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70篇“ 法学界“的相关文章
- 法理与情理:抗战胜利后法学界对惩奸法律的讨论
- 2025年
- 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惩治汉奸,国民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惩奸法令和条例。由于战时立法的紧迫性,惩治汉奸法令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引起法学界对惩奸法令的讨论。这场讨论主要围绕如何定义汉奸罪、惩奸法令与司法解释的适用、汉奸是否限期结束检举、没收汉奸财产等中心议题展开。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法学界指出惩奸法令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汉奸罪的定义上行为与职守难分主从,部分惩奸条文与其他法律存在冲突,惩奸条文的司法解释含混,民众检举汉奸存在弊端以及没收汉奸财产执行难。汉奸祸国殃民,依法理论,应该从严处理,从情理论,沦陷区民众受日本侵略之苦,亦有迫于环境或生存而任伪职者,为稳定收复区的社会秩序,安定民心,更需审慎处理汉奸。
- 谢遵议
- 关键词:法学界检举没收财产
- 张映南:法学界的民主斗士
- 2022年
- 张映南是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著名的法学家,与广西有着密切的联系,先后在广西大学、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等高校任教。在校任教期间,张映南积极向学生传播民主法治理念,唤醒了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这使广西大学、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成为“西南民主堡垒”。除了向学生传道以外,张映南对宪法、行政法等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其提出的民权、民主宪政、行政法社会化等观点,不仅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专制面目,而且推动了宪法和行政法研究的发展。正是基于此,张映南被一些现代学者称为中国第一代行政法学者。
- 张融
- 关键词:民主宪政行政法
- 我国刑法学界“人工智能”文献综述
- 2020年
- 本文在人工智能领域,分别以强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为视角,梳理刑法学界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研究综述。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为“AI能否承担刑事责任”,其余研究均在可以承担刑事责任基础上展开;弱人工智能领域则以自动驾驶汽车、医疗卫生、个人信息、著作权等为出发点,探讨人工智能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比如增设新罪名、明确注意义务等。通过梳理不难发现,针对人工智能的研究过多强调理论,同时说理更多在强人工智能方面,弱人工智能领域犯罪的说理论证较弱。未来应更多关注弱人工智能领域,加强说理论证,谨防“学术泡沫”。
- 郑超凡
- 关键词:刑事责任
- 法学界批判法经济学方法的反思
- 2020年
- 法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高涨--冷静的历程,原因在于法经济学在运用经济学方法时有着价值维度单一、模型化与现实脱节、数量技术滥用的缺陷。法经济学在研究中需要加强对前沿经济理论的吸取并强化自身的科学素养。同时,在实务中计量经济学仍有其应用价值,应当适当予以认可。
- 曹汇
- 关键词:法经济学价值维度模型化
- 社科翻译中弱式非本质主义立场之提倡——以法学界对privacy的翻译为例
- 2020年
- Privacy是美国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我国法学界一般译为"隐私"或"隐私权",这是由于采取本质主义的立场而产生的误译。弱式非本质主义应成为社科翻译的指导,这既是对母语、译语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的选择性适应,也是社科翻译中"意义"再造的要求。受弱式非本质主义的影响,译者应该坚持"可译性"立场,在"意义"再造上采纳异化翻译策略,注意利用补充式注释进行"意义"补偿。
- 胡晓姣
- 关键词:PRIVACY隐私
- 生态保护红线概念评述及法学界定被引量:1
- 2019年
- 对于生态红线概念的界定,因为定义主体占有研究材料的不同以及诉求、动机的差异,导致概念界定成为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为进行学术和政策制定,概念是展开研究、讨论、制度完善的基础和前提。并且现有政策文件以及研究成果已经出现概念使用混乱的问题,这对制度的落实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对生态红线(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界定与区分至关重要。
- 张砚哲
- 绿竹猗猗 安守廉教授与中国法学界交流纪念文集
- 本书收录了三十年来中国诸多法律学者访问哈佛法学院、特别是与哈佛大学东亚法研究中心安守廉教授交往的见闻感受与学术成果,是中美法学交流与中国法学发展的一份重要剪影。安守廉教授是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在促进中国法学界了解...
- 郭锐
- 当代中国政法学界四个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批判
- 2019年
- 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研究范式可以发现,当代中国政法学界有些学者常犯以下四个错误:一是规律意识淡漠,从主观愿望出发研究问题;二是忽视矛盾的普遍性,脱离所处的矛盾关系僵化地看待事物;三是孤立、静止、片面、表面地,而不是普遍联系、发展、全面、深刻地谈权力制约关系;四是公式化、定型化而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利用西方政法理论。
- 李川
-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范式
- 恐怖主义犯罪的刑法学界定
- 2019年
- 恐怖主义犯罪侵犯的法益类型具有复合性,既包括个人法益,又包括社会、国家法益。单从法益的种类来看,具有处罚必要性。为合理处罚恐怖主义犯罪,刑法学需要作出相应的界定,在刑法学的犯罪理论下具体分析出恐怖主义犯罪的构成要件,基本的要求是犯罪目的具有双重性,犯罪行为应不限于传统暴力行为。
- 赵亚宁
- 关键词:恐怖主义犯罪刑法构成要件
- 论生态破坏的法学界定
- 概念乃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工具,没有限定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智地思考问题1。在我国实施的《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四条中提到生态破坏2,但是相关的法律中没有对其含义有明确的规定,在学术界许多学者一般也把“生态破坏”也...
- 崔若梦
- 关键词:生态破坏法学界定类型化司法应用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王健

- 作品数:371被引量:83H指数:4
- 供职机构:《民主与法制》编辑部
- 研究主题:最高法院 法官 司法改革 最高人民法院 巡回法庭
- 杨海坤

- 作品数:258被引量:1,902H指数:2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行政法 行政法学 行政程序法 行政法治 政府法治论
- 刘武俊

- 作品数:209被引量:31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研究主题:中国法治 法治进程 法治 亮点 司法
- 张卫平

- 作品数:221被引量:4,868H指数:4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司法公正 民事诉讼制度
- 莫纪宏

- 作品数:385被引量:1,942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宪法 依法治国 法治 合宪性 宪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