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篇“ 永佃制“的相关文章
三权分置问题的理论困境与历史解读——以传统永佃的比较研究为视角被引量:1
2021年
三权分置是在当代两权分离的地权度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提出的重大度改革和创新。“三权分置”意味着土地集体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等多项权利并存于土地之上,其权利结构与严密的物权体系无法相容,存在诸多理论争议。理论冲突的根源,在于土地的多重价值与所有权度的不相容性。基于传统社会的永佃与三权分置在权利结构、度功能等方面的一致性,永佃在地权分配、度设置等方面对当代三权分置具有历史借鉴意义。从历史传承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宜修正和完善一物一权主义,使之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将三权分置中的土地经营权设定为物权,并沿用实践中的固有词汇解决新旧法的衔接问题。
邹亚莎田青
关键词:永佃制所有权
永佃演变过程研究——以宋朝为例
永佃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土地所有权相对集中条件下,私有地主和佃户基于长久经营避免交易的不稳定,演变来的特殊租佃关系:所有权和耕种权分置,这种土地的产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土地所有者和佃户之间的矛盾,在永佃下,土地所...
陈豪
关键词:永佃制土地私有化租佃关系演化博弈
文献传递
集体永佃:理论基础、度内涵与实现途径
2018年
在"效率"和"公平"相互作用下,我国农村土地度依次经历了"农民私有""共有共用"和"共有私用"三个阶段。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共有私用"导致农民集体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无法有效实现,同时也约了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在追求"效率"过程中,"共有私用"已事实上演变为"按份共有"。但"按份共有"与集体所有法理上存在冲突。为平衡这一冲突并贯彻落实"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基本政策精神,我们提出应实行集体永佃:集体经济组织享有土地集体所有权,现有的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合并为永佃权;通过集体收益的二次分配实现"公平",而土地经营权的市场化流转则有利于实现"效率"。为更好实现集体所有权,应逐渐构建农民集体成员市场化进出机以及兼顾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财产性收益增加的收益分配机,还要积极探索集体永佃下以股份为基础、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土地经营模式:农户土地托管、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混合股份以及农户土地回购
王艳西
关键词:按份共有股份制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皖南永佃租佃及经营机考察——以歙县唐模村为中心被引量:1
2016年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唐模村的永佃是优于普通租佃的租佃度,其运行机:一是永佃下主佃之间的双向永佃租佃使唐模村的租佃形式比普通租佃更加灵活,并形成低永佃租率;二是永佃在赋予佃农佃权的前提下促进了经营地权的流转;三是双层地权的运作使地权租佃成本降低,促进了零碎地块的整合以及劳动力和地权的优化配置。
张明慈鸿飞
关键词:永佃制
交换分享与分配裁判:清代苗疆永佃
清代苗疆永佃,有着不同于内地的发展逻辑和历史脉络。它既是苗疆官府"分配裁判",逐步度化、规范化的产物,又是清朝统治者的民恒产的治国方略、寓汉防苗的政治策略,以及满人、苗人共享的族群团体本位的地权观念,汉民的交换分享...
程泽时
关键词:永佃制苗疆清代
文献传递
政权变迁与永佃的发展——以民国至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福建省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民国时期福建政权的不断更替对永佃造成了程度不同的影响:民初军阀混战使得永佃的发展有所迟滞;红军和十九路军分田期间,永佃出现了短暂的衰落;之后又因为原有永佃关系的恢复和国民政府推行永佃权而得到重新发展。中共土改时在承认农民田皮权的基础上归并皮骨,永佃在福建最终消失。民国至新中国建立初期,福建永佃经历了持续发展→发展迟滞→短暂衰落→恢复发展→彻底消失这样一种演变过程。
张少筠慈鸿飞
民国时期永佃的结构与功能新探被引量:1
2014年
永佃发展至民国时期,既有对传统度的继承,又有结构和功能上的新变化。民国时期的永佃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变。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永佃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永佃习惯和永佃权法律度的二元性结构,并实现了不同地权享有者之间利益的平衡,同时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并加快了其资本化的进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永佃二元结构中的矛盾开始不断扩展并导致永佃的没落,该度相应地也改变了地权的流转方式和土地收入分配格局。而考察民国时期永佃的变迁,可以从地权流转和土地收益的公平分配两个方面对当下中国农村地权度的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张亮杨清望
关键词:永佃制永佃权土地所有权
永佃的经济性质被引量:4
2014年
永佃的起源就可以看出,永佃权不仅是永久承佃的权利,还包含了部分的土地产权。因而永佃权本身具有独立的市场价值,并且可以不经田主的同意而交易。永佃权(或称田面权)与田主的权利(或称田底权)成为分割同一块土地的两种权利。不过这种两种权利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并不一样。田底权所有者要更多地与政府打交道,而田面权所有者权则更侧重于农业操作。这种产权的分割又起到了发挥行使产权行为的比较优势的作用。当地租为固定时,永佃农的投入收益全部归他自己,所以他有动力改进地力和土地上的设施。这样一来,永佃农与田主之间的产权边界就会朝着扩大永佃农权利的方向移动。由于永佃农是实际控土地及其产出的人,所以在产权行使过程中,永佃农占有优势,这使得地租的实收率长期下降。永佃的这些特性与当下的农村土地度比较接近,而进一步的改革,则应是朝着更为纯粹的永佃迈进。
盛洪
关键词:永佃制产权土地制度地租
土地产权永佃:释放中国经济增长长期红利被引量:1
2014年
中国的土地产权度在主体界定、排他性、安全性、可执行性及可转移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进而导致土地资源粗放低效利用和闲置浪费、土地数量和质量不可持续、危害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严重社会不公和社会不稳等问题出现。中国的土地产权度改革既为形势所迫,更能迸发长期增长红利。中国土地产权度改革的未来模式是国有基础上的永佃,现实举措是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通过政策性银行和保险服务,解决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问题。
刘成玉
关键词:永佃制保险服务征地范围土地产权制度可执行性
热河蒙地永佃下的土地经营和佃农生计被引量:1
2014年
热河蒙地永佃下的地权和佃权分离彻底,佃权的买卖、流动相当自由,但佃权的占有和使用基本一致。随着佃权的不断集中,雇工或雇工性耪青经营,成为永佃农土地经营的重要模式。这是热河蒙地永佃及其经营模式的显著特点。日伪统治时期,这种经营模式基本延续下来,但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残酷劫夺,特别是推出强迫种植鸦片、高额征收"禁烟特税"的毒害政策,蒙汉和各族人民的心身惨遭戕害,农业生产被破坏,大小永佃农入不敷出,急剧均贫化,最终永佃农和蒙人地主都被推到了饥饿和死亡线上。
徐建生刘克祥
关键词:日本侵略鸦片种植

相关作者

赵冈
作品数:26被引量:213H指数:11
供职机构:威斯康星大学
研究主题:地权分配 永佃制 吉尼系数 明清时期 生产函数
张明
作品数:7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永佃制 民国时期 分化 地权 租佃
慈鸿飞
作品数:28被引量:22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永佃制 民国时期 民国 农村经济 国民政府
张弛
作品数:61被引量:357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新石器时代 史前 遗址 葬仪 仰韶文化
刘成玉
作品数:92被引量:677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粮食安全 可持续发展 空心化 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产权