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07篇“ 活性成分筛选“的相关文章
- 古红橘皮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清除自由基活性成分筛选
- 2025年
- [目的]分析古红橘新鲜橘皮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评价其总体自由基清除活性,在不分离单体的情况下快速筛选其中自由基清除活性较强的成分。[方法]以古红橘新鲜橘皮为原料,分别采用共水蒸馏法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橘皮精油,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精油的挥发性成分,筛选特征挥发性差异成分,并采用GC-MS和化学方法筛选自由基清除活性成分。[结果]2种提取方法所得精油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相对含量、特征挥发性成分及总体自由基清除活性差异极显著(P<0.001),共水蒸馏为最优的古红橘皮精油提取方法;各挥发性成分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存在较大差异,柠檬醛(86.54%)、甜橙醛(81.20%)、α-法尼烯(70.29%)等表现出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而橙花醇(95.02%)、甜橙醛(83.09%)表现出极强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结论]古红橘新鲜橘皮提取的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和自由基清除活性受到提取方法的影响,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与其自由基清除活性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 冉春霞胡江邓惠玲
-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
- 肉豆蔻活性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解析
- 2025年
- 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香料和传统药用植物,其活性成分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展现出抗氧化、抗菌、抗炎等多重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肉豆蔻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及其在食品中的作用机制,介绍了肉豆蔻主要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与分布,分析了肉豆蔻活性成分在抗氧化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食品安全和营养中的价值,为进一步开发肉豆蔻在食品安全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实践方向。
- 包英才孙昊杨铮王梓蔓
- 关键词:肉豆蔻活性成分抗氧化抗菌食品安全
- 盾叶冷水花抗肺炎链球菌活性成分筛选
- 2025年
- 目的对盾叶冷水花不同极性部位进行体外抗肺炎链球菌活性成分筛选,并考察活性成分与阿莫西林的联合抗菌效果。方法采用96孔板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极性部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活性最强的极性部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有效成分分离,并用波谱技术对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采用96孔板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测定活性成分与阿莫西林的联合抑菌指数(FIC);利用结晶紫法考察活性成分对肺炎链球菌生物膜的作用;通过扫描电镜考察活性成分对肺炎链球菌体外观形态的影响。结果石油醚部位、三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的MIC分别为1.000、1.000、0.500、1.000、2.000 mg·mL^(-1),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菌活性最强;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1、2、3,分别为5,7,3′,4′-四甲氧基黄酮(1)、8-O-(p-coumaroyl)-1(10)E,4(5)E-humuladien-8-ol(2)和1-O-p-coumaroyl-copaborneol(3),三者均为首次从盾叶冷水花中分离得到,对肺炎链球菌的MIC分别为200.000、50.000和25.000μg·mL^(-1),化合物3的抗菌活性最强;阿莫西林与化合物3联合配伍后的FIC值为0.50,对肺炎链球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阿莫西林与化合物3都对肺炎链球菌生物膜有抑制作用,但化合物3的生物膜抑制率明显低于阿莫西林[(59.10±1.04)%vs.