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93篇“ 淋巴细胞比值“的相关文章
- 术前多种淋巴细胞比值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 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本院接收的92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腋窝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58例无转移组与34例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比较乳腺癌有无脉管癌栓、不同组织学分级及肿瘤直径患者的NLR、PLR、RDW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PLR、RDW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在有无脉管癌栓、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NLR、PLR、RDW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脉管癌栓、NLR、PLR、RDW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有脉管癌栓、组织学分级Ⅲ级、肿瘤直径≥3.5 cm的乳腺癌患者NLR、PLR及RDW水平均分别高于无脉管癌栓、组织学分级Ⅰ~Ⅱ级、肿瘤直径<3.5 cm的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PLR、RDW水平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6、0.757、0.722、0.847。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NLR、PLR及RDW水平上升,且NLR、PLR及RDW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有关,NLR、PLR及RDW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 潘正南李德方
-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红细胞分布宽度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胃癌患者的预后价值
- 2025年
- 目的 明确在胃癌患者中,使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其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符合标准的27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X-tile软件确定NLR和PLR的最佳诊断临界值,并据此分别将患者分为高、低NLR组和高、低PLR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评估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危险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差异评价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NLR和PLR的最佳诊断临界值分别为2.01和121.91。以此为界将患者分为低NLR组(≤2.01,n=120)和高NLR组(>2.01,n=152);低PLR组(≤121.91,n=115)和高PLR组(>121.91,n=157)。低NLR组在身体质量指数(BMI)、肿瘤分期、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中性粒细胞数(NE)和癌胚抗原(CEA)方面与高NL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PLR组在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分期、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LYM、NE和糖类抗原(CA)125方面与高PL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结果均显示高NLR和高PLR是影响胃癌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低NLR组相比,高NLR组的OS(68个月vs 71个月,HR=3.163,95%CI:1.971~5.075,P<0.01)和PFS(67个月vs 69.5个月,HR=3.078,95%CI:1.917~4.941,P<0.01)较低;与低PLR组相比,高PLR组的OS(67个月vs 74个月,HR=2.707,95%CI:1.685~4.350,P<0.01)和PFS(65个月vs 73个月,HR=2.718,95%CI:1.691~4.367,P<0.01)较低。结论 高NLR(>2.01)和高PLR(>121.91)提示胃癌患者预后差,可以作为胃癌的预后指标。
- 张乐李伟黄泽平汪文杰陈晓
- 关键词:胃癌预后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测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肾病风湿科行MHD治疗的22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1年内的预后情况将上述患者分为死亡组(n=42)和生存组(n=183)。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等实验室指标,并计算NLR、PLR;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终末期肾病MHD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分析NLR、PLR联合检测对终末期肾病MHD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NLR、PLR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42、9.32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PLR高水平均为终末期肾病M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5.172、5.215,P<0.05);NLR、PLR联合检测预测终末期肾病MHD患者死亡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优于单一指标。结论:NLR、PLR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预测终末期肾病MHD患者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文静刘妍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早期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及转归的早期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连续收治的290例初治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和血常规各项指标(入院24 h内)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临床诊疗与预后指标等。将病人分为SAP组(105例)与非SAP组(185例),分析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最佳诊断值;然后将SAP组分为NLR和PLR升高组(45例)与非升高组(60例),分析比较其临床转归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基线平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病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更高[6(5,8)分比17(14,20)分,1(1,2)分比4(3,4)分,均P<0.001],NLR和PLR在SAP病人中均更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和PLR最佳诊断值分别为6.58,157.89。SAP病人中,NLR和PLR升高与非升高病人相比,升高组住院时间更长(P=0.003)、禁食时间更长(P<0.001)、引流管数量更多(P<0.001)、住院费用更高(P=0.002)、死亡率更高(P=0.047)。结论NLR和PLR升高对SAP早期具有诊断与预后预测价值,警惕非SAP病人病情迅速进展为SAP;对于SAP病人,NLR和PLR升高提示病人病情危重,转归与预后不佳。
- 潘瑞王滔王兆周长健温建立
- 关键词:预后
- 入院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和葡萄糖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入院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和葡萄糖与淋巴细胞比值(GLR)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265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入院GLR和NAR预测AMI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最佳截断值(6.02和0.25)将患者进行分组,其中768例GLR≥6.02(高GLR组),1889例GLR<6.02(低GLR组);547例NAR≥0.25(高NAR组),2110例NAR<0.25(低NAR组)。记录患者的基线特征和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MI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657例AMI患者院内发生MACE 265例(10.0%),其中死亡50例(1.9%)。高GLR组年龄、Killip≥2级比例、糖尿病比例、心肌梗死史比例、脑梗死史比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比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评分(TIMI评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评分)、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心肌肌钙蛋白I(cTnI)峰值、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NAR、GLR、中性粒细胞计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高于低GLR组,男性比例、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比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比例、白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低G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高NAR组Killip≥2级比例、STEMI比例、TIMI评分、GRACE评分、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TC、LDL-C、cTnI峰值、hs-CRP、IL-6、NAR、GLR、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明显高于低NAR组,年龄、心肌梗死史比例、NSTEMI比例、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左心房内径(LAD
