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0篇“ 波速比异常“的相关文章
- 2020年1月19日伽师M_(S)6.4地震前后波速比异常分析
- 2023年
- 根据南天山西段采集的地震波数据并结合多台和达法,通过定量分析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_(S)6.4地震前后波速比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就空间状态而言,在本次地震发生之前,波速比的区域中有EW走向椭圆状低值异常区,长半轴和短半轴长分别为30 km与20 km。②就时间进程而言,伽师M_(S)6.4地震前无出现波速比低值异常,震前无呈现降低—恢复—平静—发震模式。
- 祖丽皮亚·巴克张琳琳阿布都热依木江·巴克海仁沙·司拉木古丽孜娜提·依德热斯高朝军
- 关键词:波速比
- 2013-12-16巴东M_(S)5.1地震前后波速比异常特征
- 2022年
- 利用2008~2021年地震观测报告提取巴东周边小震纵横直达波走时数据,分别采用单台多震、单震多台和达法计算波速比,分析波速比在2013年巴东M_(S)5.1地震前后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巴东地震前震中东西两侧8个台站的单台波速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回升异常变化;(2)巴东地震周边地区多台波速比在震前经历了2 a下降-2 a回升的变化过程,与单台波速比结果相似;(3)多台波速比空间演化图像显示,巴东地震前2 a波速比低值集中分布在震中周边区域,震后该区波速比回升至高值。
- 陈丽娟吴绍宇董蕾魏红梅
- 关键词:波速比
- 新疆天山地区的波速比异常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收集整理了新疆地震台网2009~2014年的地震观测数据,利用多台和达法计算了新疆天山地区中小地震的波速比及其背景值。为了突出异常变化,分析了研究区内的波速比扰动值变化,同时回溯了天山地区7次中强地震。结果表明:①天山地区波速比的背景值为1.70左右,自2013年开始,波速比的低值异常主要集中在天山中东段及普昌断裂附近;②2011~2013年研究区内4次M_S5.0以上地震前,震中位置波速比扰动值多数处于低值状态;③7次中强地震前,震中及其附近区域波速比低值的地震事件占相应时段内总事件的比率大于60%,研究区内中强地震前波速比呈低值状态较明显。
- 张琳琳高朝军
- 关键词:地震观测报告
- 新疆新源、和静交界6.6级地震前后波速比异常特征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利用天山中段数字化地震观测报告,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了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交界6.6级地震前后波速比异常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该次地震前,波速比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的低值异常区,其值在1.6左右,地震发生在该异常区的东北缘;地震发生后,震区周围波速比在1.8左右,基本恢复正常。
- 高朝军宋春燕张琳琳郭寅
- 关键词:地震观测报告波速比异常
- 新疆乌苏5.1级地震前波速比异常震例研究被引量:20
- 2011年
- 利用天山中段数字化地震波资料,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2006年11月23日新疆乌苏5.1级地震前后波速比的变化情况,得到如下结果:(1)在空间分布上,乌苏5.1级地震前,波速比形成一个近似椭圆形低值异常区,且椭圆长半轴约为70km,短半轴约为55km,椭圆走向NW,地震就发生在该椭圆区域的西北部边缘;(2)在时间进程上,乌苏5.1级地震前出现近9个月的波速比低值异常,震前未出现明显的高值突跳点。波速比呈现正常—降低—发震的模式。而乌苏地震后,波速比值出现一段时间的低值,2007年以后,波速比值出现高、低值起伏变化。
- 龙海英聂晓红唐兰兰
- 关键词:波速比异常
- 新疆和静5.6级地震前波速比异常震例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利用新疆天山中段数字化地震波资料,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了2008年8月30日和静5.6级地震前后波速比资料的变化情况。得到如下结果:①空间分布上,和静5.6级地震前,形成一个椭圆形低值异常区,且椭圆长半轴约70km,短半轴约65km,椭圆走向NE,和静5.6级地震则发生在该椭圆区域的西偏北部边缘;②时间进程上,和静5.6级地震前出现大约10个月的波速比低值异常,震前一个月出现明显的高值突跳点,波速比形成正常-降低-高值突跳-发震的模式。计算过程中,波速比误差控制在0.05之内,相关系数达99.0%以上。
- 龙海英聂晓红唐兰兰
- 关键词:波速比
- 2009年内蒙古西部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及平均波速比异常被引量:1
- 2010年
- 内蒙古西部地区地质构造发育、历史中强地震频发。2009年以来,该区域地震活动明显增强,特别是ML3.0级以上地震持续活跃,使该地区的震情空前紧张。本文基于该区域的地震地质背景,分析了2009年以来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区域平均波速的下降异常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未来时段内的震情发展做出了初步预判。
- 韩晓明刘文广石睿
- 关键词:地震活动波速比
- 滇西地区近期强震前的波速比异常演化被引量:8
- 2009年
- 利用云南地区地震波记录资料,对滇西地区1998年以来5次MS≥5.8强震前的波速比异常进行了动态追踪,结果表明:滇西地区强震前1~3年会形成一个长60~160km的椭圆形低波速比异常区,强震通常发生于异常区边缘、异常交错部位或低波速异常区外围60km范围内。低波速比异常区出现的高波速比(≥1.90)点,除2001年施甸5级震群外,对应的强震孕育时间的长短与强震震中距的大小有类似反比的关系。
- 李永莉毛慧玲苏有锦
- 关键词:强震波速比异常
- 波速比异常空间演化与主震位置预测被引量:4
- 2000年
- 以组合模式为基础 ,应用“交会法”探讨了甘肃省及邻区几次中强地震前vP/vS 正负异常区的动态演化特征与主震位置的关系 ,发现主震发生在vP/vS 正负异常区的边界附近或多个异常区之间的联接地区 .认为波速比异常的成因与调整单元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的讨论再次证明了“交会法”在预测主震位置中的普适性 .
- 秦保燕张元生
- 关键词:地震预报
- 云南地区波速比异常图像的南北差异被引量:10
- 1999年
- 动态追踪了云南地区第4 强震活跃期6 .3 级以上强震前波速比异常图像,显示出明显的南北差异:滇西南的1988 年11 月6 日澜沧- 耿马7 .6 、7 . 2 级和1993 年1 月27 日普洱6 .3 级强震发生在低波速比异常区内; 中缅边境上的1992 年4 月23 日6 .7 、6 .8 级和1995 年7 月12 日孟连西7 .2 级强震发生在低波速比异常区边缘;而滇西北的1996 年2 月3 日丽江7 .0 级、1976 年11 月7 日、12 月14 日宁蒗6 .7 、6 .4 级和滇东的1995 年10 月24 日武定6 .5 级强震却都发生在高波速比异常区内.强震前近震震级 ML 与持续时间震级 MD 的震级差的南北差异也进一步证实了波速比异常的差别.
- 蔡静观张喜玲李永莉
- 关键词:波速比异常地震预报地震波
相关作者
- 聂晓红

- 作品数:127被引量:492H指数:14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 研究主题:地震 震源机制解 地震活动 M 地震前
- 龙海英

- 作品数:59被引量:32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 研究主题:震源机制解 地震 地震活动 波速比异常 构造应力场
- 唐兰兰

- 作品数:33被引量:157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 研究主题:地震 中强地震 加卸载响应比 地震前 积分
- 李永莉

- 作品数:63被引量:45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
- 研究主题:强震 地震 波速比 强震前 中强地震
- 秦保燕

- 作品数:123被引量:26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预报 地震 强震 震源 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