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6篇“ 淋巴结阴性“的相关文章
-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是否可豁免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新辅助治疗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并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的乳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完成足疗程新辅助治疗后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再行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及ALND。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CR)、ALND情况及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60例患者共检出前哨淋巴结230枚,平均每例患者检出3.83枚。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23例,阴性37例。37例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中,33例ALND阴性,4例ALND阳性。达到pCR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的ALND阳性率低于未达到pCR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P<0.0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及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3枚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的ALND阳性率低于HER-2阴性及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3枚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若治疗效果达到pCR、HER-2为阳性及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3枚时,有望豁免ALND。
- 肖顺崇覃俊仕张艳珍张燕侨
-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新辅助治疗
- 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乳腺彩超、钼靶及病理特征与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发生转移是否具有相关性,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的分析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已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且乳腺...
- 白凤颖
-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 临床淋巴结阴性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预测研究
-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甲状腺癌的常见亚型,预后通常良好,但其易于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目前临床常用的术前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影像学方法评估PTC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准确率有限,尚不足以作为指导手术范...
- 张平原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 前哨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病人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SLN)阴性乳腺癌病人非前哨淋巴结(non-SLN,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9年1月至2024年8月于我中心行全乳切除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乳腺癌病人,在SLN阴性且行低位组淋巴结清扫的病人中,行NSLN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2 387例SLN阴性病人中,无NSLN转移者2 288例(95.9%),NSLN转移者99例(4.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侵犯(LVI)为SLN阴性病人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13.5%比3.5%;OR=4.14,95%CI:2.27~7.56,P<0.001);与非多中心性乳腺癌相比,多中心性乳腺癌病人具有较高NSLN转移风险的趋势(9.5%比4.1%;OR=2.08,95%CI:0.90~4.81,P=0.089).结论:SLN阴性病人中,存在LVI、多中心性乳腺癌者具有较高NSLN转移风险.
- 张丰哲童一苇陈小松沈坤炜
-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 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阴性相关因素及预后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后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相关因素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接受NAC并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的179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AC后腋窝淋巴结状态分为阴性组(74例)和阳性组(10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NAC后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探讨NAC后腋窝淋巴结状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月经状态、初始肿块最大径、肿块位置、病理类型、孕激素受体状态、ki-67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状态和化疗方案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始腋窝淋巴结阴性(P<0.001)、雌激素受体(ER)阴性(P=0.027)、NAC后乳房病理学完全缓解(pCR)(P<0.001)是NAC后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独立影响因素。阴性组较阳性组有更高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84.2%和67.5%,P<0.01)和5年总生存率(93.7%和77.7%,P<0.01)。结论初始腋窝淋巴结阴性、ER阴性、NAC后乳房p CR的患者,其NAC后腋窝淋巴结阴性可能性高,提示可采用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来评估腋窝状态。NAC后腋窝淋巴结状态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 蔡李芬朱晓萍
-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腋窝淋巴结阴性预后
- 临床淋巴结阴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5—202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确诊的cN0-PTMC患者共1271例,根据手术记录和术后病理结果统计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位置、侧别、BRAFV600E基因突变、伴结节性甲状腺肿(NG)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情况、腺外侵犯、被膜侵犯、颈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分析CLNM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采用年龄45岁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是否伴HT、是否多灶性均与cN0-PTMC发生CLNM相关(P<0.05)。伴NG、BRAFV600E基因突变、肿瘤位置、腺外侵犯、肿瘤侧、被膜侵犯均与cN0-PTMC发生CLNM无相关性(P>0.05)。继续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OR=1.929,95%CI:1.465~2.541),年龄≤45岁(OR=2.581,95%CI:2.004~3.324),多灶性(OR=1.675,95%CI:1.276~2.197)是cN0-PTMC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直径≤5 mm(OR=0.603,95%CI:0.463~0.785)和伴HT(OR=0.642,95%CI:0.452~0.913)是cN0-PTMC患者发生CLNM的保护因素。伴HT是cN0-PTMC患者BRAFV600E基因野生型的危险因素(OR=3.454,95%CI:1.865~6.397)。结论 男性患者、年龄≤45岁、肿瘤直径>5 mm、不伴HT、多灶性是cN0-PTMC患者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伴HT是此类患者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的保护因素,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
