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5 篇“ 污染切口 “的相关文章
皮下橡皮筋引流对直肠癌患者再次保肛手术污染 切口 感染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观察术后腹部皮下橡皮筋引流对直肠癌患者再次保肛手术腹部切口 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直肠癌再次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术后皮下放置橡皮筋引流(引流组),21例未放置橡皮筋引流(对照组)。比较两组切口 愈合情况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术前基本临床资料、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引流组术后切口 愈合时间较短[(9.50±2.45) d vs.(11.53±3.53) d](P<0.05),拆线时间较短[(6.56±1.35) d vs.(7.95±2.57) d](P<0.05),切口 甲级愈合率较高(93.75%vs.57.14%)(P<0.01),住院时间较短[(11.29±3.35) d vs.(13.90±4.50) d](P<0.05)。结论 直肠癌再次保肛术后腹部皮下橡皮筋引流可以促进切口 愈合,提升术后切口 的愈合级别,缩短住院时间。 洪勇智 黄平 戴青松 周备胜 栾海飞 王昕 王少杰关键词:直肠癌 保肛手术 污染切口 污染 切口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测与预防研究 A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 is defined as a wound infection that occurs following an invasive surgical pro... Nadeem Anjum(安江)关键词:SSI PCT PROCALCITONIN CRP 污染 切口 行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临床腹壁疝手术一直以来遵循污染 切口 不行一期修补术的原则,特别是对行无张力疝手术更加强调无菌原则和二期手术修补,这对需行修补术的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经济负担[1]。本研究对本院2011年1月—2014年7月进行的86例二、三类切口 腹壁疝患者行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分析不同切口 污染 程度行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赵万文 顾盐炎 胡伟东 陈超波 朱征海 周英 嵇振岭关键词:污染切口 腹壁疝 修补术 腹部污染 切口 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和致病菌分布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腹部污染 切口 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致病菌分布的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并拟行确定性手术的760例消化道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手术部位感染的确诊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院内感染监测系统的标准。采用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法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手术部位感染将患者分为手术部位感染组和非手术部位感染组,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人口学信息、消化道瘘信息、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感染相关信息等。计量资料以M(Qn)表示,采用秩和检验。结果: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191例患者纳入研究,51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总发生率为26.70%(51/191)。其中浅表切口 型手术部位感染36例,深层组织切口 型手术部位感染8例,器官和(或)腔隙型手术部位感染7例。手术部位感染时间多为术后1周。手术部位感染组患者中,5例患者细菌培养阴性,46例患者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出菌株71株,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2株、肠球菌14株、肺炎克雷伯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变形杆菌7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柠檬酸细菌2株、D群链球菌2株、摩根菌 1株、肠杆菌1株、产气单胞菌1株。22株大肠埃希菌中,72.7%(16/22)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β内酰胺酶阳性,其中7株为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非手术部位感染组患者中位总住院时间和中位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3.0 d(26.0 d,46.0 d)和16.5 d(13.0 d,21.0 d),明显短于手术部位感染组的37.0 d(31.0 d,64.0 d)和23.0 d(17.0 d,32.0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 582.00,1 757.00,P〈0.05)。结论:胃肠消化道瘘作为一种污染 的腹部切口 ,行确定性手术治疗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肺� 樊跃平 任建安 吴秀文 顾国胜 王革非 赵坤 赵允召 黎介寿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 致病菌分布 S聚丙烯网片在污染 切口 应用的大鼠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污染 伤口植入聚丙烯网片后切口 感染率和病理学变化,探讨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聚丙烯网片行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大鼠分成3组,每组40只,分别为清洁植入网片组(A组)、大肠杆菌污染 不植入网片组(B组)和大肠杆菌污染 植入网片组(C组)。在大鼠左右背部切口 3 cm,A组直接植入聚丙烯网片,B组应用大肠杆菌悬浊液污染 切口 30 min后0.25%稀释碘伏冲洗切口 后局部用咽拭子浸蘸做细菌培养然后直接缝合,C组如B组处理后植入聚丙烯网片。术后观察A、B、C三组伤口愈合情况和感染率,并分别于术后1、2、4、8周取出网片作病理检查。结果所有实验动物无死亡。A组切口 1期愈合,切口 感染率为0;1周时网片网孔内已有纤维母细胞和纤维细胞增生,部分区域已有肉芽形成,8周时纤维细胞和胶原细胞已经排列规则致密;B、C组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B组切口 感染率7.5%(3/40),感染切口 经引流换药2期愈合;C组切口 感染率10.0%(4/40),未感染之网片较清洁切口 之网片同期病理有较多巨噬细胞存在;感染切口 未去除网片经引流换药2期愈合,术后8周取出网片作病理检查纤维细胞和胶原细胞较规则排列,有巨噬细胞存在。结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切口 污染 状态下经稀释碘伏冲洗后,植入聚丙烯网片并不增加切口 感染率。