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9篇“ 流光放电“的相关文章
- 水电导率对水下微秒脉冲流光放电形态的影响
- 2025年
- 水下流光放电在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改良农作物种子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放电形态对实际应用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四分幅超高速相机观测了不同水电导率、外加电压条件下水下微秒脉冲流光放电过程,发现在高水电导率条件下存在两种不同的放电形态:扇形丝丛和单根长丝.在本文研究范围内水电导率800μS/cm是两种形态出现率的分界点:水电导率小于800μS/cm时,单根长丝形态的出现率为100%;水电导率大于800μS/cm时,随着水电导率的增大,单根长丝形态的出现率降低,扇形丝丛形态的出现率增大;水电导率大于1000μS/cm后,主导放电形态为扇形丝丛形态,随水电导率的增大反转两种放电形态的出现率所需的电压增大.扇形丝丛流光传播速度~1.7 km/s,单根长丝流光早期传播速度~25 km/s,后期传播速度下降至~0.8 km/s,水电导率和外加电压对两种形态的传播速度没有显著影响.扇形丝丛形态的放电延迟时间总是比单根长丝形态的大~8%,单脉冲注入能量比单根长丝形态的小~20%.
- 李霄温小琼杨元天
- 水下多针电极微秒脉冲流光放电特性被引量:1
- 2024年
- 多针电极结构是实现大体积水下放电的基础性电极结构,研究其放电基本特性对其他大体积水下放电电极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可安装21根针的多针电极,利用四分幅超高速相机研究了单个脉冲放电过程中可能放电的针电极数目以及电极阵列边缘和内侧针电极放电形态的差异;采用COMSOL软件模拟计算了多针电极结构的电场分布,讨论了电场分布对多针电极放电的影响,研究了多针电极结构的放电能量效率.结果发现:在单个脉冲放电过程中,21根针电极不是同时发生放电的,最大放电针电极数目随电压和针针间距的增大而增加.在同一个脉冲放电过程中,位于电极阵列边缘的针电极相比于位于阵列内侧的针电极产生的流光丝较长且偏离针电极轴线的偏角相对较大,这主要是针电极之间电场相互叠加干扰引起的.针针间距越小,针电极之间电场的相互叠加干扰越大,阵列边缘与内侧电极放电形态的差异越大,放电能量效率越低.
- 杨双越温小琼杨元天李霄
- 关键词:电场分布
- 一种三电极脉冲沿面流光放电等离子体防破覆冰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电极脉冲沿面流光放电等离子体防破覆冰装置,在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易覆冰区域安装等离子体激励器,实现对该区域的防破覆冰。该激励器是高压激励电极、第一接地电极和第二接地电极交错布置于绝缘材料制成的风力发电机叶片表...
- 李杰彭邦发姜楠吴彦
- 翘片-筒式脉冲电晕流光放电装置对二氯甲烷的降解效果及其稳定性
- 2023年
- 传统结构线-筒式电晕放电装置在降解VOCs时生成的副产物会粘附在放电区域(线电极)上,使得放电间距减小,导致降解效果不稳定。翘片-筒式脉冲电晕流光放电等离子装置的电极结构可将放电区域(翘片尖端-筒)与副产物粘附区域(连接翘片的轴线)分开,从而维持装置的放电强度和稳定性。当翘片-筒式脉冲电晕流光放电反应器相邻翘片间距/放电间距为1,在37 kV下,反应器功率为0.95 W,能量体积密度为和23.6 mJ·L-1,为最优电极配置;处理二氯甲烷2 h后的降解效率呈现小幅度下降后稳定在35%。因此,放电形成的气溶胶部分沉积在凹槽处,可维持反应器稳定的放电强度及对二氯甲烷的降解效率。本研究结果可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VOCs废气的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 魏晓坤王洪昌彭邦发刘政妍朱金伟崔宇韬张辰谭玉玲姜楠李杰
- 关键词:降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 流光放电驱动装置和净化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光放电驱动装置和净化设备,流光放电驱动装置包括:用于提供直流偏置电压的直流电源部,直流电源部包括输出电压调节单元,输出电压调节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参考给定电压和所述直流电源部的输出直流电压对所述直流电源...
- 王慧锋李伯东李思逸张明正陈武