- 冯淑惠张天行夏经钢尹春琳
- 关键词:医院死亡率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TACE序贯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不可切除H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ACE序贯MWA治疗的110例不可切除HCC患者临床资料。将中位NLR、PLR作为临界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高、低NLR或PLR组间基线特征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OS、PFS图,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与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因素。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NLR、PLR分别为2.08、90。低NLR、PLR组与高NLR、PLR组相比,OS显著改善[1100 d(95%CI=1047.7~1153.7)比683 d(95%CI=552.5~814.8);1076 d(95%CI=996.4~1156.2)比721 d(95%CI=583.0~859.8)](均P<0.01),PFS更长[720 d(95%CI=361.6~1078.4)比298 d(95%CI=47.0~205.8);545 d(95%CI=292.3~797.7)比270 d(95%CI=213.5~326.5)](均P<0.05)。高NLR(HR=2.193,95%CI=1.358~3.541,P=0.001;HR=37.883,95%CI=4.836~296.760,P=0.001),高PLR(HR=2.117,95%CI=1.306~3.434,P=0.002;HR=6.547,95%CI=2.367~18.113,P<0.01)是不良PFS、OS的预测因素。结论术前NLR和PLR对TACE序贯MWA治疗效果有良好预测价值。
- 陈节李杨鼎薪王勇李艳李均彪秦闫威许伟
- 关键词:肝细胞癌微波消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预后
- 结直肠癌患者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判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判断价值。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观察组)及100例健康体检对象(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预后效果分亚组(预后良好者为观察1组、预后不良者为观察2组)。比较不同组别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的NLR、PLR、RDW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Ⅱ期患者的NLR、PLR、RDW较Ⅲ期、Ⅳ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的NLR、PLR、RDW较观察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LR、RDW升高以及Ⅲ~Ⅳ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病发后NLR、PLR、RDW水平显著上升且分期越高则水平越高,3个指标升高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效果有积极价值。
- 张艳梁玉振陶源顾树江
- 关键词:结直肠癌红细胞分布宽度预后效果淋巴结转移
-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C反应蛋白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C反应蛋白(CRP)指标预测其是否需要机械通气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分为机械通气治疗组(n=52)和非机械通气组(n=52)。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NLR、PLR、CRP指标水平,根据上述比较情况将P<0.05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并对NLR、PLR、CRP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治疗组NLR、PLR、CRP指标水平均高于非机械通气治疗组(t=9.530、9.147、8.813,P<0.05)。将P<0.05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显示,NLR、PLR和CRP是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选择机械通气治疗的影响因素[OR(95%CI)=2.111(1.234,3.611),2.462(1.328,4.565),2.333(1.534,3.548),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NLR、PLR和CRP联合预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价值最高(P<0.05)。其中,三者联合AUC为0.977,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9%、100%、90.38%、91.23%、100%。结论NLR、PLR、CRP是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险因素,且上述3项指标联合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是否机械通气治疗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为患者是否选择机械通气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数据。
- 粘进达翁涨弟廖冬妹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本研究旨在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协同血尿素氮-白蛋白比率(B/A)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了2023年1月-2024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初次诊断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性NVUGIB)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血常规指标、血凝全套、胃镜检查结果、吸烟史、饮酒史等资料),根据48h内患者是否再出血作为判断预后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尚可组和预后不佳组,并分析两组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酐、NLR和B/A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急性NVUGIB患者预后的关键指标,并系统评估NLR及B/A的预测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比较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除血尿素氮、NLR、B/A及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外,预后不佳组与预后尚可组在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等)、生命体征(血压、心率等)及合并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显示,NLR和B/A单独预测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783(95%CI 0.681-0.885)和0.792(95%CI 0.694-0.891),而联合检测时AUC提升至0.828,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达62.5%和91.8%。研究证实,NLR与B/A的联合检测能有效提升对ANVUGIB患者预后的评估能力,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结论 NLR、B/A的联合应用对急性NVUGIB患者的短期预后评估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李想路亮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2025年
-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给医疗部门带来巨大负担。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作为一种新型炎症标志物,已被多项研究证实与心力衰竭存在关联。本文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PLR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 托芸尚静王瑜
- 关键词:心力衰竭血小板淋巴细胞炎症标志物
相关作者
- 余建洪

- 作品数:30被引量:207H指数:9
-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淋巴细胞比值 耐药性 ROC曲线 细菌耐药性监测 经济损失
- 陶波

- 作品数:34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心病 淋巴细胞比值 心血管疾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
- 华琦

- 作品数:714被引量:5,664H指数:3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心肌梗死 高血压患者 超声心动图
- 查艳

- 作品数:524被引量:796H指数:13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疗效观察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患者 糖尿病肾病
- 木胡牙提

- 作品数:241被引量:828H指数:14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患者 心血管疾病 哈萨克族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