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9篇“ 污染强度“的相关文章
- 基于随机森林的秦淮河流域水体汛期污染强度影响机制
- 2025年
- 解析流域汛期污染强度分布特征,识别影响汛期污染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实现面源污染精准治理的重要基础.基于收集的2021~2022年秦淮河流域干流河道4个典型断面地表水水质数据和降雨数据,计算流域汛期污染强度并解析其分布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氨氮(NH_(4)^(+)-N)、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TP)汛期污染强度模型,识别各指标汛期污染强度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分析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降雨是导致秦淮河流域断面水质超标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区域断面水质超标3 d内有降雨事件的占比在61.4%~97.4%之间.NH_(4)^(+)-N和TP汛期污染强度呈现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加的趋势,NH_(4)^(+)-N是中游七桥瓮断面和下游三汊河口断面的首要污染物,汛期污染强度分别为0.12~2.98和0.31~3.84,上游洋桥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汛期污染强度最大,为0.41~1.35,位于引江清水通道上的将军大道断面各指标汛期污染强度相较于其余3个断面均处于较低水平.引水量是NH_(4)^(+)-N和高锰酸盐指数汛期污染强度降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1),建成区面积占比与NH_(4)^(+)-N和TP汛期污染强度呈显著正相关,耕地面积占比与高锰酸盐指数汛期污染强度呈显著正相关,林地面积占比与这3个指标汛期污染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在小雨、中雨和大雨情况下,场次降雨量与各指标汛期污染强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暴雨情况下汛期污染强度维持在较高值.NH_(4)^(+)-N和TP雨后污染主要来源于研究区域中下游,受建成区面积占比和引水量等区域特征影响显著(P<0.01),高锰酸盐指数雨后污染主要来源于耕地面积分布较广的上游地区,受流量影响显著(P<0.01).
- 邓雅静李一平潘泓哲谢鑫苗刘军赵明明严春敏郑婉婷金巧依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一种溢流污染强度控制监测井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溢流污染强度控制监测井,包括井体、进水管、出水管、泄洪管、泄洪设备、智能限流闸、在线水质分析装置、进水流量感应计、泄洪流量感应计,泄洪设备设置于井体的内部并与泄洪管连通,井体内部设有在线水质分析装置,...
- 赵雷杨兴豹张亚峰
- 基于降雨量和水质监测的农区汛期污染强度计算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流域河湖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降雨量和水质监测的农区汛期污染强度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待计算断面的基础数据;S2、基于优化随机森林算法补偿获取的自动水质监测数据;S3、构建...
- 王晨波张然 尤佳艺 高逸飞 王姗姗 崔嘉宇 邓希 马钰涵
- 基于降雨量和水质监测的农区汛期污染强度计算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流域河湖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降雨量和水质监测的农区汛期污染强度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待计算断面的基础数据;S2、基于优化随机森林算法补偿获取的自动水质监测数据;S3、构建...
- 王晨波张然 尤佳艺 高逸飞 王姗姗 崔嘉宇 邓希 马钰涵
- 农村面源污染强度与生态非敏感性强度的空间耦合协调性分析——以鲹鱼河流域会东段为例
- 2024年
-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鲹鱼河流域会东段为例,构建了农村面源污染强度与生态非敏感性强度的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对各斑块的农村面源污染强度、生态非敏感性强度和空间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鲹鱼河流域会东段虽然有60.55%的土地处于优质耦合协调区和良好耦合协调区,但仍然有11.96%的土地处于极度失调区,农村面源污染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非常严峻;耦合协调度的热点区和冷点区的空间分布非常明显,99%置信区间的热点区面积占56.08%,99%置信区间的冷点区面积占21.21%;养殖业污染是鲹鱼河流域会东段农村主要的面源污染源,是影响空间耦合协调性的主要因素。建议各乡镇科学地划定畜牧业的禁养限养区,合理确定养殖规模,推行种养结合和生态养殖模式;科学布设生态田埂、生态沟渠和生态池塘等系统,以防止农业尾水和农村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逐步降低和减少农村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尤其是生态高敏感区的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干扰。