- 任婉丽李化静李宏慧邵渊白艳霞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 基于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的列线图预测临床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基于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指标,构建预测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风险概率列线图。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2年3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及预防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单发CN0 PTC 359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CLNM阳性组116例与阴性组243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结节常规超声及CEUS指标,筛选出CN0 PTC发生CLNM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比较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选取最佳预测模型构建风险概率列线图,分析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及临床适用性。结果性别、年龄、结节最大径、被膜侵犯及CEUS强化方式为CN0 PTC发生CLNM的风险因素(P均<0.05),5个指标联合建立预测模型1的AUC为0.753,剔除CEUS指标建立预测模型2的AUC为0.704,两者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3,P=0.013)。选择预测模型1构建CN0 PTC发生CLNM的风险概率列线图,模型的C-指数为0.753,校准曲线结果表明一致性良好,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表明阈值概率为10.7%~81.5%时,列线图模型可获得较好的净收益。结论性别、年龄、结节最大径、被膜侵犯及CEUS强化方式是CN0 PTC发生CLNM的风险因素,以上指标联合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CLNM的发生概率,且CEUS指标可显著提高模型的预测效能。
- 张晓梅李巧莉葛肖艳石丽楠康燕飞李军
- 关键词:乳头状列线图超声造影
- 术后淋巴结阴性肺浸润性黏液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
- 2024年
- 背景与目的肺浸润性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IMA)是肺腺癌中一种少见且特殊的类型,该类肿瘤的特点往往是少有淋巴结转移,因此对于该类肿瘤的预后评估依靠现有的肿瘤原发灶-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存在困难。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列线图来预测术后淋巴结阴性的IMA患者的预后。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7年5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训练队列,n=78)和宁波市第二医院(验证队列,n=66)胸外科收治的术后病理为淋巴结阴性的IMA患者的资料,分析训练队列的临床病理特征的预后价值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并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最后将验证队列的数据代入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肺炎型、较大的肿块、包含黏液和非黏液成分的混合型、较高的总分期是5年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进一步表明,影像学分型、肿块大小、黏液成分是5年PFS及OS的独立预后因素。5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62.82%和75.64%,亚组的生存分析显示,肺炎型和包含黏液和非黏液成分的混合型IMA患者的5年PFS及OS分别明显低于孤立型和纯黏液型IMA患者。5年PFS和OS的Harrell’s C指数分别为0.815(95%CI:0.741-0.889)和0.767(95%CI:0.669-0.865),这两个模型的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在两个队列中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性能。结论本次基于临床病理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IMA切除术后淋巴结阴性患者的一种有效预后预测工具。
- 王正贺靳贤沈海波陈啸晗林城斌俞红艳高家俊何贤能沈韦羽
- 关键词:肺肿瘤淋巴结阴性预后
- 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淋巴结阴性胃癌淋巴血管侵犯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淋巴结阴性胃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并结合临床变量构建列线图。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173例淋巴结阴性且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其中LVI阳性60例,LVI阴性113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n=121)和验证组(n=52)。基于训练组分别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融合模型,并在验证组进行验证。临床资料和常规CT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指标、肿瘤部位、肿瘤形态、强化幅度等,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临床显著变量并建立临床模型。用3D-Slicer软件勾画肿瘤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用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降维筛选特征,然后通过随机森林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转化为随机森林评分。联合临床显著变量和随机森林评分构建融合模型并可视化为列线图。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临床实用性。结果影像组学模型优于临床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影像组学模型AUC分别为0.872(0.810~0.935)、0.827(0.707~0.947),临床模型AUC分别为0.767(0.682~0.852)、0.761(0.610~0.913)。列线图的预测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AUC分别为0.898(0.842~0.953)、0.844(0.717~0.971)。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的临床价值。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可用于术前预测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LVI状态,列线图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 娄飞飞陈青青黄昊王芳何杰辛恩慧胡红杰
- 关键词:淋巴结阴性X线计算机
- 淋巴结阴性老年食管癌患者预后列线图的建立与验证及放疗价值的探讨
- 秦朗
相关作者
- 邵志敏

- 作品数:407被引量:2,750H指数:2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预后 乳腺癌患者 趋化因子
- 陈龙舟

- 作品数:44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TRACP5B 淋巴结阴性乳腺癌 纤维乳管镜
- 唐静

- 作品数:35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淋巴结阴性乳腺癌 TRACP5B 产科 骨转移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 徐兵河

- 作品数:417被引量:2,889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晚期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 预后
- 韩企夏

- 作品数:103被引量:71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预后 药物疗法 乳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