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0篇“ 海域沉积物“的相关文章
- 江苏如东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来源研究
- 2025年
- 为了掌握不同年份江苏如东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情况和来源结构的变化,于2011年和2018年,在江苏如东近岸海域采集表层沉积物,测定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元素(Cu、Pb、Cd、Zn、Cr、Hg和As)的含量,评价其污染程度并分析重金属来源。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沉积物中Cd、Hg和As含量较高,2018年Hg、Pb和Cd含量较高。除As元素外,2018年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均高于2011年。2011年,江苏如东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为轻度–中度污染,其中Cd和As污染最严重;2018年,重金属污染程度为轻度–重度污染,其中Hg和Cd污染最严重。2011年,沉积物中Cu、Pb、Cd、Zn和Cr元素的来源为自然、陆港交通排放与工业废水排放的混合源(62.41%),Hg和As主要受石化工业活动和农渔业活动共同影响(37.59%);2018年,沉积物中Cu、Pb和Cr的来源为自然和陆港交通排放的混合源(44.83%),Cd和Hg主要源于工业废水排放(31.03%),Zn和As受石化工业活动和农渔业活动共同影响(24.14%)。重金属含量及其来源贡献率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相关,第一产业中农渔业活动中产业模式的绿色转型导致As污染降低和对重金属来源的贡献率降低,第二产业中工业能源消耗的增加和第三产业中交通活动的频繁导致其它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升高。
- 邓晓茜毛龙江彭模廖晨峰周超凡王婷
-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污染特征
- 枸杞岛贻贝养殖海域沉积物特征研究
- 海洋沉积物碳含量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控制着全球碳循环,海洋沉积有机碳可以被认为是海洋碳汇作用的最终归宿。大型贝藻养殖活动会通过生物沉积作用改变养殖海域沉积物成分构成,并且在养殖过程中,...
- 张向东
- 关键词:沉积物碳含量
- 湛江湾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
- 2024年
- 测定了2021年4月采集的湛江湾海域的10份沉积物样品中的7种重金属(Cd、Cr、Cu、Hg、As、Pb和Zn),并对其主要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Cu、Zn、Cr和As的含量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而Cd超标率最高。通过地累积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的分析,发现Cd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其次是Hg和Pb,而Cu、As、Zn和Cr的污染程度较低。溯源分析显示,湛江湾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包括船舶排放、水产养殖排污、工业排污、生活垃圾和农业源。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评价表明,湛江湾的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强的生态风险,其中Cd和Hg是关键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 徐静李鑫王燕玲
-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地累积指数污染评价生态风险
- 渤海湾曹妃甸海域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运移趋势分析
- 2024年
- 对渤海湾曹妃甸海域16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组分和参数分析,利用Pejrup三角投图进行沉积动力环境分区,并运用GAO-COLLINS模型模拟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包括砂、粉砂质砂、泥质砂、砂质粉砂、粉砂和黏土。粉砂分布范围最广,其次为粉砂质砂。粒度从东北向西南由粗变细,分选性逐渐变好。研究区东、西方向各有一个沉积中心,且二者沉积物输运趋势差异明显。东部海域沉积中心表现为北侧离岸输运,南侧向近岸输运,西侧向东输运;西部海域沉积中心表现为向西南、向西和向北输运。物源、地形地貌和水动力条件是物质输运的主要控制因素。结合周边工程环境因素、海底地形地貌、海流和地质背景等信息,在Pejrup三角图上,研究区沉积动力环境可划分成3个区,各区沉积动力强度与沉积物类型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区物质运输主要受潮流、波浪和渤海湾环流控制。本研究揭示了曹妃甸南部海域现代沉积特征和水动力特征,可为曹妃甸围海造陆后海域沉积环境变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冯永财郝连成胡延斌褚宏宪李佳林远继东黄杏陈晓日王超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沉积动力环境
- 防城港海域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分布和来源解析
- 2024年
- 正构烷烃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是表征有机质来源的良好标志物。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2021年9月采集的防城港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进行检测,对其含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特征参数对其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正构烷烃含量在(67.51~850.08)×10^(-9)(干重)之间,均值为476.69×10^(-9)(干重),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企沙半岛南部海域;主要由连续分布的n-C14~n-C35正构烷烃同系物组成,呈双峰分布,前峰群偶碳数优势,后峰群奇碳数优势;陆、海源烷烃比(ΣT/ΣM)、碳优势指数(CPI)和陆、海源烷烃优势比(TAR)均指示研究区正构烷烃受陆源影响明显;平均链长(ACL)、烷烃指数(AI)和Pmar-aq进一步表明其主要来源于陆源草本植物;T-ALK/C16比值表明研究海域受到石油污染影响;姥鲛烷和植烷比值(Pr/Ph)表明研究海域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形成于氧化环境。
- 庞国涛杨源祯谢磊李伟张晓磊闫兴国
- 关键词:沉积物正构烷烃
- 东海近海海域沉积物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及生态风险
- 2024年
-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东海是我国东部的重要海域,其环境状况对海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极为关键.本研究采集了东海近海海域沉积物样品,利用激光红外成像技术,对微塑料的丰度、成分、尺寸和形状进行了分析,推测了其可能来源,并采用3种评估方法评估了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微塑料在所有样品中均被检出,丰度为500~21700 n·kg^(-1),平均丰度为5725 n·kg^(-1).检出的微塑料主要以<50μm的粒径尺寸形式存在,且碎片形状(纵横比<3)占比80%以上.共识别出12种类型聚合物,其中,聚氨酯(PU)、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氯乙烯(PVC)和聚丙烯(PP)丰度最高,所占比例分别为29.3%、28.4%、25.6%和6.1%.东海近海海域沉积物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河流和地表径流等陆源的输入,其中可能含有生活和工业废水以及塑料包装的贡献,河流和洋流的动态可能是导致微塑料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之一.此外,研究通过污染负荷指数法、聚合物风险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了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生态风险,PVC和PU是导致其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者.本文研究结果为沿海海岸的生态环境安全评估和风险规避提供了科学支撑.
