮添加量对白酒糟固体培养基进行优化,再在接种量、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发酵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考察指标,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固态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发酵培养基中最优麸皮添加量为20%,即发酵培养基总装料量为50 g,其中酱香型白酒糟40 g,麸皮10 g;固态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4 d、接种量13%、初始pH4.8,并进行3次平行试验,其粗蛋白质含量为(27.54±0.48)%,最后,对该发酵饲料进行感官评分,根据评价标准最终得分为16分,该分值位于16~20优等区间,其分值达到了优等(一级)发酵饲料,可正常用于动物饲喂。
时伟商素郑红梅黄婷唐正伟柯希滔郭举
关键词:混菌发酵
发酵紫山药酒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研究
2024年
为改善紫山药酒风味,该研究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和发酵制备紫山药酒。以感官评分与酒精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分析德尔布有孢圆酵母的加入对紫山药酒抗氧化性、有机酸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山药酒最优发酵工艺为:酿酒酵母接种量8%,德尔布有孢圆酵母接种量4.8%,蔗糖添加量20%,发酵温度23℃,发酵时间10d。在此条件下酿造的紫山药酒,感官评分为92分,酒精度为10.3%vol,总酚含量为508mg/L,花青素含量为185mg/L。德尔布有孢圆酵母的加入显著增加了紫山药酒的抗氧化能力、有机酸含量和挥发性香气成分,与酿酒酵母单发酵酒相比,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超氧阴离子与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提高了11.2%、4.9%与2.8%;有机酸总量增加了0.52g/L;香气成分由11种升高到28种,酯类和醛类的种类和含量有所提升。综上,德尔布有孢圆酵母赋予了紫山药酒更多风味物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紫山药酒的品质。
谢晶晶王水兴吴凌伟吴佳琪
关键词:混菌发酵抗氧化有机酸挥发性风味成分
发酵对菠萝苹果复合果酒品质改善的研究
2024年
研究表明发酵种是影响果酒品质的关键因素,基于不同种的互补作用的发酵方式是改善果酒品质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和植物乳植杆(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分别进行菠萝苹果复合果酒的单发酵,并对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发酵产生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比较.相比于单发酵,酿酒酵母、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与植物乳植杆发酵(SKP组)糖利用率最高,还原糖质量浓度最低,为5.26±0.26 g/L,总酸质量浓度为6.79±0.20 g/L.相较于其他组,SKP组抗氧化性最强,总酚质量浓度最高,为261.20±2.61 mg/L,超氧阴离子浓度最低,为36.96±0.74μmol/mL,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83.73%±0.84%.研究发现乙酸和乳酸是菠萝苹果复合果酒发酵产生的主要有机酸,且SKP组乳酸质量浓度最高.共检出30种挥发性化合物,相比单发酵,酿酒酵母和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两发酵组(SK组)和三发酵组(SKP组)都增加了酯类和高级醇的质量浓度,增加了菠萝苹果复合果酒的香气复杂性.感官评价发现SKP组在口感、香气和色泽方面得分均最高,总分为87.37±0.67分,口感酸甜适中,颜色透亮,改善了菠萝苹果复合果酒的口感和香气复杂度.因此,发酵有助于提升菠萝苹果复合果酒的品质.
胡陆军陈晓蝶林曼林锐徐腾赵志峰
关键词:混菌发酵抗氧化性风味物质

相关作者

元英进
作品数:792被引量:2,595H指数:28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酿酒酵母 紫杉醇 合成生物学 酿酒酵母菌株 酵母菌株
羊依金
作品数:136被引量:510H指数:12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固态发酵 发酵生产 蛋白饲料 固态发酵生产 混菌
谭显东
作品数:108被引量:416H指数:12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固态发酵 蛋白饲料 发酵生产 固态发酵生产 混菌
王立峰
作品数:179被引量:575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菜籽蛋白 菜籽肽 菜籽 硫甙 菜籽粕
袁建
作品数:315被引量:1,549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菜籽肽 菜籽蛋白 小麦粉 小麦 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