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8篇“ 淋巴造血组织“的相关文章
- 一种淋巴造血组织标本试管振荡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管振荡器,尤其涉及一种淋巴造血组织标本试管振荡器。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淋巴造血组织标本试管的试管振荡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淋巴造血组织标本试管振荡器,包括:固定杆,底座上端两...
- 李莉王晓波张旗朱杰薛祖光唐博赵致佳高欣蔡宜诺杨文敬潘源圆
- 宫颈淋巴瘤样病变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临床病理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宫颈淋巴瘤样病变(LLL)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21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LLL20例,髓细胞肉瘤5例,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进行分析。结果中位年龄45岁,9例小于40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宫颈黏膜表层可见炎症细胞及淋巴细胞,灶片状大细胞。CD20、CD3、CD138等部分阳性,Kappa、Lambda无轻链限制性。随访均健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位年龄54.5岁,6例为绝经后。临床表现:阴道出血,宫颈肿物等。可见弥漫增生的淋巴样细胞,髓细胞肉瘤细胞原始,表达MPO、CD43、CD117等。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细胞原始,表达CD20、PAX5、Td T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表达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表达CD20。5例死亡(50%)。结论宫颈淋巴瘤样病变预后良好,应与淋巴瘤鉴别。临床病史、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对于诊断女性生殖道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具有重要作用。
- 陈定宝张焕孔方舟江倩孙秀丽沈丹华
- 关键词:宫颈淋巴瘤样病变淋巴瘤髓细胞肉瘤
- 一种抗淋巴造血组织肿瘤药物及制备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淋巴造血组织肿瘤药物,其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比包括:主料:深海鱼油50‑100份、维生素B族20‑60份、大蒜素10‑30份、磷脂大豆异黄酮50‑80份、花青素45‑95份、猴头菇多糖10‑20份、灵芝多糖...
- 曹小伍雷铭轩
- 生殖系统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生殖系统的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病变(包括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和淋巴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7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生殖系统出现首发症状的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病变患者共33例。其中,生殖系统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20例,包括髓细胞肉瘤和髓性白血病11例、原发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9例;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13例。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EB病毒原位杂交及临床相关检查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年龄:20例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6-77岁,平均年龄48.5岁,中位年龄56岁。13例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3-62岁,平均年龄45.9岁,中位年龄48岁。(2)临床表现:20例生殖系统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下腹痛、阴道流血,以及肿物等;13例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接触性出血。(3)病史:20例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患者中,8例患者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病史,3例患者妊娠合并髓性白血病病史;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性淋巴瘤(CLL/SLL)患者有卵巢小细胞癌和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术后化疗病史,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有肾移植术后应用环孢素病史。(4)实验室检查:18例有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结果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患者中,9例(9/18)血清LDH水平升高。(5)肿瘤部位:20例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患者中,肿瘤位于外阴4例,阴道1例,子宫颈4例,子宫4例,卵巢8例,胎盘2例。(6)临床分期:9例原发性生殖系统NHL患者中,Ⅰ期4例,Ⅲb期1例,Ⅳ期4例。(7)病理类型:20例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患者中,髓细胞肉瘤9例,髓性白血病侵犯胎盘2例,DLBCL 6例,CLL/SLL及黏膜相关淋巴组
- 陈定宝张焕张银华王颖宋秋静杨申淼崔恒赵昀房新志沈丹华
- 关键词:生殖器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 脾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脾淋巴造血组织肿瘤(TL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02年4月至2017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TLTS 53例,按2008版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和2016分类更新,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B 病毒编码的小 RNA (EBER)原位杂交,结合骨髓穿刺及临床相关检查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 53例TLTS中,男女比为3.4:1.0,年龄范围21~76岁,平均年龄55.4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肿大.实验室检查:22例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24例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26例术前有血象异常,22例术后完全或部分好转(84.6%,22/26);17例伴有腹腔内或其他淋巴结肿大.骨髓检查30例,19例可见肿瘤累及(63.3%).53例中有43例符合原发性脾淋巴瘤(PSL)的诊断,其余10例为继发性 TLTS.Ann Arbor临床分期,Ⅰ、Ⅱ期14例,6例为Ⅲ期,28例为Ⅳ期.组织学类型,43例PSL依次为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SMZL;48.8%,21/4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3.3%,10/43)、脾弥漫性红髓小B细胞淋巴瘤(11.6%,5/43)、套细胞淋巴瘤(9.3%,4/43)、滤泡性淋巴瘤(4.7%,2/43)、复合性淋巴瘤(2.3%,1/43).其余10例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4例)、毛细胞白血病(1例)、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L,5例),诊断时同时伴有其他部位病变.53例TLTS中,B细胞肿瘤为47例(88.7%,47/53),T细胞肿瘤均为HSTL,共5例(9.4%,5/53),1例为DLBCL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复合性淋巴瘤.11例TLTS EBER均为阴性.48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96个月,生存期中位数17.0个月.SMZL 和 DLBCL 的生存期平均为25.7和18.6个月.死亡13例(27.1%, 13/48),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临床分期高、出现B症状、年龄〉60岁者明显预后差,DLBCL比SMZL预后差,但未表明以上因素与预后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LTS多表现为脾肿大及血象异常