- 徐超袁曙光俞嘉炜刘树仁李娟英牛丽丽刘维屏
- 关键词:沉积物风险评估
- 珠江口内伶仃洋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及来源分析
- 2024年
- 珠江口内伶仃洋海域受周边工农等废水影响,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为了解该区域近期积物污染状况,采集该区域 17 个点位表层 0-2cm 沉积物,对 Cu、Zn、Cd 和 Pb 四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内伶仃洋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及其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四种重金属地累积指数污染级数平均值由高到低为:Cd(4 级)>Cu(1 级)=Zn(1级)>Pb(0 级)。单一潜在生态风险级数由高到低为:Cd(5 级)>Cu(1 级)=Zn(1 级)=Pb(1 级),全部样点综合生态风险只有一个样点属于 3 级(较高)生态风险,其余 16 个样点均为 4 级(高)生态风险,其中 Cd 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率最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四种重金属污染源具有相似性,以人为污染源为主。本文结果可为珠江口内伶仃洋海域污染的连续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该区域的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 刘志彦张鹏唐湛杨燎原罗紫芬王小琴
-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
- 外伶仃海洋牧场附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 2024年
- 沉积物是承载地球演化历史和人类活动变迁信息的地质物质。为了解海底表层沉积物的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以外伶仃海洋牧场附近海域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0和2021年测定该海域沉积物的粒度、特征指标及6种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同时探讨了重金属的可能来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沉积物的主要类型为粉砂质黏土,各元素含量空间差异较大,整体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6种重金属含量均与有机碳正相关。3种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所得出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高污染区主要位于外伶仃岛东北原人工鱼礁建设范围海域。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显示调查海域沉积物整体属1级清洁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重金属汞(Hg)在评价中所占权重最大,潜在风险系数和地累积指数明显高于其他重金属。研究表明,调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整体处于低风险,但仍需对重金属尤其是Hg保持高度关注。
- 冯雪佟飞袁华荣袁华荣陈丕茂
- 关键词:海洋牧场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 舟山鱼山岛周边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析与评价
- 2024年
- 2021年10月在舟山鱼山岛周边海域布设16个沉积物站位点,并在不同站点对该海域沉积物取样并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来阐明该海域的污染状况和生态危害水平。结果表明:鱼山岛周边海域所有站位沉积物中所检测的重金属含量均在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其中,铜平均污染程度最高,镉、铅、铜、锌处于中度污染水平,是主要的污染因子。重金属镉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相对较高,是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各站位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均小于150,表明鱼山岛周边海域总体处于低生态危害水平。
- 陈页刘琴孙秀梅
-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舟山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与生态风险评估
- 2024年
- 为进一步摸清舟山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基础情况,2018年8月对舟山近岸海域29个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Cu、Zn、Pb、Cd、Cr、Hg、As)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采用正定因子矩阵(PMF)探究舟山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来源,并基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及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1)各重金属含量的均值大小排列为Zn>Cr>Cu>Pb>As>Cd>Hg,分布大致由西往东含量逐渐降低,但部分区域存在高值区。各重金属的空间波动程度依次为Pb>Cu>Cd>Cr>Zn>As>Hg。(2) PMF来源解析模型分析出3种主要污染源,分别为交通运输活动、工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3)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大小排列为Cd>Hg>Cu>Pb>As>Cr>Zn,其中Cd和Hg为舟山近岸海域的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舟山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需要开展更全面的风险评价以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健康。
- 蔡丽萍金敬林虞丹君姜冰冰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
相关作者
- 宋金明

- 作品数:365被引量:2,783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 氮 磷 重金属
- 卢璐

- 作品数:7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人工鱼礁 海域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示范区
- 王文强

- 作品数:27被引量:27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德州学院
- 研究主题:网箱养殖 氮 沉积物 海域沉积物 粉末活性炭
- 张硕

- 作品数:195被引量:1,140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人工鱼礁 鱼礁 海洋牧场 稳定同位素 营养盐
- 孙满昌

- 作品数:67被引量:559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桁拖网 人工鱼礁 拖网 北太平洋 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