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32篇“ 海洋安全“的相关文章
面向海洋安全保障的情报流程:模型建构及案例推演
2025年
[目的/意义]近年来,我国面临海洋方向的安全威胁日趋严峻。对此,必须强化海洋安全保障体系中的情报建设,提升情报服务海洋安全治理及决策的效用。[方法/过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案例论证方法,在厘清相关概念内涵、梳理并评析学界已有情报流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海洋安全事件发生的实际场景与环境条件,构建面向海洋安全保障的情报流程模型,并以福岛核污水排海为案例对模型进行推演。[结果/结论]该模型由目标层、需求层、规划层、业务层、服务层、反馈层、保障层构成,不仅适用于当前保障海洋安全的复杂化场景,还有利于提高海洋安全情报的工作效率。
王雪慧胡峰王沛文
关键词:海洋安全
欧盟海洋安全战略的全球化转向
2025年
2023年3月,欧盟出台新版海洋安全战略,加速海洋安全战略的全球化转向。其主要表现是战略视域“印太”化、战略内涵泛安全化、战略角色主导化,旨在增强在全球海洋事务中的影响力。故此,欧盟积极推动“印太”地区海洋安全合作,既应对乌克兰危机外溢、北极地区竞争和“印太”海域安全形势复杂化加剧的海洋地缘政治冲突;又因应技术变革、气候与生态环境恶化和混合性威胁交织的海洋安全环境;亦为了塑造其“全球海洋安全提供者”身份。欧盟海洋安全战略转向加速推进欧盟的战略自主,提升欧盟全球海洋治理优势地位和海洋外交能力,奠定欧盟全球行为体的战略地位。然而,欧盟过度介入域外海域事务也使南海、台湾海峡等地区安全形势恶化,对国际海洋安全秩序的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李雪威李佳兴
关键词:欧盟海洋安全
综合威慑视域下美印海洋安全合作:实践、影响与限度
2025年
随着中美竞争加剧,美国将威慑战略与全球化时代的新发展相结合,利用印太地区网络化盟伴体系,打造针对中国的综合威慑战略。在美印合作框架中,美国依托海洋安全合作将综合威慑战略引入美印安全关系,并推动印度增强对华海洋威慑实力,发挥威慑中国的独特作用。借助印太盟伴体系,美国推动印度等盟伴以互操作性、联合能力、海域态势感知、小多边合作、“印太经济框架”等威慑工具实施跨领域、跨地域、跨冲突门槛的海洋综合威慑,对中国的海洋安全构成威胁。美印联合实施海洋综合威慑对美国强化威慑力量、增强威慑决心、释放威慑信号具有促进作用。但美印对中国的认知分歧分化了威慑理念、印度的任务设置制约了跨区域威慑联动、美印合作等级等抑制了综合威慑效力,导致美印海洋综合威慑受到制约。
谢晓光刘宇辰
关键词:海洋安全威慑战略
一种海洋安全监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安全监测装置,涉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包括包括浮标座、配重块和锚链,所述浮标座的底端连接有伸缩筒,且伸缩筒的一端固定有中空筒,所述中空筒的底部开设有多组滑槽,且滑槽的内壁固定有弹簧,所述锚链的一端与配重...
孟雍祥李新娟巩小东倪秀辉冯向超张跃江志兴毛宇峰于砚廷刘超李腾韩桂海
日本海域态势感知体系的“海洋安全实践”效应
2024年
2018年,日本发布第三期《海洋基本计划》,将强化海域态势感知能力列为重点事项。通过加强信息收集系统、信息共享系统和开展国际合作等一系列措施,日本海域态势感知体系渐趋完善。安全实践论认为,行为体以海洋安全的名义进行的实践活动,决定了海洋安全的定义,其中,海域态势感知是最主要的实践。因此,基于海洋安全的意义建构、海洋安全的议题制度化以及海洋安全共同体化趋势三个维度,探究日本海域态势感知体系的“海洋安全实践”效应。一方面,该体系赋予了“海洋安全”必要性,强化了多元主体的“制度化”关联,推动了“准海洋安全联盟”网络建立;另一方面,正是这三方面存在的限定因素,为日本实践“海洋安全”进程带来障碍。
宋宁而李文秀
关键词:海洋安全美日同盟
百年变局下的全球海洋安全治理:现状、困境与对策
2024年
百年变局正以前所未有的变革广度与深度展开,世界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面临着复杂的变化与深刻的挑战。当前的全球海洋安全治理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如治理理念缺失、治理结构失衡、治理机制失常、治理组织失效等,难以有效应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海洋安全问题。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身处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征程中,深度参与全球海洋安全治理既是必然选择,也是责任担当。为此,中国应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找准发展中国家这一身份定位,通过推动全球海洋安全治理理念更新、构建多中心全球海洋安全治理格局、增强全球海洋安全治理机制运行能力、提升全球海洋安全治理组织的权威性等途径,助推全球海洋安全治理秩序的改革与完善。
王磊
关键词:海洋环境海洋强国国家安全观
一种沉浮式海洋安全浮标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沉浮式海洋安全浮标,包括漂浮舱室,漂浮舱室的下端开设有通孔,漂浮舱室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锚链,锚链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铁锚,漂浮舱室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置物...
张文德刘强
基于态势感知的海洋安全情报系统构建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研究目的]为有效应对来自海上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强化海洋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必须构建跨领域、全方位、智能化的海洋安全情报系统予以支撑。[研究方法]以态势感知为分析框架,按照“内涵阐释—框架引介—机理剖析—模型建构”的逻辑理路,构建基于态势感知的海洋安全情报系统模型。[研究结论]该系统模型由海洋安全情报态势觉察提取子系统、海洋安全情报态势分析预测子系统、海洋安全情报投射应用子系统组成,其构建可为我国海洋安全保障体系中的情报建设提供范式参考。
王雪慧胡峰
关键词:海洋安全态势感知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下海洋安全事务话语权的构建
2024年
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为其成为海洋强国指明了方向,并规划了行动指南。在该战略下,中国不仅要注重资源开发能力、海洋科学技术等硬实力的发展,也需要重视海洋话语权等软实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进而建成海洋强国。中国的海洋话语权是其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构成。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及其对海洋全球治理的重视和参与,中国的海洋话语权有所提高。但同时,中国海洋话语权的提升仍然受到外部话语环境、话语客体与中国自身能力等多方面的挑战和限制。对此,中国可以通过调整和塑造外部话语环境、对话语客体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以及丰富和提高自身海洋话语传播的策略和能力,以讲好自身的“海洋故事”。
刘凯娟
关键词:话语权
海洋安全治理现代化:理念认知与实现路径
2024年
海洋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个大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下,加强和完善海洋安全治理,更好维护海洋权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在海洋国土完整、海上通道安全海洋生态安全海洋公共安全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为此,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海上力量建设、提高国民海洋意识、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推动全球海洋安全治理合作,实现海洋安全治理现代化。
杨思派
关键词:海洋安全海洋强国

相关作者

杨震
作品数:93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海权 后冷战时代 中国海权 航空母舰 海军
宋德星
作品数:76被引量:37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地缘政治 大战略 地缘战略 现实主义 战略文化
冯梁
作品数:36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
研究主题:海洋意识 中华民族 海洋强国 海洋安全战略 地缘政治
胡杰
作品数:51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研究主题:经济战 海洋安全 二战初期 南海问题 防务
曾祥裕
作品数:33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南亚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印关系 国际政治 印度外交 海洋安全 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