- 流光放电驱动装置和净化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光放电驱动装置和净化设备,该装置包括:给定参考电压提供部,被配置为分别输出第一给定参考电压和第二给定参考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给定参考电压大于所述第二给定参考电压;直流电源变换部,被配置为对输入的直流...
- 王慧锋李思逸李伯东张明正陈武
- 水中流光放电流光丝的再发光和暂停行为
- 2022年
- 水中流光放电是研究水中放电基本物理、化学过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利用四分幅超高速相机、采用针-板电极结构、在20—800μS/cm水电导率范围内研究了水中微秒脉冲流光放电流光丝的再发光和暂停行为,探讨了高水电导率下观测不到流光丝的再发光的原因.结果发现:再发光在不同的流光丝之间交替发生并存在两种模式:一种为整根丝熄灭后再发光;一种为只有先端部分发光熄灭随后恢复发光.随着水电导率的增大,观测到流光丝的再发光现象的频度急剧减小, 540μS/cm水电导率时降到零;在20—800μS/cm水电导率条件下都可观测到流光丝伴生冲击波串分段现象,冲击波串分段现象的出现频度在65%以上,表明在20—800μS/cm水电导率条件下流光丝的暂停是一种普遍行为.通过测量两段冲击波的半径差得到流光的暂停时间平均为157 ns,几乎不受水电导率的影响;随着水电导率的增大,流光丝的发光强度显著增大,水电导率大于350μS/cm时,流光丝暂停期间内流光丝的光强度无法衰减到相机分辨水平以下,在相机获得的发光图像上看上去是持续发光的,难以分辨出流光丝"熄灭-再发光"过程.
- 王雪温小琼王丽茹杨元天薛晓东
- H_(2)S分子负脉冲流光放电等离子体解离分析
- 2021年
- 采用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时间分辨光谱,对H_(2)S分子进行了脉冲流光放电激发解离相关实验研究.将所得400~800 nm荧光谱线归属为S_(2)、S^(-2)、H、SH等活性粒子的发光.结果表明,H_(2)S气体脉冲流光放电等离子体中的主要活性粒子是H_(2)S*、S_(2)、S^(-2)、H、SH,且时间分辨光谱测量结果表明H和SH基荧光信号几乎同时出现,由此确定H_(2)S气体脉冲流光等离子体放电主要激发解离通道为H_(2)S+e*→H_(2)S*+e→H*+SH*.
- 张淼张连水
- 关键词:流光放电等离子体
- 磁场辅助直流叠加纳秒脉冲流光放电特性研究
- 当重复脉冲放电所施加脉冲电压的持续时间为纳秒和亚微秒量级时,将脉冲源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转移到等离子体负载就会变的尤为困难,提高脉冲源与反应器阻抗匹配度是有效进行能源转换的关键。此外,在良好匹配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放电能量利...
- 卢晓玲
- 关键词:直流叠加
- 文献传递
- 关键物理参数对水成物粒子触发流光放电的影响
- 雷暴云内闪电的起始触发问题始终是大气物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同时闪电的形成过程同样受到关注。研究闪电的始发过程对了解雷暴云内闪电形成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其他的宏观气象条件下相互耦合机制和降低雷电造成的灾难起着重要作用。...
- 马一凯
- 关键词:雷暴云物理参数流光放电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吴彦

- 作品数:314被引量:904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介质阻挡放电 脉冲放电 等离子体 电晕放电 烟气脱硫
- 姜学东

- 作品数:65被引量:32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流光放电等离子体 烟气脱硫 流光放电 单片机 DSP
- 胡小吐

- 作品数:19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流光放电等离子体 流光放电 烟气脱硫 等离子体 非热等离子体
- 闫克平

- 作品数:184被引量:38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 电除尘器 脉冲等离子体 震源
- 李杰

- 作品数:145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放电等离子体 电极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电极系统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