(87.38±0.84)%](P<0.01);而且两者联合应用时的生物膜抑制率与阿莫西林单独应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化合物3组细菌菌体表明光滑,但是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阿莫西林组及阿莫西林联合化合物3组的细菌菌体表面均出现严重的膨胀、破裂。结论黄酮类化合物及倍半萜类化合物均为盾叶冷水花的抗肺炎链球菌活性成分,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抗菌活性更强,其抗菌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菌生物膜有一定的关系;化合物3和阿莫西林对肺炎链球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但是
- 韦志英韦志英黄燕黄燕银胜高李芳婵卢澄生李耀华潘小姣
- 关键词:活性成分筛选协同抗菌作用
- 一种保健食品中多种活性成分筛选及定量测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食品中多种活性成分筛选及定量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标准储备液;S2:制备标准中间液;S3:制备标准工作溶液;S4:样品处理;S5: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分析;S6:超高效液...
- 林丹贝荣廷黄柳霞罗雪燕黄韡何焜鹏杨安源郑泽洋陈茹韦誉庄俊钰冯志强
- 经典名方阳和汤的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筛选
- 2025年
-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将血清药物化学、血清药物成分响应特征、网络药理学及药物相似性预测等方法相结合,筛选经典名方阳和汤抗乳腺癌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采用UPLC-QTOF-MS/MS鉴别阳和汤不同溶剂(甲醇、50%甲醇、水)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并分析雌性SD大鼠给药0.5、1、2 h后含药血清的入血成分,结合UNIFI 1.8.2软件所得血清药物成分响应特征值进一步筛选入血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得到具有显著消长规律的阳和汤入血成分。应用网络药理学构建“药物-成分-通路-靶点-疾病”网络,将阳和汤入血成分和乳腺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通过SwissADME数据库分析其药物相似性。结果:阳和汤样品经过不同溶剂提取后共鉴定出42个化合物,其中16个化合物为3种不同提取溶剂共有成分。阳和汤入血成分共16种,其中含5种原型药物和11种代谢产物。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阳和汤治疗乳腺癌涉及禽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SR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等15个关键靶点。分子对接显示,16个潜在活性成分与预测作用靶点结合良好,结合药物相似性分析,最终鉴定阳和汤入血成分中12个化合物具有抗乳腺癌活性潜质,主要包括α-蒎烯、γ-桉叶醇及其代谢产物,其中1种来自麻黄,1种来自熟地黄,8种来自肉桂。结论:阳和汤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单萜苷类和香豆素类等化合物,其原型成分入血后主要发生氧化、水解及乙酰化等反应,其抗乳腺癌机制可能与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有关。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阳和汤治疗乳腺癌奠定理论基础。
- 苏思佳赵鑫宇周静娜高俊峰唐旭温彬宇
- 关键词:活性成分乳腺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一种靶向神经元线粒体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靶向神经元线粒体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明确MICU1蛋白结构,对蛋白结构进行信息处理后再进行能量优化,得到蛋白结合构象;(2)采集中药单体化合物数据库的2D结构,通过软件输出3D结...
- 王大鹏康凯吴哲褒薛礼刘衍廷
- 一种基于血小板蛋白超滤亲和质谱的抗血小板活性成分筛选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血小板蛋白超滤亲和质谱的抗血小板活性成分筛选方法,首先配置含有目标化合物的供试溶液;然后从血液样本中提取血小板蛋白溶液;接着将供试溶液与血小板蛋白溶液混合后进行共孵育操作;随后通过超滤管洗脱获得血小板...
- 吴高松张榆浩胡亮廖景瑜谢佳
- 甘草治疗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活性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
- 2025年
