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66篇“ 法律价值“的相关文章
- 一等奖裁判文书:明确仲裁地法律价值的里程碑案例
- 2025年
- 2025年2月,为进一步强化和规范裁判文书的释法说理,促进法律适用统一,北京市法院系统组织开展第十届优秀裁判文书评选工作。在此次评选中,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某机械公司与瑞典某科技公司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一案的裁判文书脱颖而出,被评为一等奖。
- 安寿志
- 关键词:仲裁裁决法律价值
- 论我国容隐制度的变迁与当代法律价值
- 2025年
- 中国古代容隐制度是宗法社会维护伦理秩序的产物,体现了中华法系礼法结合的特色。容隐制度虽具有维护小农经济、节约司法资源和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保障人权的作用,但也存在义务本位、单向强制等与现代法治精神不符之处。因此,在现代法治框架下,应以权利属性重构容隐制度,强调选择自由与期待可能性,在限定适用范围、明确行使条件和完善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实现个体权利与社会利益的平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借鉴,并促进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传承。
- 王梓潮
- 关键词:容隐制度法经济学
- 秦腔中所弘扬的传统善恶报应法律价值观
- 2024年
- 秦腔曾经能够成为戏曲界“花部盟主”,而后流播至全国,成为全国流行的“国剧”,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承载着“关学”的法治精神。而这种“关学”法治精神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秦腔为载体所弘扬的善恶报应法律观值得挖掘与传承。
- 陈思思李乐凡
- 关键词:传统法律文化法律价值观善恶报应秦腔关学国剧
- 论居住权制度的法律价值及其完善研究
- 2024年
- 回溯居住权制度发展历程,创设居住权的国家或地区的队伍不断壮大。为了回应当前的社会需求,我国《民法典》也增设了居住权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基于居住权制度特有的性质,分析其具有的独特理论与实践价值。但现有的居住权法律规范在设立方式、居住权主体、客体以及居住权人权利与义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结合国外相关法律规范和我国的现实需要,我们可以针对上述居住权制度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居住权制度的完善路径主要从完善居住权制度设立方式及规则、明晰居住权制度的主体与客体以及细化居住权人权利与义务三个方面来展开。
- 张雨
- 关键词:居住权民法典法律价值法律适用
- 文学中荒诞手法蕴含的法律价值探析 ——以迪伦马特犯罪小说为切入点
- “法律与文学”运动从文学角度对法律进行重新审视,以非理性、反基础性为特点,敲响对法律“一元叙事”和“主流观点”的警钟,并且主张一种多元视角,从而对现代法律的封闭视角进行拓宽。本文拟运用“法律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挖掘...
- 张妍聪
- 关键词:荒诞手法法律价值
- 数据信托制度建构的法理基础 ——以法律价值分析为中心
- 数据信托制度正处于理论探讨的过程中,它借鉴了信托制度的核心理念,针对数字时代的数据管理和利用问题进行设计。从数据法入手,可以证得其四个主要的价值追求:正义价值、秩序价值、自由价值和效益价值。在正义价值内部,数据法主要追求...
- 陈之杞
- 关键词:法律价值知情同意
- 从审计法修订看法律价值体系构建被引量:1
- 2024年
- 审计法修订覆盖面广、完善度高,体现出高站位与全面性、改革性与指引性。从审计法修订审视法律价值体系构建,能够发现审计法律价值体系中所蕴含的监督公共资源和国家财政资金、制约权力、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逐层递进形成“金字塔”结构,同时审计法律价值体系的逻辑顺位以指引性为依托,彰显出极强的抽象概括性。在后续审计法律价值体系完善过程中,可围绕增强独立性,健全审计法律价值体系;激活联动性,共建清明的审计环境;提升技术性,推进审计操作规范化;发挥主体性,充分释放主体参与潜能等路径展开。
- 夏苗
- 关键词:审计法法律价值体系逻辑生成
- 证据完整性规则的法律价值及其构建被引量:2
- 2024年
- 证据的完整性即在刑事诉讼中举证应当保障证据及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包括证据形式的完整性、提供信息的完整性及保障裁判者认知的完整性。提供完整的证据是准确认定事实的前提性条件,同时也是维护程序公正的重要措施,还可以减少因提交不完整证据而带来的诉讼资源消耗和效率减损。在仅靠程序性规定难以解决举证范围争议的情况下,构建证据完整性规则对于保障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实现准确认定事实、维护程序公正的功能来说是有其必要的。控辩双方均有提交完整证据的诉讼义务,法官可依职权要求控辩双方提交补充性证据;对于持有补充性证据而拒不提交者,可作出对其不利的推论。对补充性证据的提交应有必要限制,以足以进行证据推论为界限;若最终补充性证据未被提交,也不宜以排除已提交的不完整证据作为制裁措施;对于补充性证据的证据能力应当根据不同情形而分别处理,赋予裁判者一定的裁量权。
- 纵博
- 清水江婚姻家庭本土法律话语的原生法律价值研究——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
- 2024年
- 在构建我国话语体系的当下,提炼本土法律话语具有重大意义,而在清水江地区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则有“歌”“家”“劝”等一系列内涵丰富的法律话语。在“歌”中,当地青年男女以“歌”的形式自由抒发情感,享有自主选择与配对的权利;在“家”中,当地婚姻关系以双方家庭的支撑为背景,在两方家庭的制衡下男女在婚姻家庭中更趋于平等;在“劝”中,当地以多方参与劝和的形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并将理词融合其中维护当地和谐氛围。蕴含在“歌”“家”“劝”中的自由、平等、和合等价值观念,不仅是深深根植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宝贵资源,亦与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与理念相契合,能够为当代中国法律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本土的文化基因与历史依据。
- 王许烨钟一苇
- 关键词:清水江文书婚姻家庭习惯法
- 法律价值渊源的人性审视被引量:1
- 2023年
- 人性假设是关于人及其本质的基本看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秦诸子学说、西方基督教思想以及近现代思想家等,都对人性问题进行了阐释和论证。法律属于一种规范人之行为的规章制度,对于人性的窥探与研究,实乃法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中西法律文化传统对人性议题具有共同的理论旨趣,推导出类似的法律制度生成的理论逻辑,而中西人性预设的差异性则导致了不同的法律制度构架和法律文化特点。对人性的诸般言说,其真正的意义并非对人性之善恶有所定论,而在于发现人性作为价值维度在法律创制、实践过程中的解释力量。人性不仅是法律产生的推动力,同时也是法律得以发展、存续的价值根基。
- 陈亚飞
- 关键词:人性法律价值人性善恶中西法律传统
相关作者
- 陈金钊

- 作品数:340被引量:3,854H指数:38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法律方法 法治 法治思维 法律解释 法律思维
- 沈敏荣

- 作品数:149被引量:479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WTO 不确定性 反垄断法 经济法 法律
- 汪习根

- 作品数:172被引量:1,817H指数:2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发展权 法治 人权 司法 依法治国
- 姜宇

- 作品数:20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衍生品市场 衍生品 法律价值 兼及 逻辑
- 刘冰

- 作品数:13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法律价值 公平正义 和谐社会 言论自由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