提示对于嵌顿性腹股沟疝甚至发生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患者可以应用聚丙烯网片行疝修补术。 赵亮 苏拓 张杰 许铮 刘凤阁 刘彤 王秀芳关键词:污染伤口 聚丙烯网片 感染率 病理学 皮下引流对腹部污染 切口 愈合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皮下引流管对切口 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腹部Ⅲ类切口 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皮下置引流管)150例和对照组(皮下不置引流管)150例,比较两组间切口 感染率,愈合时间的差异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切口 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但甲级愈合切口 的拆线时间无显著差异。两组各出现切口 疝1例,均无切口 崩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皮下引流管可明显降低切口 感染率,对甲级愈合切口 拆线时间无明显影响。 段家镜关键词:伤口愈合 应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腹壁脓性污染 切口 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腹壁脓性污染 切口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发生术后腹腔化脓感染的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于2010年1月前收治的患者有46例,使用生理盐水为其进行切口 冲洗,并将其设为生理盐水组,于2010年1月后收治的患者有70例,使用生理盐水+甲硝唑注射液为其进行切口 冲洗,并将其设为甲硝唑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甲硝唑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切口 感染率分别为0.46%和0.7%,差异显著(X2=5.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硝唑组患者与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切口 愈合率分别为90%和83%,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腹壁脓性污染 切口 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孙红波关键词:甲硝唑 切口冲洗 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促进支原体污染 切口 愈合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从抗支原体角度,研究环丙沙星及多西环素对细菌培养阴性的外科难愈切口 有无促进愈合作用。方法体外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环丙沙星联用多西环素对NIH-3T3成纤维细胞污染 支原体后的迁移能力的影响。选取手术切口 一期未愈合且均为切口 分泌物常规细菌培养阴性者,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证实有不同程度的支原体污染 4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填料分别予3%氯化钠溶液或3%氯化钠溶液加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处理。每日换药,观察切口 愈合情况。结果没有污染 支原体的成纤维细胞,未用药时划痕缘距离(355.0±39.1)μm,用药后划痕缘距离(371.0±72.1)μm。污染 支原体的成纤维细胞,未用药时划痕缘距离(772.0±102.5)μm,经环丙沙星(10μg·mL-1)和多西环素(10μg·mL-1)处理后划痕缘距离(447.0±43.1)μm(P<0.01),环丙沙星联用多西环素可抑制支原体并恢复支原体污染 的NIH-3T3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能力。经环丙沙星(10μg·mL-1)和多西环素(10μg·mL-1)处理24 h后的细胞培养物半定量PCR检测支原体条带相对吸光度为(1.00±0.36),未用药细胞为(2 541.6±687.05),治疗组切口 愈合,有效17例,无效3例,对照组有效8例,无效12例(P<0.01)。结论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可促进支原体污染 的未愈切口 愈合。 胡晓鹏 周翔 罗智勇 夏耘 吴亚群关键词:环丙沙星 多西环素 支原体 愈合 切口 延期缝合对比一期缝合处理阑尾炎污染 切口 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系统评价延期缝合对比一期缝合处理阑尾污染 切口 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10年第1期),PubMed(1966.1~2010.5),EMBASE(1974.1~2010.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1~2010.5),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1~2010.5),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1~2010.5),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1998.1~2010.5)。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331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延期缝合对比一期缝合处理污染 的阑尾手术切口 ,除延期缝合有缩短住院时间的趋势外,在切口 部位的感染率[OR=0.32,95%C(I0.06,1.84)],二期愈合率[OR=0.48,95%C(I0.01,16.33)]方面均无差异。结论对于污染 的阑尾切口 的处理,一期缝合在切口 部位的感染率、二期愈合率具有与延期缝合相似的临床疗效,但限于纳入研究的局限性,尚需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郭继武 郭琦 周元媛 吴佳 张宇龙 马彬关键词:延期缝合 一期缝合 阑尾切口 META分析 浅谈腹腔污染 切口 的处理 2001年 廖国煌关键词:切口感染 腹部手术 切口缝合 腹腔污染
相关作者
周晨霞 作品数:34 被引量:159 H指数:6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销售金额 日均费用 用药频度 患者用药依从性 丁晓芳 作品数:6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嘉兴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护理 弹力绷带 妇科手术 妇科 下肢深静脉栓塞 王理瑛 作品数:91 被引量:446 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影响因素 护士 护理本科生 ICU 郑文明 作品数:2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昌铁路医院 研究主题:腹部损伤 急性 诊治体会 阑尾术后 阑尾切除手术 郭继武 作品数:29 被引量:123 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META分析 临床医学本科生 幽门螺旋杆菌 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