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7篇“ 江南造山带“的相关文章
南造南段淘金冲矿集区辉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2025年
文章的研究对象为南造南段雪峰地区淘金冲矿集区辉绿岩,该矿集区已发现淘金冲、大叶塘、漠滨、爱冲等多个大中型金矿床,均赋存于板溪群凝灰质板岩中。以往同位素与稀土元素分析揭示成矿物质与岩浆活动具地球化学亲缘性,为进一步解析辉绿岩与金矿成因联系,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与矿相学观测,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辉绿岩侵位年龄(798.8±2.7)Ma,确认为新元古代基性岩浆事件。淘金冲矿集区辉绿岩与雪峰地区的铲子坪金矿区细碧岩、字溪金矿区辉绿岩、隘口地区基性岩墙年龄一致,这些基性岩具有明显的洋岛玄武岩(OIB)地球化学特征,其形成环境为板内裂谷。结合年代学结果及以往地球化学数据,认为淘金冲矿集区辉绿岩可能为新元古代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碰撞造后Rodinia大陆裂解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极有可能与南造南段金成矿作用相关,造成地层中成矿物质的初始富集。
李永德吕书君彭思才董裕军
关键词:基性侵入岩
南造东段地区三堡铅锌矿床花岗闪长斑岩的形成年代、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指示被引量:1
2024年
三堡铅锌矿床位于南古陆北部,其成矿作用与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本文在地质特征和岩相学认识基础上,对与三堡铅锌矿床相关的花岗闪长斑岩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三堡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为154.8±1.8 Ma,为晚侏罗世。三堡花岗闪长斑岩SiO_(2)含量为63.75%~67.47%,Na_(2)O+K_(2)O为3.92%~7.34%,为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的I型花岗岩;且样品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10.50~11.29)、显示弱负Eu异常(δEu=0.68~0.77),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P、Ti、Yb等高场强元素。花岗闪长斑岩(^(87)Sr/^(86)Sr)i值为0.71028~0.71320,ε_(Nd)(t)值在-6.57~-5.55之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三堡花岗闪长斑岩熔体来自壳幔混合源区,上升过程中经历了显著的结晶分异作用。结合区域资料对比显示,三堡铅锌矿床为南造东段地区燕期早阶段(177~153 Ma)铜铅锌成矿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花岗闪长斑岩所呈现的中低结晶温度、较低分异程度、较高氧逸度与水含量是该区中酸性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指标。
侯舒雅张达玉张飞雷行行胡梦祥翁望飞Noel C White
关键词:花岗闪长斑岩岩石成因成矿专属性
南造东段中生代花岗岩的磷灰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岩石成因的指示
2024年
磷灰石(Ca_(5)(PO_(4))_(3)(F,Cl,OH))是花岗岩中最常见副矿物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磷灰石的微区地球化学可以为花岗岩岩浆源区性质、成岩过程以及岩浆内在属性提供有效的制约(李华伟和杨志明,2023)。南造由扬子板块和华夏陆块拼贴缝合而成(韩瑶等,2016),其中晚中生代花岗岩广泛出露于南造东段.
李超闫峻
关键词:磷灰石花岗岩
南造中段仁里‒传梓源Li-Cs-Ta型伟晶岩中副矿物的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
2024年
Li-Cs-Ta(LCT)型伟晶岩是我国Li、Nb、Ta、Be等关键金属的重要资源类型,其副矿物的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TE1,3)是表征花岗伟晶质岩浆演化过程和稀有金属成矿效应的重要参数,但其形成机制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选择南造中段仁里‒传梓源LCT型伟晶岩中的副矿物(独居石、磷灰石、石榴子石和铌钽铁矿)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其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与花岗伟晶质岩浆演化过程的耦合关联。仁里‒传梓源四类LCT型伟晶岩中副矿物均具有相似的“M”型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且表现出一致的Eu负异常,表明这些副矿物是从具有“M”型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和强烈Eu亏损的岩浆中同时结晶的。随着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钠长石伟晶岩→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的演化,副矿物的稀土元素含量逐渐降低,Y/Ho和TE1,3值升高,暗示矿物结晶分异与副矿物的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存在一定的联系,但矿物的结晶分异可能并不是副矿物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形成的直接原因。岩浆演化过程中矿物的结晶分异会使熔体富集挥发分,挥发分中的氯与稀土元素的络合作用可能是LCT型伟晶岩中副矿物产生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的根本原因。
汪程王岳军邵拥军熊伊曲张健李昌元陈泽毅
关键词:江南造山带
南造中段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来自碎屑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的启示
2024年