- 陈定宝沈丹华张焕王颖宋秋静杨申渺房新志
- 关键词:脾肿瘤B细胞免疫表型分型
- 淋巴造血组织疾病专题网站的建设和应用
- 2016年
- 专题网站是围绕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联合病理科、口腔科、血液内科和放射科等多学科,共同进行淋巴造血组织疾病专题网站建设,包括专业医学版块、大众医学版块、网络教学版块和微信平台,为学生和患者提供丰富的最新资源,使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实现个性化学习,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知识的普及。
- 唐琼兰陈伟雄田校炜代倩文林秀曼李海刚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我国淋巴造血组织病理学十年回顾与展望
- 2015年
- 在庆祝《中华病理学杂志》创刊六十周年之际,受杂志编辑部的委托,对我国大陆2006年至2015年十年来淋巴造血组织病理学的发展进行回顾和展望。十年来,尤其是2008年第四版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发表后,我国的淋巴造血组织病理学的研究和诊断水平在老一辈病理学家的精心指导下,在一批中青年回国留学人才的引领下,
- 李甘地
- 关键词:淋巴造血组织组织病理学肿瘤分类病理学家WHO
-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构成的多原发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是指同一例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不同组织分化的原发恶性肿瘤。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MPMNs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2009-04-01-2014-01-31确诊的22例由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构成的MPMNs进行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从7 898例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筛选出22例(2.79‰)MPMNs患者。其中,同时性肿瘤20例,异时性肿瘤2例。第1肿瘤包括上皮性恶性肿瘤(实体癌18例)、髓系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2例)及高风险度胃肠间质瘤(1例);第2肿瘤为NHL(18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高风险度胃肠间质瘤(1例)和实体癌(2例)。在22例由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构成的MPMNs中,B细胞和T细胞淋巴瘤分别为86.36%(19/22)和4.54%(1/22);其中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最为多见(36.36%),其次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27.27%。发生部位以胃肠道居多(54.54%),膈下器官多于膈上器官(17∶5);50.00%(11/22)发生于手术中清除淋巴结。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的MPMNs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和(或)化疗(86.36%,19/22),其次为对症治疗(13.63%,3/22)。随访12例(55.56%),6例生存,6例死亡,生存时间3~50个月。结论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MPMNs以CLL/SLL和DLBCL多见,近半数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发生于实体肿瘤手术所涉及的区域淋巴结。对MPMNs中构成的淋巴组织肿瘤进行正确组织学分型有助于制定正确、合理的后续治疗方案。对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构成的MPMNs的认识尚需要积累更多临床病理研究。
- 黄蓉飞高立敏修英杰叶云霞要文青刘卫平张文燕
- 关键词:多原发恶性肿瘤临床病理
- 1例疑难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回顾性分析
- 2015年
-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形态学不典型MM并不多见,需利用骨髓细胞形态学(M)、细胞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和分子生物学(M)四者即MICM的白血病诊断手段来进行相互印证,通过实验室检查与临床经验最终进行临床诊断,该患者各种诊断手段似乎并不能够相互映衬。
- 杨学敏白俊杨璐西
- 关键词:造血组织肿瘤骨髓细胞形态学骨疼痛白血病诊断MYELOMA细胞免疫学
- 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病理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该组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100例,47.6%),其次为炎性假瘤(45例,21.4%)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Mikuliczs病,41例,19.5%)。2该组病变部分类型在发病年龄和性别上有特点,组织病理学上的表现有交叉。3该部位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为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74例),眼附属器的结外黏膜相关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有其不同于其他解剖部位的该肿瘤的特点。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该部位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眼附属器的Ig G4相关性疾病(10例)的诊断和临床病理表现有其独有的特征。结论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在发病年龄、性别等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类型上都具有明显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掌握这些对临床病理诊断将提供较大的帮助。
- 何小金邢莉
- 关键词:眼附属器细胞淋巴瘤相关性疾病
相关作者
- 李甘地

- 作品数:335被引量:2,288H指数:2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淋巴瘤 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
- 孙璐璐

- 作品数:68被引量:174H指数:8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 斑点追踪技术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
- 陈定宝

- 作品数:112被引量:40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淋巴瘤 乳腺 临床病理观察 病理学 乳腺肿瘤
- 张瑞芳

- 作品数:276被引量:767H指数:1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技术 超声造影 斑点追踪成像 肥厚型心肌病
- 沈丹华

- 作品数:418被引量:2,152H指数:2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病理诊断 病理学 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内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