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篇“ 油气充满度“的相关文章
- 一种盐拱区的油气充满度预测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盐拱区的油气充满度预测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本发明基于由盐拱区已钻圈闭的圈闭宽度和圈闭闭合高度确定的盐拱区已钻圈闭的圈闭变形幅度值建立盐拱区已钻圈闭的油气充满度预测图,并基于盐拱区...
- 唐晓音王柯杨树春
- 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圈闭油气充满度差异性原因分析被引量:15
- 2019年
- 对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生、储、盖、圈、运、保等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中北部5个背斜油气藏油气充满度存在差异,变化范围是20%~100%,纵向上花港组H5砂组以上层位充满度总体较高、以下层位充满度降低。5个构造位于同一含油气系统内,烃源为下部的平湖组,储层为花港组,区域盖层为花港组上段H1—H2层,以背斜圈闭为主,总体上具备相似的静态地质要素,是有利的含油气目标区。5个油气藏主要为两期成藏,分别为15~13Ma和6~5Ma,以第一期为主,圈闭均形成于玉泉组沉积期末,圈闭形成期、断裂活动期和油气充注期在时空上耦合关系良好。断裂活动强度不同导致油气运移的输导能力不同,造就了中央反转构造带油气藏富集程度的差异,油源断层活动强度大,则油气运移条件好,圈闭油气充满度高。
- 高伟中谭思哲田超高顺莉孙鹏
- 关键词:西湖凹陷
- 基于线性回归的地层超覆圈闭油气充满度定量预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线性回归的地层超覆圈闭油气充满度定量预测方法,该基于线性回归的地层超覆圈闭油气充满度定量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油藏实际模型筛选与数据统计;步骤2,基于步骤1统计的样本数据,分析因变量与自变量相关性;...
- 刘惠民贾光华张鹏飞田美荣高志强王天福徐希坤唐东王文林谢燕程荣房亮任晓艳李继岩田俊平乔俊吴克峰杨丽娟
- 文献传递
- 潜江凹陷潜江组油气藏油气充满度特征被引量:1
- 2013年
- 根据潜江凹陷100个油藏和钻测井资料,利用油气藏油气充满度方法研究表明,潜江凹陷潜江组油藏的充满度分布在3.1%至97.6%之间,大部分在50%以上,但总体偏低,平均为49.5%。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潜四段、三段地层中,其中潜四段岩性油藏充满度最高达70%;远离烃源岩层或生烃中心的油藏油气充满度低,低于49.5%。潜江组油藏受成藏动力、油源条件、构造活动及砂体储层物性等控制,造成油气充满度偏低。
- 唐文旭
- 关键词:油气充满度主控因素潜江凹陷
- 油气充满度与储层通道渗流能力的定量关系——以泌阳凹陷双河油田岩性油藏为例被引量:4
- 2009年
- 双河油田是我国典型的"小而肥"油田,储量丰度300.4×104t/km2。但分析发现,在储量丰度如此之大的油田,大部分圈闭并未充满油气,而且不同圈闭的充满度有较大的差异。研究表明,这种差异与储层渗透率级差优势通道有较大的关系,即储层通道渗流能力对油气充注起控制作用,油气充注受到油组内级差优势的控制。
- 翟中喜秦伟军郭金瑞
- 关键词:油气充满度储层双河油田
- 临南洼陷岩性油气藏油气充满度主控因素及其模糊综合评价被引量:4
- 2008年
- 岩性油气藏是目前临南洼陷的重要勘探领域,通过对已钻探岩性油气藏油气充满度的计算及统计分析可知,该区岩性油气藏油气充满度的主控因素包括砂体发育的构造部位和沉积体系,砂体所在的层位、油气藏类型、砂体物性、埋藏深度以及地层温度和压力也对其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该区岩性油气藏油气充满度综合评判标准并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方程,对多个砂体进行了综合评判。
- 李家强
-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油气充满度临南洼陷
- 博兴洼陷沙三段“相-势”控藏作用及油气充满度预测被引量:4
- 2008年
- 岩性油气藏是目前博兴洼陷的重要勘探领域。应用"相-势"控藏模式在该区开展了博兴洼陷沙三段不同类型岩性体"相-势"控藏作用研究,从已钻探岩性油气藏的砂体类型、埋藏深度、发育层位及构造部位等方面,分析了深水浊积扇、浊积岩和近岸水下扇的"相"控藏特征,并从地层压力方面分析揭示了"势"控藏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油气藏充满度综合评价方程,对不同类型的3个实例砂体进行了计算,明确了该区岩性油气藏油气充满度的差异。
- 孙红蕾
- 关键词:博兴洼陷岩性油气藏油气充满度