- 王世忠张利红王晓庆袁建明黄程璐
- 新疆地区农田地膜残留影响因素及污染强度评价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明新疆地区地膜残留污染强度和污染分布情况,选择新疆地区625个有效点位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采样,通过熵权法、层次分析法进行组合赋权,对地膜残留影响因素地块面积、距村距离、覆膜年限、覆膜比例进行权重计算,根据权重系数优化聚类指标,对2021年地膜残留污染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块面积、距村距离、覆膜年限、覆膜比例影响因素下地膜残留量差异极显著(P<0.01),权重系数分别为0.200、0.315、0.265、0.220。优化聚类指标后的K-means聚类分析将新疆地区地膜污染数据分为四类,地膜残留量第Ⅰ类<第Ⅱ类<第Ⅲ类<第Ⅳ类,地膜平均残留量依次为63、100、110、135 kg·hm^(-2),聚类分析的结果符合客观实际,且受到地膜残留影响因素影响。依据聚类结果的地膜残留量划分出低污染、中污染、高污染三个强度等级,不同级别之间具有明显的分布差异。研究表明:新疆地区农田地膜总体污染强度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分布状态,应重视高污染等级的点位和地区,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加快地膜残留污染治理进程,进而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
- 李慧军刘勤周明冬武红旗武红旗夏雪梅何文清
- 关键词:地膜残留量影响因素聚类分析污染强度
- 降雨对小新村断面水质的影响及汛期污染强度分析
- 2024年
- 文章以小新村断面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动站数据研究2022年9月降雨对水质的影响,分析污染强度。结果显示,降雨量与CODMn相关性较差,与NH3-N、TP浓度呈正相关。降雨后1到2天,NH3-N、TP浓度日均值明显升高;降雨结束7天后,NH3-N、TP浓度降至前期水平。在台风“梅花”过境强降雨后,NH3-N浓度上升79.2%;TP浓度上升62.7%。此外,文章对汛期断面污染强度进行计算,分析了污染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5项措施。
- 沈慧陈燕沈耀宗祝新明
- 关键词:降雨污染强度
- 新安江流域汛期污染强度研究
- 本文基于2023年新安江屯溪至下游小金山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探究面源污染负荷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在各个行政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暴雨事件对千岛湖街口、小金山等关键断面氮磷污染强度变化的影响,为汛期千岛湖氮磷污染强度变化原因解...
- 程新良钱鑫浩周永强
- 不同级别降雨对北运河水系汛期污染强度影响分析
- 2024年
- 为探究不同降雨级别对北运河水系汛期污染强度的影响,选取2023年夏季3场不同级别的典型降雨开展北运河水系汛期污染强度监测,根据汛期污染强度统计方法,分析北运河干流及4条支流出口断面化学需氧量汛期污染强度变化,以及化学需氧量浓度峰值出现时间和恢复时间,研究各水系化学需氧量汛期污染强度和降雨级别的关系。结果表明:北运河干流及4条支流出口断面化学需氧量汛期污染强度随降雨次数的增加而有所下降;首场降雨化学需氧量汛期污染强度随降雨级别增加而变大。化学需氧量浓度随降雨级别增加在逐渐上升,大暴雨级别污染物累积导致流域出口断面水质恶化。相同降雨级别各流域污染物达到最大浓度时间和恢复时间存在差异,可能与各流域路面硬化程度有关。研究成果为研究降雨对城市河道水质的影响提供依据。
- 杜婷婷刘波孙春媛周鑫
- 关键词:降雨化学需氧量
- 大连地区畜禽养殖现状及其粪污污染强度分析
- 杨柳
相关作者
- 李功胜

- 作品数:67被引量:22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理学院
- 研究主题:反问题 正则解 数值模拟 数值反演 收敛性
- 蔡春芳

- 作品数:380被引量:1,562H指数:20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草鱼 饲料 异育银鲫 中华绒螯蟹 黄颡鱼
- 袁洁

- 作品数:19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市环境保护局
- 研究主题:饮用水源 饮用水源地 环境监测 纳污能力 排污量
- 张鹏

- 作品数:10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胞外聚合物 活性污泥 曝气池 ZN2 PB2+
- 符荣初

- 作品数:23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放射性沾染 皮肤 放射性 去污 环境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