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6篇“ 注采关系“的相关文章
模拟地层倾角与水平井关系的模型及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模拟地层倾角与水平井关系的模型及方法。所述模型中,在人造平板岩心中制备水平井模型A与水平井模型B,中间为水井模型,水平井模型A两边分别设置定向井模型N和定向井模型M,水平井模型B两边分别设置定向井模型...
陈宝玉张继成董雅婷杨其浩葛海南王悦
基于关系时间驱动的测井剩余油预测方法研究
大庆油田XX研究区经过多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油阶段,储层性质和测井响应特征随开发过程的发展也不断变化,由于严重的储层非均质性,剩余油挖潜选井定层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主要利用三类手段描述剩余油,其中取心和监测资料描述...
苗全胜
关键词:时间驱动神经网络剩余油预测
基于机器学习的火驱关系分析
火驱(火烧油层)是一种高效的油藏开发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高温高压环境,加速原油流动,提高收率。然而,火驱过程中,油层内的物质和温度分布不均匀往往会导致收率的不稳定和油效率的降低。由于水开发具有生产井见效稳定...
宋佳
关键词:油藏开发温度分布
油田关系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油田关系的识别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油田关系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油田关系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目标油田区块内目标水井和目标油井的历史数据,并获取CRM模型;根据目标水井和目标油井的历史数据,调整CRM模型...
任卓
文献传递
红53井区油藏连通性定量评价及关系研究
水开发是重要的油藏开发方式,然而井间连通性的识别一直是制约水开发效果的难题。目前,红山嘴油田红53井区克下组油藏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实施水开发过程中对井间连通性认识不清楚,极大的影响了水开发效果。为实现红53井区...
谢汪洋
关键词:井间连通性注采关系
一种基于平面的井组关系完善程度量化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井组关系完善程度评价方法。它解决了因多套井组间相互交叉影响,造成关系复杂,无法准确评价完善程度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利用井间距离确定以每个入井为中心的井组,然后通过定义...
刘向斌盖德林汪旭颖刘珂君陈玲玲马佳琦
文献传递
基于非均质流场表征的关系优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均质流场表征的关系优化方法,首先利用线密度转化为点密度的方法计算流场密度;其次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流场强度;利用PCA降维及聚类等数学方法进行流场表征并计算流场不同区域流线密度和流场强度的乘积,结合...
张凯姚军李国欣刘冰璇刘均荣王威赵辉姚传进齐冀马小鹏姜云启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分析油水井间关系的体积能量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分析油水井间关系的体积能量方法。它解决了水井和油井的关联响应分析时,常规的入量和产出液量间分析没有考虑压力参数作用,不能如实反映油水井间关系。本发明首先定义体积能量...
陈玲玲盖德林刘向斌李国汪旭颖尚宏志王力戎昊
文献传递
基于井间连通性的碳酸盐岩油藏关系优化被引量:2
2021年
碳酸盐岩油藏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水开发时入水易沿高渗通道窜进,导致生产井发生水窜或水淹、含水率上升速度加快、开发效率低。基于井间连通性原理,根据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地质特征、开发动态等,可定量表征井间的连通性参数传导率和连通体积,构建碳酸盐岩纵向多层油藏井间连通性模型,进而获取油藏各层水井平面水劈分系数、水利用率等。结合自动历史拟合方法和生产优化算法,实现对油水井生产动态的实时优化和预测。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年增油1.1×10^(4) m^(3),具有较好的增油效果,对同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雷昇周玉辉王宁赛尔江·阿哈提郑强盛广龙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藏连通性
基于非均质流场表征的关系优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均质流场表征的关系优化方法,首先利用线密度转化为点密度的方法计算流场密度;其次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流场强度;利用PCA降维及聚类等数学方法进行流场表征并计算流场不同区域流线密度和流场强度的乘积,结合...
张凯姚军李国欣刘冰璇刘均荣王威赵辉姚传进齐冀马小鹏姜云启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盖德林
作品数:24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采油工程技术 剩余油 注采关系 聚合物驱 高含水
关富佳
作品数:82被引量:363H指数:10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研究主题:天然气水合物 电缆地层测试 页岩气 温度 各向异性
张继成
作品数:140被引量:39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剩余油 油田开发 岩心 聚合物驱
高兴军
作品数:60被引量:74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研究主题:储集层 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 油田 测井解释
陈春明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压裂 压裂技术 注采关系 暂堵 油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