- 博兴洼陷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充满度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7年
- 油气成藏与油藏开发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存在能量差,流体(烃类流体或油气水)作为能量传递的载体,在地质体中建立动态的能量平衡。油气成藏与油藏开发流动的流体和流动的环境都是相似的,这种动态相似性为成藏动力学定量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即可以借鉴油藏开发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成藏动力学。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影响油气产量的开发地质因素同样影响成藏时的油气充满度。砂岩体的储集特征受到岩性差异、粒度变化、胶结差异等层内非均质、层间非均质及各向异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当其中某种因素成为影响砂岩储集特征的主要因素时,同样影响油气充满度,并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油气成藏与油藏开发有着相似或相近的影响因素,这也说明在研究油气成藏时借用油藏开发的技术方法是可行的。
- 闫长辉陈青张善文荣启宏
- 关键词:油气成藏油藏开发储层非均质性油气充满度
- 东营凹陷岩性圈闭油气充满度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52
- 2003年
- 岩性圈闭油气充满度的实际统计结果表明 ,东营凹陷岩性圈闭油气充满度分布在 6 8%~ 94 1% ,平均为4 6 5 % ,其中 4 6 7%的岩性圈闭油气充满度大于 5 0 % ,最大充满度为 94 1%。孤立砂体岩性圈闭油气充满度较高 ,平均达到 6 0 % ,而断层侧向沟通的岩性圈闭油气充满度较低 ,平均为 4 0 %左右 ;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的岩性圈闭油气充满度高 ,为 5 2 % ,而沙河街组二段的岩性圈闭油气充满度低 ,仅为 2 3%。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充满度主控因素的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 ,东营凹陷岩性圈闭油气充满度的第一控制因素是运移条件 ,具体体现在与洼陷生烃中心的距离、切割砂体的断层数量和剩余压力 ;第二控制因素为岩性圈闭的接受条件 ,即岩性圈闭的物性 (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 )和岩性圈闭的几何特征 (岩性圈闭厚度和面积 ) ;
- 曾溅辉张善文邱楠生姜振学
- 关键词:岩性圈闭油气充满度东营凹陷
- 东营凹陷洼陷带岩性油气藏成藏动力学研究
- 运用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在东营凹陷油气大规模成藏期盆地古地温、古应力和古压力等油气成藏动力学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解剖了东营凹陷洼陷带岩性油气藏的动态成藏过程及成藏机理。研究认为,洼陷带岩性油气藏多数为它源多期幕式成藏,油气...
- 卓勤功
-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成藏动力学油气充满度东营凹陷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张善文

- 作品数:172被引量:3,177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东营凹陷 油气勘探 隐蔽油气藏 古近系 油气成藏
- 曾溅辉

- 作品数:289被引量:2,563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东营凹陷 油气成藏 油气运移 成藏 鄂尔多斯盆地
- 姜振学

- 作品数:603被引量:4,268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页岩 孔隙结构 页岩气 主控因素 塔里木盆地
- 邱楠生

- 作品数:312被引量:2,602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镜质体反射率 热历史 热演化 沉积盆地
- 陈孔全

- 作品数:40被引量:292H指数:10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 研究主题:页岩气 江陵凹陷 松辽盆地 储层特征 龙马溪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