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46篇“ 油气地质特征“的相关文章
东非转换伸展型被动陆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2025年
近年来,东非转换伸展型被动陆缘深水区的鲁武马盆地和坦桑尼亚盆地发现了一系列大气田,可采储量达3.8×10^(12) m^(3),但该区资源发现率仅为13.1%,待发现资源潜力巨大,为此,在综合东非被动陆缘盆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烃源岩、储层、圈闭及运移等地质条件进行总结,并探讨了生储盖组合规律。结果表明:1)东非转换伸展型陆缘盆地主力烃源岩以中上侏罗统白垩系潟湖相、局限海相页岩或灰岩为主;主力储集层为中上侏罗统白垩系新近系海相碎屑岩。2)油气沿断层做“垂向式充注”或“横向式充注”,沿不整合面或储层做“测注式充注”;受控于东非复杂构造演化作用,形成了以构造、地层岩性为主的圈闭类型。3)成藏条件以鲁伍马、坦桑尼亚盆地最为优越,有利勘探层位为白垩系新近系的砂岩储层;索马里盆地三叠系Calub组砂岩具有较好勘探前景。随着勘探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其他盆地油气勘探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范玉海范玉海屈红军
关键词:深水油气地质特征勘探潜力
南美地区油气地质特征及常规油气资源潜力
2024年
在分析南美油气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南美主要含油气盆地待发现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总结待发现油气资源分布规律,探讨其勘探前景。结果表明,受4大板块碰撞影响,南美沉积盆地可分成弧前、弧后、前陆、内克拉通和被动陆缘盆地5种类型。南美油气成藏条件优越,烃源岩以中新生界海相-陆相泥岩为主,生烃潜力大。储层以白垩系和第三系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分布广泛。盖层中新生界区域性泥岩和盐岩为主,封堵能力强。采用以成藏组合为基础评价单元的资源评价方法,将南美65个盆地共划分出152个成藏组合,并进行了资源评价。预测南美65个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待发现石油可采资源量为263 716 MMB,待发现凝析油可采资源量为7 405 MMB,待发现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559 020 BCF。待发现油气资源在平面上呈“两带”展布、“两中心”富集特征;在纵向上主要富集于白垩系和第三系。被动陆缘盆地和前陆盆地是南美未来油气勘探的两个重点领域,其中深海和前陆冲断带是主要勘探方向,巴西、委内瑞拉是重点关注国家。
刘亚明马中振田作基
关键词:油气地质资源评价勘探潜力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自流井组陆相页岩油气地质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发育东岳庙段和大安寨段两套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主要为湖相沉积的页岩夹粉砂岩、介壳灰岩。基于页岩、介壳灰岩和粉砂岩之间的组合特征,自流井组共识别出3类7种岩相组合类型。页岩有机质丰度中等,有机质类型以Ⅱ1、Ⅱ2型为主,热演化程度中等,油气共存。页岩储集空间既有无机孔,也有有机质孔,局部发育微裂缝。自流井组页岩中无机矿物与有机质、有机质与有机质孔的配置关系控制着页岩源—储配置的有效性,在较高的演化程度下,随着TOC的增大有机质孔隙度增大,页岩的源—储配置关系变好。刚性矿物稳定支撑格架下保存的固体沥青个体大,内部有机质孔数量多、孔径大;黏土矿物不稳定支撑格架下保存的沥青呈长条形,内部的有机质孔孔径较小。基于页岩层系不同岩性源—储耦合条件评价结果,页岩的源—储耦合条件明显优于夹层,源—储耦合条件好的优质页岩层段是页岩油气的甜点层段,其中黏土质页岩最好,(含)介壳灰质页岩、(含)粉砂质页岩为次;介壳灰岩和粉(细)砂岩夹层不具备烃源条件且储集条件差,只能与相邻的富有机质页岩形成近源聚集体系。
胡宗全胡宗全李鹏冯动军刘忠宝李鹏赵国伟
关键词:陆相页岩油气四川盆地
西非北部被动陆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被引量:1
2024年
西非北部盆地勘探程度较低,但资源潜力巨大。基于板块构造理论,通过结合地震与地质方法的综合研究,分析了西非北部主要地质时期的原型盆地,对比了各盆地的结构特征及其沉积充填差异性,解剖已发现油气藏,建立成藏模式,指出下一步勘探方向。研究发现:西非北部被动陆缘盆地群经历了前寒武纪—二叠纪前裂陷、三叠纪—早侏罗世裂陷和中侏罗世至今的陆缘3个演化阶段,形成了断陷型、断坳型和坳陷型3个被动陆缘盆地亚类。断陷型盆地形成单源-构造型成藏模式,勘探目标以裂谷层系的构造成藏组合为主;断坳型盆地可形成双源-双组合型成藏模式,大陆架上的缓坡带以裂谷层系构造圈闭为主,在台地边缘应寻找礁体和内幕岩溶,陡坡带上部的主要勘探目标应为规模较大的滑动-滑塌形成的斜坡扇,下部应关注成熟烃源岩层系内扇体所形成的上白垩统和下白垩统砂岩构造-岩性圈闭;坳陷型盆地以坳陷层系烃源岩为主,主要勘探对象为陡坡下部的浊积砂岩及台地缓坡三角洲砂体,台地边缘礁滩体、台地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和断裂带岩溶也是值得重视的勘探方向。研究可为勘探程度低、资料获取难的被动陆缘深水油气勘探选区评价提供借鉴。