- 【目的】筛选甘草中治疗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MRSE)感染的活性成分,并研究其潜在的抗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半数稀释法测定甘草中药理成分对MRSE的抗菌活性;利用微生物粘着碳烃化合物法、结晶紫染色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一体化细胞成像仪等技术,评估药物抵抗MRSE感染的抗菌表型;采用GC-MS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并用试剂盒测定胞内氧化脱氢酶的活性,采用染料标记法评价细胞膜的损伤与流动性,并通过大蜡螟幼虫感染生存率试验评估体内抗菌效率。【结果】甘草中的甘草查尔酮A、甘草查尔酮C和光甘草定等成分对MRSE表现出高效抗菌活性,其中甘草查尔酮A抑制MRSE的效果最为显著,其最小抑菌浓度为6.0μg/mL,最小杀菌浓度为12.0μg/mL。代谢组学分析显示,甘草查尔酮A主要影响MRSE的代谢、次生代生物合成以及ABC转运等生物途径,阻碍鸟氨酸、赖氨酸和烟酸的生物合成,并确认1,3-二棕榈酸甘油酯(1,3-dipalmitin)在胞内积累。表型实验结果证实,甘草查尔酮A可导致MRSE的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循环通量下调,胞内ATP水平降低;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和胞内蛋白质的表达,阻止MRSE细菌黏附HaCaT细胞;破坏MRSE细胞膜的结构,导致细胞塌陷变形甚至破裂,并提高了MRSE感染后大蜡螟幼虫的存活率。【结论】甘草查尔酮A的暴露改变了MRSE细胞的糖、脂质和氨基酸代谢,影响生物被膜、蛋白等次生代谢物的合成与细胞膜的结构,导致MRSE的ATP生成减少、转运蛋白功能失常以及黏附与感染能力下降等抗菌表型。
- 王建超洪紫嫣伍子琦黄宏辉杨得坡徐新军彭华勇
- 关键词:甘草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代谢途径
- 玉屏风散抗过敏性鼻炎作用的“量-效”关联活性成分筛选研究
- 2025年
- 目的:筛选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主要活性成分。方法:以卵清蛋白诱导小鼠AR炎症模型,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小鼠体内炎症因子IgE、IL-4、IL-5、IFN-γ水平。采用HPLC法测定玉屏风散中毛蕊异黄酮、白术内酯Ⅰ、升麻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利用SPSS 27.0软件对上述含量结果和药效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玉屏风散治疗AR的主要活性成分。结果: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毛蕊异黄酮、白术内酯Ⅰ与IL-5呈良好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91、0.697;升麻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与IFN-γ呈现良好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53、0.552。结论:毛蕊异黄酮、白术内酯Ⅰ、升麻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可能是玉屏风散治疗AR的活性成分。
- 李欣悦袁开智王冰关冬雪孙艳涛
- 关键词:玉屏风散活性成分过敏性鼻炎
- 薇甘菊驱蚊活性成分筛选及配比优化
- 2025年
- 目的 探究薇甘菊驱蚊活性成分,获得高效驱蚊组合物,为植物源驱蚊剂的开发提供基础。方法 首先通过Y型嗅觉仪法对不同薇甘菊粗提物进行驱蚊活性初筛;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活性粗提物进行定性分析,复筛驱蚊活性成分;通过各成分配伍组合后的驱蚊效果,利用均匀试验设计建立高效驱蚊组合物。结果 挥发油为薇甘菊主要驱蚊活性物质,对白蚊伊蚊的驱避率可达63.80%,其中含有氧化石竹烯、桉叶油醇等活性成分;均匀试验设计筛选获得的适宜驱蚊组合配比为:9.8%氧化石竹烯+9.9%桉叶油醇+8.6%芳樟醇+7.9%α-松油醇+7.8%δ-杜松烯,该组合物对白蚊伊蚊的平均驱避率为83.20%,驱蚊效果良好。结论 薇甘菊挥发油具有驱蚊活性,其中含有多种驱蚊活性成分,可制备成高效驱蚊组合物,进一步开发为驱蚊产品,为植物源驱蚊剂提供新资源。
- 胡静雯程倩倩吕斌刘宏振王振华杜勤
- 关键词:薇甘菊活性组分挥发油
相关作者
- 赵新锋

- 作品数:114被引量:268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
- 研究主题:受体 色谱 活性成分 丹参 固定化
- 李倩

- 作品数:244被引量:605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
- 研究主题:固定化 色谱 相互作用 种子萌发 受体
- 王嗣岑

- 作品数:261被引量:337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激酶 抗肿瘤活性 激酶活性 抑制活性 抑制肿瘤细胞
- 杨丰庆

- 作品数:86被引量:697H指数:14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 研究主题:冬虫夏草 化学成分 中药 毛细管电泳 制药工程
- 秦雪梅

- 作品数:932被引量:6,590H指数:39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 研究主题:代谢组学 逍遥散 柴胡 抗抑郁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