【目的】厘定湖南地区新元古代沉积地层的沉积时代、物源和构造背景,是理解南造中段构造演化过程的关键要素。【方法】开展野外考察并采集6件南造中段冷家溪群、板溪群的碎屑岩样品,通过研究碎屑锆石形态、微量元素以及U-Pb和Lu-Hf同位素组成,并结合已有的碎屑锆石数据与可能的源区特征进行对比,限定沉积地层的物源组成及盆地构造演化历程。【结果】冷家溪群形成于852~825 Ma,板溪群形成于820~720 Ma。冷家溪群、板溪群最主要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为920~790 Ma,冷家溪群还包括1750~1620 Ma、2500~2450 Ma的年龄峰值,板溪群包括1950~1790 Ma、2420~2330 Ma的年龄峰值。Hf同位素特征显示冷家溪群主要接受来自扬子地块的物源,板溪群在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拼合之后开始沉积,除了扬子地块的物源可能还有来自华夏地块的沉积物供给。【结论】冷家溪群沉积于沟弧盆体系下的弧后盆地,在825 Ma后弧后盆地关闭,伴随沉积地层内发育的强烈褶皱以及大量S型花岗岩侵入褶皱基底中。板溪群沉积于碰撞后伸展作用并发育陆内裂谷的构造背景,同裂谷岩浆作用集中发生于780~760 Ma,裂谷作用于板溪群沉积结束逐渐减弱。
蔡欣豫王伟田洋
关键词: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冷家溪群板溪群碎屑锆石
南造中段井冲钴铜矿床成矿时代、流体性质与成矿模式
2024年
南造中段井冲钴铜矿床是我国少见的以钴为主的矿床之一,但其成矿时代、流体性质与成矿模式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基于井冲钴铜矿床地质特征,通过与钴铜共生的黄铁矿Rb-Sr等时线法厘定钴铜成矿阶段成矿年龄为128.3±2.7 Ma。流体包裹体测温、流体成分及H-O同位素等研究确定主成矿阶段石英中成矿流体主要为中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_(2)O体系,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流体混合及温度降低是成矿物质沉淀的重要因素。结合成岩时代、成矿流体来源等相关研究成果,综合确定井冲钴铜矿床为与连云岩体晚期侵位(129 Ma±)有关的中温岩浆热液型矿床,并构建了该矿床早白垩世时期(125~130 Ma)岩浆-构造-流体“三位一体”耦合成矿模式。
陕亮陕亮康博姜军胜王力张鲲李艳军
关键词:岩浆热液型成矿模式
南造中部存在约860 Ma隐伏花岗岩:来自湖南宁乡云影窝钾镁煌斑岩捕虏晶的证据
2024年
为探寻南造中部深部物质信息,本文以湖南宁乡云影窝钾镁煌斑岩Ⅰ号岩体为研究对象,对岩体中捕获的磷灰石、锆石以及围岩中的碎屑锆石开展了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围岩中的碎屑锆石最年轻一组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769±19)Ma,指示岩体侵入围岩为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钾镁煌斑岩捕获的磷灰石^(207)Pb矫正加权平均年龄和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859±9)Ma和(854±21)Ma,二者在误差范围一致,表明钾镁煌斑岩可能捕获了一期约860 Ma的深部岩浆岩。捕获约860 Ma锆石的微量元素特征指示其源岩为S型花岗岩。根据南造中部同时存在约860 Ma的S型花岗岩、变质事件和基性岩浆活动的事实,本文提出南造中部在约860 Ma时处于大洋板片后撤背景,暗示其在新元古代的洋-陆俯冲可能早于860 Ma。
王坤张嘉玮张嘉玮向璐邱远李帅刘纬鹏朱昱桦
关键词:扬子地块S型花岗岩
南造东段塔前-赋春逆冲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意义
赣东北塔前—赋春逆冲位于华南地块南造东段,中生代以来,由于华南地块构造体制的转换,发育多期挤压与伸展变形,导致该区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沉积地层呈狭窄条状展布于广泛分布的变质岩之间,及晚中生代伸展盆地沉积和岩浆作用...
李芳
关键词:推覆构造构造年代学
南造西段电性结构研究
南造位于组成华南大陆的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之间,是揭示华南陆块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的关键窗口。近年来,围绕华南地区陆内成矿、大火成岩省、重要构造单元等科学问题陆续开展了大量深部探测工作,其中大地电磁已于2019年完成0...
谢学华
关键词:江南造山带大地电磁测深深部电性结构先验模型二维反演
南造北缘双桥枕状基性熔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
2023年
为研究南造北缘双桥枕状基性熔岩的成因,用基性熔岩岩性特征、地球化学方法分析枕状基性熔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双桥地区位于南造中段北缘出露为新元古代双桥群,岩枕成群分布;基性熔岩贫碱、富钠,Na 2 O/K 2 O比值较高,稀土元素的含量中等,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弱,具微弱负铕异常,高场强元素钕和钽相对于镧微弱亏损,且大部分样品出现一定程度的锶负异常,属典型的细碧岩,与典型的洋中脊玄武岩具有一定差异;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受到地壳流体的交代,形成环境并非典型的大洋环境,而是陆壳基础上形成的弧后小洋盆。研究认为向东可与赣北德安彭出露的蛇绿混杂岩、庐垅中地区的细碧角斑岩组合、赣北都昌县程浪蛇绿混杂岩及皖南的歙县含蛇绿岩的新元古代洋壳对比,向西可与湘北益阳冷家溪群中的基性枕状熔岩相连,指示南造具有多岛弧拼接、多缝合的特点。
王朋宗晓华高政伟项新葵孙德明钟波
关键词:双桥山群江南造山带

相关作者

高林志
作品数:190被引量:2,303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新元古代 SHRIMP锆石U-PB年龄 南华系 凝灰岩 震旦系
周效华
作品数:35被引量:21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江南造山带 新元古代 东段 锆石U-PB年龄 双桥山群
丁孝忠
作品数:184被引量:1,517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新元古代 月球 SHRIMP锆石U-PB年龄 地质图 地质意义
张传恒
作品数:89被引量:1,253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新元古代 江南造山带 SHRIMP锆石U-PB年龄 地质意义 凝灰岩
王孝磊
作品数:59被引量:880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新元古代 江南造山带 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