田纳新王大鹏郑求根杨光庆
关键词:盆地结构成藏模式勘探方向
吉尔吉斯斯坦塔什库梅尔地区油气地质特征及增储前景
2024年
塔什库梅尔地区是吉尔吉斯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KNG)旗下油气区块之一,属于低勘探程度区,由于接续勘查投入不足,导致剩余可采石油资源有限。为了延长油田服务年限,寻找区块内接替油气资源,在系统分析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盆地演化阶段,对区块内沉积相特征以及构造形成和应力机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区块内油气圈闭类型及生、储、盖、移组合特征,并结合地震深度剖面解读,指出研究区可形成中下侏罗统—中侏罗统和古近系始新统—渐新统2套烃源岩,区内油气圈闭是以鼻状构造为主,在鼻状构造不同部位可进一步细分为褶皱型圈闭、褶皱—断裂型圈闭和褶皱—岩性型圈闭,并圈定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及可能增储的区域。
宋红伟余阳赵百顺
关键词:沉积相特征圈闭类型增储
美国页岩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基于美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历程的回顾,对主要页岩盆地的地质演化、主要页岩层系的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美国重要页岩盆地的富烃页岩主要发育于6个地质时期:中奥陶世、中—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中—晚密西西比世)、早二叠世、晚侏罗世和晚白垩世(塞诺曼期—土伦期),构造沉积环境主要包括克拉通内盆地、前陆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古生界富烃页岩主要分布于以下6个盆地:阿巴拉契亚盆地(尤蒂卡页岩和马塞勒斯页岩)、阿纳达科盆地(伍德福德页岩)、威利斯顿盆地(巴肯页岩)、阿卡马盆地(费耶特维尔页岩)、沃思堡盆地(巴内特页岩)和二叠盆地(狼营组和斯帕瑞组/骨泉组页岩)。中生界富烃页岩主要发育在西墨西哥湾盆地(海恩斯维尔组和鹰滩组)和落基山盆地群(以丹佛和粉河盆地的尼尔布拉勒组页岩为主)。通过对各页岩区带的详细分析发现,页岩的岩相和矿物成分存在差异,“页岩储层”并非只是页岩,很多情况下页岩油气还产自粉砂岩和碳酸盐岩等多种岩石类型。美国的页岩油气资源丰富,页岩油地质资源量超过0.246×1012 t,页岩气地质资源量超过290×1012 m3。在开启“页岩革命”的水平井水力压裂技术出现之前,美国经过了长达20年的勘探开发实践和理论技术积累。自2007年至2023年,美国页岩油气产量从约11.2×104t/d油当量增加到超过300.0×104t/d油当量,2017年页岩油气产量超过了常规油气,2023年在油气总产量中的占比增加到60%以上。页岩油气的开发主要得益于钻完井技术的改进,“立体开发”的攻关,以及重复压裂、提高原油采收率和“U”形井等技术的应用。基于美国丰富的页岩资源基础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页岩油气的产量将继续为全美的油气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MCMAHON T PLARSON T EZHANG TSHUSTER M
关键词:页岩油油气产量资源评价
四川盆地自流井组页岩油气地质特征及富集规律被引量:1
2024年
为研究中高成熟陆相页岩油气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以四川盆地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与大安寨段两套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石薄片、全岩X衍射、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干酪根碳同位素、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物性等多种实验测试技术方法,基于岩相、烃源、储集、保存及含油气性等研究,总结了中高成熟陆相页岩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岩相及组合类型多样,以富含方解石介壳纹层为特点;页岩物性明显好于介壳灰岩与粉砂岩夹层,其中以黏土质页岩与介壳灰质页岩宏观物性与微观孔隙(类型、结构)最佳;整体保存条件好,具有构造稳定、高压-超高压特征,油气同产。综合分析认为自流井组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具有“两相控烃控储、压缝控富控产”的页岩油气富集规律。基于目前盆地重点探区及相邻层段的勘探实践,提出加强重点地区地质-开发-工程一体化技术攻关,加强非常规页岩油气-常规油气整体综合评价研究与勘探部署。
刘忠宝
关键词:有机显微组分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60周年系列科技图书 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侏罗系页岩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本书主要介绍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侏罗系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在论述盆地构造演化、沉积演化、烃源岩、储层、含油气特征及工程改造潜力等方面的基础上,总结页岩油富集规律,明确富集层和富集区,并提出了侏罗系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潜力...
白雪峰
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2023年
伊拉克库尔德地区位于扎格罗斯盆地北部褶皱带,油气资源富集,近年来对该区域勘探潜力探索较少。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及国外数据库最新数据资料,研究库区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成藏因素,探讨其勘探潜力目标。结果表明:伊拉克库区发育的4套含油气系统中侏罗系和白垩系为主力含油气系统;油气主要分布于基尔库克低褶皱带;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是优质区域盖层、有效烃源岩的展布和后期构造运动改造;最具勘探潜力的成藏组合是北部低褶皱带三叠、侏罗系低缓背斜圈闭和断层下盘的成藏组合。
宋大玮
关键词:油气地质特征油气勘探潜力成藏控制因素
川中地区三叠系雷口坡组泥灰岩油气地质特征及充探1井发现意义被引量:7
2023年
2022年,风险探井充探1井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三2亚段海相泥灰岩段测试获工业油气流,发现新的产油气层段和新类型油气资源,勘探取得重大发现,但对泥灰岩油气成藏认识尚不清楚,制约了勘探选区与部署。以充探1井为重点,研究剖析了雷三2亚段泥灰岩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表明:①油气及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显示充探1井雷三2亚段泥灰岩油气来源于自身泥灰岩烃源,泥灰岩既是烃源岩、又是储集层,源-储一体;②雷三2亚段泥灰岩在川中地区为潟湖相沉积,厚40~130 m,面积约40000 km^(2),生烃强度为(4~12)×10^(8)m^(3)/km^(2),估算生烃量为25×10^(12)m^(3);③川中潟湖相区泥灰岩储集层大面积分布,西充—仪陇、资阳—简阳和磨溪南等3个地区储集层厚20~60 m,分布面积为7500 km^(2);④潟湖相泥灰岩油气具有“源-储一体、膏盐岩封盖、超压”成藏特征,属于海相非常规油气新类型,油气在生烃中心、储集层厚值区和裂缝发育复合区富集,是一个值得勘探重视的非常规油气新领域。⑤依据川中二维地震并结合三维地震解释分析,优选西充和遂宁2个有利区带,估算区带天然气资源量为(2000~3000)×10^(8)m^(3),是近期值得重视的勘探有利区。
汪泽成辛勇光谢武仁文龙张豪谢增业张建勇田瀚李文正付小东孙豪飞王小芳胡国艺张宇
关键词:泥灰岩

相关作者

朱毅秀
作品数:62被引量:52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油气地质特征 油气勘探 滨里海盆地 烃源岩 油气成藏
屈红军
作品数:147被引量:1,697H指数:25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深水盆地 深水区 盆地 储层特征
殷进垠
作品数:74被引量:85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研究主题:油气成藏 油气分布 成藏组合 盆地 油气地质特征
冯杨伟
作品数:47被引量:437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研究主题:深水区 深水盆地 被动大陆边缘 盆地 油气地质特征
刘洛夫
作品数:228被引量:2,183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烃源岩 泥页岩 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